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重庆理工大学光学基础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光程
2、半波损失
3、线偏振光
4、布儒斯特角
5、双折射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增反膜定义及其原理。
2、简述光的干涉及其形成的条件。
3、简述偏振光中的马吕斯定律。
4、简述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何增加条纹间距。
5、简述光栅衍射的缺极现象。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1、下列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A、太阳光透过玻璃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
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C、水面上的薄油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彩色花纹.
D、白光透过单狭缝后在屏上出现的彩色花纹.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 )
A、路程相等,光程相等.
B、路程相等,光程不相等.
C、路程不相等,光程相等.
D、路程不相等,光程不相等.
3、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 n ,厚度为 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
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2
n
)1
d
.
A、
B、 nd2
.
(2
n
)1
d
2/
.
C、
D、 nd .
4、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
e ,并且
,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 1n
n
3
n
1
n
2
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
/(
2
)
nen
1
2
.
A、
4[
/(
nen
1
2
.
)]
4[
/(
nen
2
1
.
)]
B、
C、
4[
/(
)]
nen
1
2
.
D、
5、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上,反射光是(
)
A、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B、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C、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D、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6、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试验中,若增大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纹(
)
A、宽度变小.
B、宽度变大.
C、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增大.
7、用劈尖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
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
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
A、凸起,且高度为 4/ .
B、凸起,且高度为 2/ .
C、凹陷,且深度为 2/ .
平玻璃
D、凹陷,且深度为 4/ .
空气劈尖
工件
8、若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 1.52 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中搬入折射率为 1.33 的
水中,则干涉条纹(
)
A、中心暗斑变亮斑.
B、变疏.
C、变密.
D、间距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射角为
9m
)
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测得第二级主极大的衍
1、波长为
nm
1(
nm
600
10
30 ,且第三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
ba 的值;(5 分)
)
(2)透光缝可能的最小宽度 a 的值;(5 分)
(3)在选定上述
(
ba 和 a 之后,能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5 分)
)
2、如图:缝光源 S 发出的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在对称的双缝 1S 和 2S 上,通过空气后
在屏 H 上形成干涉条纹,
(1)若点 P 处为第 3 级明纹,求光从双缝 1S 和 2S 到 P 的光程差;(5 分)
(2)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点 P 处为第 4 级明纹,求该液体的折射率;(5
分)
(3)装置仍在空气中,在 2S 后面放一折射率为 1.5 的透明薄片,点 P 处为第 5 级明纹,
求该薄片的厚度.(5 分)
S
1S
2S
H
P
3、用波长为
500
nm
1(
nm
10
9m
)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的空气劈
形膜上。在观察反射光的干涉现象中,距劈形膜棱边
l
56.1
cm
的 A 处是从棱算起的第四
条暗纹中心,则:
(1)求此空气劈形膜的劈尖角;(7 分)
l
A
(2)改用 nm6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干涉条纹,A 处为明条纹
还是暗条纹?(5 分)
(3)在第(2)问的情形中,从棱边到 A 处的范围共有几条明条纹?几条暗条纹?(3 分)
4、将两块偏振片叠放在一起,他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60 ,一束强度为 0I 、光矢
量的振动方向与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成
30 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偏振片上.
(1)求透过每块偏振片后的光束强度;(5 分)
(2)若把原入射光束换为强度相同的自然光,求透过每块偏振片后的光束强度;(5 分)
(3)若把原入射光换为光强均为 2/0I 的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求透过每块偏振片后
的光束强度.(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