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河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资料共2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河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 35 题,参考时限 30 分钟) 一、阅读理解。每道题给出一段文字,请你通过阅读理解,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 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 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 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这段话谈论的是: A.人的生命价值 B.人的生活方式 C.人的地位区别 D.人生变化无常 2.古语云:“疾风知劲草。”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人。那么, 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这段文字表述的观 点是: A.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B.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 C.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D.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3.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似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将是这个铁血帝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 是从隆裕皇太后万寿圣节(正月初十)的歌舞升平开始的,而在这一年行将结束的十二月二 十五(公元 1912 年 2 月 12 日),隆裕却颁布了一纸退位诏书,中国的封建政权就此曲终人 散,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上面一 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清帝国何以灭亡 B.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辛亥革命何以成功
D.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4.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欣赏必然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眷恋; 被欣赏必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最能 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A.欣赏与被欣赏 B.欣赏是一种善良 C.欣赏是一种理解 D.我们要学会欣赏 5.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 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 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 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A.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B.经度差异不是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 C.凡是近海地方的春天都比内地要迟 D.沿海地区的春天一般会比内地要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 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 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并且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中最 低境界仍潜存在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 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 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 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 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 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得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 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 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 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 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境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 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 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 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 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 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 1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四个层次 C.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1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比后者出现得晚 B.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道德境界”中的“自我”已经根本不同于“求知境界”中的“自我” 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 C.“道德境界”中的人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有意识地不再关注自我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自然的自由境界 14.原文中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是指: A.具有动物本能行为的人 B.由于生活原因而缺乏求知欲望的人
C.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 D.低级趣味在所有趣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人 15.下列各项中,对全文理解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A.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出较高层次的境界来 B.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功用、欲念等世俗的限制 C.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D.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二、逻辑填空。每道题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请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 的一项填在横线处,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准确。 请开始答题: 21.①虚心接受批评的人,不为眼前的一时之气所累,他们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目光和气 度,在生活中往往显得_____,拥有更高的威望。 ②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所传递出的信息如同密码一样纷乱,需要我们用敏 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睿智的心智去破译,正所谓察言观色、____。 A.卓尔不群 见微知着 B.鹤立鸡群 鉴往知来 C.曲高和寡 见始知终 D.独占鳌头 见仁见智 22.①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____: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老 到、____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 ②事物的发展一旦停滞____趋于保守,就将走向灭亡,____为新生事物所取代。 A.时髦 深刻 或 而 B.时尚 深刻 和 从而 C.时尚 深沉 或 从而 D.时髦 深沉 和 而 23.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觉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 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清冽 芳香 醇美 B.清香 醇厚 醇美 C.醇厚 清冽 甘美 D.清冽 幽香 醇厚
24.现代社会,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____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科学,最 终将会危害科学。 A.立竿见影 误解 B.马到成功 误会 C.一蹴而就 曲解 D.清冽 幽香 醇厚 25.①建设文明单位,首先要____文明单位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单位进行考评。 ②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____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起到潜移默化 的作用。 A.制订 必须 方可 B.决定 只能 才会 C.明确 只要 就能 D.确定 只有 才能 三、语句表达。请根据题目要求,从词语、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有关语句 做出正确的判断。 请开始答题: 26.下面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ù) 涟漪(yī) 根深蒂(tí)固 B.炽(chì)痛 朔(shuò)方 锲(qiè)而不舍 C.阔绰(chuò) 诘(jí)贾 即物起兴(xīng) D.颔(hán)首 不逊(xùn) 广袤(mào)无垠 27.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它们是: ①荒诞不经 合辙押韵 形消骨立 祁寒溽暑 ②如愿以偿 股肱之臣 甚嚣尘上 推心至腹 ③众志成诚 鸠形鹄面 慷慨大方 张皇失措 ④风餐露宿 重峦叠嶂 形影相吊 瞻前顾后 A.溽 至 皇 吊 B.经 肱 鹄 瞻 C.辙 嚣 诚 瞻 D.消 至 诚 障 2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掉书袋 诽然成章 文过饰非 有志者事竞成 B.寒暄 俯卧撑 慷慨悲歌 披肝历胆 事实胜于雄辩 C.因循 故纸堆 兢兢业业 稗官野史 英雄所见略同
D.安详 连锁店 故名思义 轻歌曼舞 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共 15 题,参考时限 10 分钟) 一、数字推理。每道试题给出一个数列,请你依照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出 最合理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 36.4,11,27,61,( ) A.106 B.117 C.131 D.163 37.1+3,2+2,1+1,2+3,1+2,2+1,( ) A.2×2 B.2+3 C.3×1 D.1+3 38.224,194,168,146,128,( ) A.116 B.114 C.102 D.98 39.1,2,8,( ),1024,…… A.64 B.176 C.682 D.988 40.0,2,4,3,8,6,( ) A.9 B.12 C.14 D.15 二、数学运算。每道试题呈现一个算式或一段表述数量关系的文字,请你迅速、准确 地计算出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41.292929÷161616×112=? A.174 B.190 C.203 D.206
42.要把 21 棵桃树栽到街心公园里 5 处面积不同的草坪上,如果要求每块草坪必须有树 且所载棵树要依据面积大小各不相同,面积最大的草坪上至少要载几棵? A.7 B.8 C.10 D.11 43.某乡镇对集贸市场 36 种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保质期的 7 种,防腐添加剂不合格 的 9 种,产品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的 6 种,其中,两项同时不合格的 5 种,三项同时不合格的 2 种,问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种? A.14 B.21 C.23 D.32 44.某通讯公司对 3542 个上网客户的上网方式进行调查,其中 1258 个客户使用手机上 网,1852 个客户使用有线网络上网,932 个客户使用无线网络上网,如果使用不只一种上网 方式的有 352 个客户,那么三种上网方式都使用的客户有多少个? A.148 B.248 C.350 D.500 45.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为 14,假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数值相 等,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20 B.22.5 C.24 D.24.5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共 35 题,参考时限 25 分钟) 一、图形推理。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请开始答题: 51. 52.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请你从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 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56.东施效颦: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 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 长得丑,再加上刻意的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用下面哪个词 来解释成语东施效颦最合适? A.独辟蹊径 B.标新立异 C.盲目模仿 D.照猫画虎 57.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 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是适应性倾向。根 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范畴的是: A.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 B.运动员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 C.某职工产生对上级的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D.某人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 58.暴力文化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属亚文化范畴, 暴力文化是暴力犯罪的诱因,对于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影响尤为深刻,必须采取一 系列的针对性措施抵御和消除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暴力文化范 畴的是: A.乱起绰号,推举“最差”等玩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