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
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
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2.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客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
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亦称“产婆术”。
3.对学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易错)
A.学校教育
B.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B
【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
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
B.主导作用
C.发展前提
D.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5.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紧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易混)
A.卢梭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答案】B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
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6.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答案】A
【解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对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好注脚。
7.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答案】C
【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8.我国 2006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开始执行的()
A.3 月 1 日
B.5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9 月 1 日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200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9.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A.教书育人
B.四个全面
C.素质教育
D.立德树人
【答案】D
【解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10.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的作者是()
A.桑代克
B.卡普捷列夫
C.赫尔巴特
D.布隆斯基
【答案】B
【解析】1877 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
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1.下面不属于学生不良行为客观原因的是()
A.家庭教育失误
B.学校教育不当
C.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D.学生的性格缺陷
【答案】D
【解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1)客观方面,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家
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①家庭教育失误;②学校教育不当;③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2)主观方面,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②消极的情绪体验;③道德意志薄弱;④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⑤性格上的缺陷等。因此,A、
B、C 项都属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客观原因,D 项属于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观原因。
12.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教育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发展功能
【答案】B
【解析】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13.心理健康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常考)
A.智力发育正常
B.自我意识正确
C.人际关系协调
D.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答案】D
【解析】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
展的心理状态。
14.厌学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下列方法不属于主要治疗和矫正的方法的是
()
A.教育治疗
B.家庭治疗
C.心理治疗
D.社会治疗
【答案】C
【解析】儿童厌学症一般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所以,
C 项不属于主要的治疗和矫正的方法。
1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强调()是数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易混)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提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
法。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答案】A
【解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17.在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用于商洽工作,咨询和答复问题的公文文种是()
A.通告
B.通知
C.函
D.决定
【答案】c
【解析】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
审批事项”的公文。
1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阶級
B.矛盾
C.实践
D.物质
【答案】C
【解析】略。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V"或“X"。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新课程改革俱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常考)
【答案】对
【解析】略。
2.我国实行初等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错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代表忠勇侠义,黑色代表刚正沉稳。
【答案】错
【解析】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红色一般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
有时也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黑色一般代表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有时也
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 9 条龙。
【答案】错
【解析】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外部周围有八
个龙头,朝八个方位布列。
5.“揭竿为旗”下一句是“斩木为兵”。
【答案】错
【解析】“揭竿为旗”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原文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6.农历五月是槐花开花的时候。
【答案】错
【解析】农历四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故称农
历四月为“槐月”。
7.“一问三不知”是指不知道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
【答案】错
【解析】“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另外,也有装糊涂,假
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8.美的最开始的含义是“羊大为美”。
【答案】错
【解析】甲骨文的“美”字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的头饰的形状。
9.我国的百家姓是按人口数量排列的。
【答案】错
【解析】按文献记载,《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期。它的次序不是按各姓氏人口实际数
量排列的,“赵钱孙李”之所以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
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傲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
百家姓前四位。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秋节。
【答案】错
【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