2020 年四川达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 有 8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工业炼铁
B.石油分馏
C.海水制镁
D.烧制陶瓷
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B. 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骨质疏松
C. 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3.近期媒体曝光了某吃品牌洗发水中含有致的成分--二恶烷(C4H8O2),下列有关二恶烷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二恶烷是氧化物
B.二恶烷是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恶烷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 :4
D.一个二恶烷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
表示A原子,
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 3 :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5.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在t2℃时,将a物质 30g加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 8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6.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
目 的
方 法
A
B
C
D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 溶液,过滤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AgNO3 溶液,观察现象
鉴别CO和H2 气体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7. 已知: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向装有 20gFe2O3 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
间后,测得玻璃 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O是氧化剂
B.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 15.2g
C.反应生成CO2 的质量为 16.5g
D.参加反应的Fe2O3 占原总质量的 80%
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AgNO3 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浓硫酸长时间敞口露置于空气中
D. 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镁粉和铁粉
(化学部分 51 分)
二、填空题(本题 6 个小题,共 29 分,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9.(4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磷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碱溶液中的阴离子
;(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0.(4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2)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不同;
元素;
(3)12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11-18 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
相同。
11.(6 分)小明周末从凤凰山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仿自来水厂净化过程,最
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后,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
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
(3)小明用得到的蒸馏水配制 50g质量分数 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
作示意图: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 5g,水
mL(水的密度为 1.0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
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
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
12. (4 分)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以其强大的传染性和杀伤力惊惶了全世界。
(1)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常用 84 消毒液对各场所进行消毒,但是一定要注意 84 消毒液不能与洁
厕灵混用,因为 84 消毒液与洁厕混用会生成黄绿色有毒气体--氯气,氯气的化学式为
。
(2)搞好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有益健康,75%的免洗洗手液是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的清洁用品,下列
关于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贴好标签,密封放置
B.失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C.远离火源,远离儿童
D.为使消毒效果更好,应在家里大量喷洒
(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定注意保护自己,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要配戴好口罩,口罩中过滤层为聚
丙烯熔喷布,熔喷布属于
(填序号)。
A. 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专家提醒: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日常生活中应摄入足量鸡蛋,牛奶等
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
(填序号)。
A. 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13. (6 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小芳同学利用
下列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甲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由图I分析可知:曲线
(填“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③用图II装置收集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x”或“y”)导管口处。
(2)图III为电解水制氧气的装置图,气体b在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图IV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接下来的
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4. (5 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 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向无色滤液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无色滤液中一定
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15 分,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14.(7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 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随着加热时间
的持续,在 1 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同学们
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们对FeCl3 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进行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 反应;
②Fe与Fe3O4 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一】
将大约 20mL饱和FeCl3 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
①FeCl3 溶液呈黄绿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 加 热 饱 和 FeCl3 溶 液 时 , FeCl3 易 与 水 反 应 生 成 红 褐 色 固 体 和 盐 酸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③由实验可知:FeCl3 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
(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 固体。
【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此过程发生分解反
应:
【实验三】
。
同学们对玻璃棒上产生的黑色物质继续探究: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
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C、 Fe、 FeO、Fe3O4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测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
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中不含的物质是
②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象
综合①②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
物质成分是
15. (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溶 液 变 为 蓝 色 的 是
式
。
( 填 序 号 ), 写 出 其 中 发 生 的 化 学 方 程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 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 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 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 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
钠溶液,其作用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
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
(填序号)
A. 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饱和NaHSO3 溶液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
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共 7 分)
16. 为了测定某银、锌合金(假设合金中只含银和锌)中银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 20g银锌合金粉
末进行实验,现将 125g稀硫酸分五次加入合金粉末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05
25
m
25
0.15
25
25
0.20
0.20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银、锌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