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1 概述
1.2 无线通信使用的频率和波段
1.3 无线通信所涉及到的地球大气层
1.4 无线通信的电磁波传播
1.4.1 极长波(极低频ELF)传播
1.4.2 超长波(超低频SLF)传播
1.4.3 甚长波(甚低频VLF)传播
1.4.4 长波(低频LF)传播
1.4.5 中波(中频 MF)传播
1.4.6 短波(高频 HF)传播
1.4.7 超短波(甚高频VHF)传播
1.4.8 微波传播
1.4.9 激光传播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
2.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2.1.1 发信机
2.1.2 天线
2.1.3 收信机
2.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2.2.1 按技术体制来分
2.2.2 按工作波长来分
2.2.3 按传输方式来分
2.2.4 按工作状态来分
2.2.5 按在通信网中所处的地位来分
第三章 移动通信概论
3.1 移动通信概述
3.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3.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3.2 移动通信系统分类简介
3.2.1 无线寻呼系统
3.2.2 无绳电话系统
3.2.3 集群(Trunking)调度通信系统
3.2.4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2.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3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3.3.1 引言
3.3.2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基本特点
3.4 数字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
3.4.1 数字调制技术
3.4.2 多址方式
第四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1 GSM系统概述
4.2 GSM系统的基本特点
4.3 GSM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3.1 移动台(MS)
4.3.2 基站子系统(BSS)
4.3.3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
4.3.4 操作支持子系统(OSS)
4.4 GSM系统的无线覆盖区结构
4.4.1 小区
4.4.2 基站区
4.4.3 位置区
4.4.4 MSC区
4.4.5 服务区
4.5 接口和信令协议
4.5.1 GSM系统的主要接口
4.5.2 网络子系统的内部接口
4.5.3 GSM系统与固定网的接口
4.6 GSM系统的主要业务
4.6.1 话音业务
4.6.2 承载业务
4.6.3 补充业务
4.6.4 短消息业务
4.7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
4.7.1 主要物性参数
4.7.2 GSM系统的信道类型和帧结构
4.8 呼叫接续过程举例
4.8.1 位置更新基本流程
4.8.2 移动用户至固定用户出局呼叫的基本流程
4.8.3 固定用户至移动用户入局呼叫的基本流程
4.8.4 切换基本流程
4.8.5 接续过程中各类信道的作用
4.9 信号处理过程
4.9.1 话音编码
4.9.2 信道编码
4.9.3 调制和解调
4.9.4 交织、加密和跳频
4.10 DCS1800简介
第五章 华为M900/M1800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5.1 M900/M1800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5.2 华为M900/M1800的MSC(含VLR)
5.2.1 概述
5.2.2 华为M900/M1800的MSC(含VLR)的特点
5.2.3 M900/M1800 MSC(含VLR)的主要接口
5.2.4 华为M900/M1800 MSC(含VLR)可实现的业务
5.2.5 M900/M1800 MSC(含VLR)主要性能指标
5.3 华为M900/M1800的HLR(含AUC和EIR)
5.3.1 M900/M1800 HLR(含AUC和ELR)的主要特点
5.3.2 M900/M1800 HTL的主要功能
5.4 华为M900/M1800 BSC
5.4.1 基本功能
5.4.2 主要特点
5.5 华为M900/M1800 BTS
5.5.1 概述
5.5.2 M900/M1800 BTS的主要功能
5.5.3 M900/M1800 BTS的主要特点
5.6 M900/M1800 OMC
5.6.1 概述
5.6.2 M900/M1800 OMC的系统的主要特点
5.7 M900/M1800短消息业务中心
5.7.1 概述
5.7.2 M900/M1800短消息业务中心
5.8 M900/M1800 的组网方式
5.8.1 组网结构
5.8.2 适应不同容量的组网方案
5.9 M900/M1800系统提高网络性能和改善通信质量的一些措施
第六章 华为ETS450无线接入系统
6.1 概述
6.1.1 无线接入系统的基本概念
6.1.2 华为ETS450无线接入系统概述
6.2 基站控制器的硬件系统
6.2.1 概述
6.2.2 系统结构
6.2.3 控制系统
6.2.4 交换网络
6.2.5 用户级
6.2.6 中继接口
6.2.7 信号音
6.2.8 终端系统
6.2.9 电源系统
6.3 基站控制器的软件系统
6.3.1 概述
6.3.2 软件结构
6.3.3 操作系统
6.3.4 呼叫处理
6.3.5 呼叫接续过程中的信令配合
6.3.6 数据库管理
6.3.7 系统维护
6.4 基站控制器操作维护系统
6.4.1 概论
6.4.2 BSC维护操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6.5 ETS450基站系统
6.5.1 概述
6.5.2 ETS450基站组成单元
6.6 ETS450单用户固定台SU450
6.7 ETS450多用户固定台MSU208
6.8 ETS450无线接入系统的应用形式
6.8.1 单BSC无线接入系统(方案1)
6.8.2 多BSC系统(方案2)
第七章 华为ETS1900无线接入系统
7.1 华为ETS1900无线接入系统
7.1.1 概述
7.1.2 ETS1900系统所支持的业务
7.1.3 ETS1900系统主要特点
7.2 ETS1900的系统结构
7.3 ETS1900基站控制器(BSC)
7.3.1 概述
7.3.2 BSC的主要功能
7.3.3 BSC的硬件结构
7.4 ETS1900网络管理系统
7.4.1 概述
7.4.2 ETS1900网管系统的组成
7.4.3 ETS1900网管系统的功能
7.5 ETS1900系统的基站
7.5.1 基站的硬件结构
7.5.2 基站的软件结构
7.6 单用户固定台(SU1900)
7.6.1 SU1900的硬件结构
7.6.2 SU1900的软件结构
7.7 单用户集成终端(DECT PHONE)
7.7.1 DECT PHONE的硬件结构
7.7.2 DECT PHONE的软件结构
7.7.3 DECT PHONE的外部电源
7.8 ETS1900的典型配置与组网方式
7.8.1 基于HONET SIPPIII的组网方式
7.8.2 基于HONET SIPII的组网方式
7.8.3 有线/无线合一(HONET与ETS1900)的组网方式
7.8.4 高频段无线接入与低频段无线接入合一(ETS1900与ETS450)的组网方式
第八章 无线通信技术展望
8.1 利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全球以实现个人通信
8.2 改造现有的公用通信网(包括移动通信系统)来实现个人通信
8.3 综合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网
本书常用的缩略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