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广东省云浮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6 年广东省云浮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说明 1 全卷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a 40 I 127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 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 污染的是 C.活性炭吸收异味 D.冰撑破水缸 B.木条燃烧 A 污染 温室效应 B 赤潮 C 酸雨 D 少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 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4.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下列关 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 5.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B.相对原子质量为 2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很小 C.碱 B.盐 6.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长期食用有 害健康,请问硫酸铜是一种 A.有机物 7.去年年底哈尔滨一所化工厂发生爆炸,大量泄漏的硝基苯(化学式为 C6H5NO2)造成松花江 大面积水体污染。下列关于硝基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革苯是氧化物 B.硝基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硝基苯分子由 14 种元素组成 D.硝基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 8.已知两种分子 E 和 G 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 L 和 M(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酸
B.L 可能是氯化物 D.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 A.G 和 M 是单质 C.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 9.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 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A.化肥的肥效快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10.下列实验操作能预期目的的是 A.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0mL 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8g 碳酸钠粉末 D.用 150mL 酒精和 50mL 水精确配制 200mL 医用消毒酒精 1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C 物质性质与用途 O2 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 分解放出 O2—实验室制 O2 安全常识 煤气泄漏—打 110 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 酸 B D 日常生活经验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 味 化学与生活 维生素 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12.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添加物,长期食用有害 健康,请问硫酸铜是一种 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氧化物 氧化铁 剧烈反应的温度/℃ 490 氧化铝 540 氧化铜 350 氧化镁 546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铁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 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 14.右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 件下可与某种物质直接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中要求的是 C.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③ D.全部
甲 乙 丙 丁 BaCl2 CuSO4 Ba(OH)2 HCl O2 Fe Cu CO CuCl2 HCl Fe3O4 Mg CuO C HCl Mg A B C C 甲 乙 第二卷 丁 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 5 小题,共 20 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5.(3 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 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⑴ 周 瑜 使 用 了 “ 火 箭 ” 射 进 曹 军 的 连 环 木 船 一 ,“ 火 箭 ” 能 使 木 船 着 火 的 原 因 是 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⑶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 。 16.(3 分)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新课题急剧下降。经农场 技术员测定:雨水 pH 约为 4、土壤 pH 约为 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 pH 如下表: ,使火势烧得更旺。 作物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油菜 ⑤马铃薯 pH 6~7 6.3~7.5 6~7 6~7 4.8~5.5 ⑴根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 ⑵若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 试剂来改良土壤。 。 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⑶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17.(4 分)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大幅增产,充足的农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请填空:⑴检验一种化肥是铵盐氮肥的方法是 。 。 ⑵下列物质中,属于人类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选择编号填空):①氧气、②淀粉、③维生素、④铁。 ,人们需要通过食物的微量元素是 18.(3 分)苯甲酸是 体,在水中的溶 某同学为的提纯 难 溶 于 水 的 杂 温度/g 25 50 95 溶解度/℃ 0.17 0.95 6.8 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 解度如下表: 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 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取样品约 1g 放入烧杯中,加入 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 是 ⑵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 滤的目的是 ⑶将所得滤液 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 。 。
19.(7 分)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 致年限。 ⑴选择编号填空: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原因是 铝在多个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其主要原因是 ①铝的硬度小 ③地壳中铝的含量高 ②铝很活泼 ④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目前 。 约 200 年前 约 600 年 约 6000 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约 600 年 ⑵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右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写出冶炼生铁 的化学方程式 ;能证明产物中有铁粉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 进 方 法 种 一 。此装置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说出其 : ⑶在组装仪器时,把玻璃管插入橡胶管的操作方法 是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本大题 2 小题,共 15 分) 20.(5 分)一位同学取了一瓶井水进行实验,请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⑴用烧杯分别取少量井水和蒸馏水,加入适量 沫、井水的泡沫少。结论:井水是硬水。 ⑵另取井水加热煮沸,发现有难溶于水的固体生成。 ⑶过滤,把得到的难溶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现象是 , 并 有 气 体 产 生 ; 把 生 成 的 气 体 通 入 过 量 的 澄 清 石 灰 水 中 , 现 象 是 ,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搅拌。发现蒸馏水中泡 结论:难溶物中含有碳酸盐。 21.(10 分)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 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 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溶液。 。
试回答: ⑴用化学式回答: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生成的蓝色沉淀 是 。 ⑵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氯化物 ⑶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 C.硝酸盐 D.碳酸盐 B.硫酸盐 (填编号) 白色的 Fe(OH)2 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 Fe(OH)3]: ①金属 X 为 ②B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和 ,固体 A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填序号字母)。 。 ③第Ⅳ步反应的化学为 四、(本大题 2 小题,共 23 分) 22.(10 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 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 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现象如右图 A,这证明焰心 。 ⑵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图 B),在玻璃管的上口 点 燃 , 上 口 产 生 火 焰 , 这 说 明 焰 心 物 质 的 性 质 是 ⑶猜想和验证 、 。 猜想 操作 现象 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 假设①:焰 心 气 体 含 CO2 假 设 ② : 焰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钢丝迅速插入短玻 烧黑的钢丝变成红色 . 结论 假 设 ① 不 成立
心气体含 CO 璃管上口 假设③:焰 心气体含石 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 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手入焰心,上 端 试用火焰点燃。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⑷若蜡烛的分子式用 CxH4y 表示,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 设 ③ 成 立 。 23.(13 分)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 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 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 ⑴照装置 A 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 U 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 气瓶中,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 ⑵按照装置 B,把胶头滴管中的 NaOH 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 是: ⑶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 CO2、并证 明 CO2 确实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图虚框中直接.. 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图 中 试 剂 a 是 是 ⑷为了进一步证实 CO2 与 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 , 能 证 明 CO2 确 实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反 应 的 实 验 现 象 。 。 取 ⑶ 实 验 后 的 NaOH 溶 液 , 第 一 组 同 学 滴 加 ; 第 二 组 同 学 滴 加 为 为 。 , 现 象 , 现 象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 CO2 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⑸ 通 过 本 实 验 的 探 究 , 我 们 得 到 一 个 启 示 : 保 存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时 应 该 。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 14 分) 24.(4 分)为了消除碘缺病,我国政府规定某地区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下图为广东盐业 总公司生产的加碘盐的部分标签,请根据标签图回答: ⑴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⑵从“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 ⑶为确保碘盐中碘的最低含量,1kg 碘盐中至少应加入 碘酸钾 mg(精确到 0.1)。 。 加碘盐 质量等级:二级 碘含量:20~50mg/kg 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储存方法:防潮、防热、避光 食用方法:在汤、菜即将煮好 时再加入碘盐、确保碘效 保质期:12 个月 25.(10 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02 的体积分数,设计如下实验:(1)收 集 5L 某同学呼出的气体样品,(2)在气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充分反应.(3) 把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慢慢滴入浓度为 5%的盐酸,到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气体 的体积与加入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 5.Og 盐酸前并没有气泡 产生,原因是(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2)加入盐酸产生 C02 的总质量是多少(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 (3) 该气体样品中 C02 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已知:常温下 C02 的密度为 1.96g·L。)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0.A 移走可燃物 8.D 9.C 11.C 12.C 13.D 14.B 充足的氧气 ② 含硫煤燃烧生成的 SO2 排放到空气中 5.A 4.D 2.D 3.A 6.B 7.B 1.B 15.(3 分)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16.(3 分) ⑤ 17.(4 分) 取少量化肥加熟石灰研磨 ② 18.(3 分) 常温下苯甲酸溶解度很小 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 减小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 缓慢冷却到室
方程式略(2 分) 用磁铁吸(或加稀盐酸有气泡) 导管一 气球收集(合理给分) 固体溶解 变浑浊 方程式略(2 分) Cu(OH)2 C Fe、Ag 和 Cu(全对给 2 分) B D 方程式略(2 分) 不变浑浊 温 19.(7 分)② ① 端用水打湿后旋转插入 20.(5 分) 肥皂水 21.(10 分) Fe AgCl 22.(10 分) 温度最低 气体 可燃性 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假设②成立 不能点燃 方程式略(2 分) 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 23.(13 分)压强减小,红墨水被大气压压入集气瓶 方程式略 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 绘图(2 分) 石灰水 a 不变浑浊 冒气泡 C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稀酸 密封保存 24.(4 分)+5 受热易分解 33.7(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