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空气才能传播声音 B.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小 C.任何时候歌声总是使人喜欢的 D.对着障碍物说话,可能会听到回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噪声及来源.. 专题:声现象. 分析: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C、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D、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 声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 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是只有空气才能传播声音,故 A 错 误; B、物体振动速度越慢,音调越低,故 B 错误; C、歌声有时候使人喜欢的,但有时候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那就是 噪声,故 C 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 由 v=可得,s=vt=340m/s××0.1s=17m. 则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 17m 时.可能会听到回声,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噪声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2.(2 分)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 反的过程. 解答:解: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镜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变成水, 附着在玻璃镜面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面上的水又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 念. 3.(2 分)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C.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D.用滑轮组竖直吊起货物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考点:杠杆的分类;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1)杠杆的种类有三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2)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 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解答:解:A、使用杠杆,有的是为了省力,有的是为了省距离,例如使用镊子是为了省距 离,故 A 错误;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故 B 错误; C、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故 C 错误; D、用滑轮组竖直吊起货物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在物重一定的条件下, 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涉及到的简单机械的内容比较多,平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4.(2 分)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然落回原地(不计空气阻力)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是平衡力,故 A 错误;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可能是静止状态,故 B 错误;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可能比原来运动得更快,也可能比原来运 动得更慢,故 C 错误; D、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汽车相 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点;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涉及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 强的题目.
5.(2 分)有一同学用电压表测 L2 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 近电源电压,而 L1、L2 两灯均不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压表坏了 B.L2 的灯丝断了 C.L1 的灯丝断了 D.L1 处发生短路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之间是通路,L1、L2 两灯均不 亮说明电路断路,即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 解答:解: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L1、L2 两灯均不亮,说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选 项中 B 符合,ACD 均不符合. 故选 B. 点评:使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将电压表与某一用电器并联: (1)当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时故障原因有两种可能: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 路;②与电压表串联的所有用电器都短路. (2)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故障原因有两种可能: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② 与电压表串联的其它元件有断路. 6.(2 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使其保持干净 B.长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为避免烧断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或零线,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1)水是导体,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3)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有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 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 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 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其中较长的脚与该用电 器的外壳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解答:解: A、水是导体,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A 错误; B、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铜 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源,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 B 错误;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 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 C 正确;
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 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以及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三孔插座的作用. 7.(2 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 A.液化、凝固、凝华 B.熔化、汽化、升华 C.凝固、汽化、凝华 D.升华、熔化、液化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其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 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液化和凝华需要放热. 解答:解: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属于放热的是液化、凝固、 凝华,故只有选项 B 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8.(2 分)下列装置中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 ) A.发电机 B.电磁继电器 C.电热器 D.直流电动机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考 点: 分 析: 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 生感应电流. 解 答: 解: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符合题意; B、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电流的开关,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D、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故选 A. 点 评: 请记住这几个工作原理并记住插图: (1)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工作的是: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 发电机原理图 动圈 式话筒 (2)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工作的是:电动机、扬声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实验 电动机原理 扬声 器 (3)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是:电磁铁等.(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电铃、 空气开关等元件中有电磁铁) 奥斯特实验 电铃 空气开关 9.(2 分)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被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考点: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分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结合各选项中的资源进行 判断分析. 解答:解:自然界中不可能短期得到补充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由此可知 选项 D 中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而 ABC 选项中的风能、水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知道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 分)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 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 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c 甲>c 乙 B.c 甲<c 乙 C.c 甲=c 乙 D.无法判断 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由吸热公式 Q 吸=cm△t 知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多的 比热容小,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的温度变化较大;而甲、 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由 Q 吸=cm△t 可知,温度升高多的比热容小,所以乙的比热 容小,即 c 甲>c 乙.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 Q 吸=cm△t 的掌握和应用,理解好: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多的比热容小. 11.(2 分)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 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图析法. 分析: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该物质的密度,在质量﹣体积图象中, 可根据取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来判断密度大小,也可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来判断密度 大小. 解答:解:从图象可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 说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 由此可以判断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质量﹣体积图象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图象或图 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 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有关图象的问题,首先要明 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2.(2 分)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 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大于 20c m C.一定小于 8cm B.一定在 10cm 到 16cm 之间 D.一定在 8cm 到 10cm 之间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V,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 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u=20cm,v=16cm.且 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 u=20cm>2f,2f>16cm>f, 解得 10cm>f>8cm.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物 距和焦距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而且要会解不等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综 合能力. 13.(2 分)如图是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电路示意图.要使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变大, 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去掉电磁铁线圈中的铁芯 C.适当增大电源 A 的电压 B.减少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D.适当增大电源 B 的电压 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专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磁铁中的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增加线圈的匝 数、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在线圈中插入铁芯都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性. 解答:解:A.去掉电磁铁线圈中的铁芯,会使磁性变弱,故 A 不正确; B.减少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 B 不正确; C.增大电源 A 的电压,可以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强电磁铁的磁性,故 C 正确; D.增大电源 B 的电压,不会影响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不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性,故 D 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熟悉并会用:电磁铁有无磁性是由通断电流
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控制,电磁铁的极性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 14.(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 V1 的示数是 7.5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9V, 若电源电压为 12V,则 L2 两端电压是( ) A.4.5V B.5.5V C.3V D.2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 测 L1、L2 两端的电压,V2 测 L2、L3 两端的电压; 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灯 L2两端的电压是灯 L1两端电压的 4 倍求出电源的电压 和各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 测 L1、L2 两端的电压,V2 测 L2、L3 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电压之和, 则 U1+U2=7.5V﹣﹣﹣﹣﹣﹣﹣﹣﹣﹣① U2+U3=9V﹣﹣﹣﹣﹣﹣﹣﹣﹣﹣﹣﹣② U=U1+U2+U3=12V﹣﹣﹣﹣﹣﹣﹣﹣﹣﹣③. 解得 U2=4.5V.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关键是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辨别. 15.(2 分)将灯 L1 接在电压为 6V 的电路中,功率为 6W,若保持电路电压不变,再在电路 中连入电灯 L2,其灯泡上标示的数字如图所示,使电路的总功率为 9W,在下图所示的电路 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四个答案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由 R= 得 :R1=6Ω,R2=3Ω,则两灯串联后,由欧姆定律得:I= =A,则 功率 P=UI=6V×A=4W,A 错. B、两灯并联在 6V 的电源上,则两灯都达到了额定电压,功率也达到额定功率,故 P=6W+3W=9W,B 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