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项大前法则(大前研一的思考术)
《思考的技术》 第一章 切换思考
交由下属导出的结果/假设没有价值
真正的决策必定来自现场
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 与领导一样思考。
「思考」绝非「一时的想法」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
不能再以过去成功的经验作为目标。
大多数的人在面对问题时,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而是单纯的把「一时的想法」称为解决对策。
不要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
分析资料 -> 假设 -> 搜集证据 -> 分析证据 -> 验证假设 -> 导出结论
认清现象和原因的不同
大多数的企业经理人只看到问题的现象,却看不到问题的原因。绝不能在列举了各种现象之
后就停止思考了。
找出真正原因必须透过实地访谈
访谈的对象应是最前线的业务员,而非部门主管。因为与管理阶层交谈,只会听到一堆交际词
语、借口、抱怨,对了解现场状况毫无帮助。
绝对必要的验证过程
不要轻易地把一段结果视为结论,因为那可能仍只是假设。重复现场实证直到确定「这个决
定绝对没有错!」
不能作为解决对策的就不是结论
真正的解决对策必须源自于所有的现场、市场。
科学的思考 ->不断重复假设、检验、实验等程序
正确的答案 + 思考的过程与说明 = 100 分
在轻视逻辑的状况下拼命找答案,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是非常危险的。
累积事实才能导出结论
透过实地访谈,永远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状况。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
资料所做的提案,具有绝对的说服力。
《思考的技术》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
金字塔的根基来自于 MECE
不是自己想说的顺序 而是对方能理解的顺序
提建议时,并不是靠说话技术将对手生吞活剥的技俩,而是有逻辑思考作保证的思考路径。
完整足以让人采信的逻辑结构具有说服力,及连对手心理状态都能考虑到的逻辑构成力。
逻辑结构化
「一个建议」就够了
有事实为证的建议
公司虽然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大多数都只是”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几乎都只有一个。
提案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
注意整体的起承转合,同时还必须满足说明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所谓的必要条件就是「必
须这么做」,充分条件则是「这么做会更好」。这两种条件必须齐备。
有了答案之后,「做的心意」最重要。
只要是人都有情绪障碍;人的感情,有的时候不是用逻辑就可以解释。此为提升提案的实效
性必须注意的事项。
掌握提案流程的重点
用简洁的言语,做简洁的分析,每一页做一个结论;应用所累积的每一个结论,导出自己
认为绝对错不了的整体结论,再以此结论提出有证据做后论的建议。
事先说明自己做过的事前作业,以化解对方的质疑心理。
打動人心的要點
不是「自己要說的順序」,而是「對方能理解的順序」
洞悉本質的過程
洞悉本質就是看清楚問題真正的原因。
別輕易相信電視新聞或報章雜誌的內容,「5W1H」是基本的要求。
對事不對人才能洞悉事實。
例:製造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衝突,大多數人是不忠於事實的,如何累積事實才是重要的。 勿
產生偏見。
別讓公司成了同質人的聚會。
避免形成色彩鮮明的立場、部門或是派系
「否定自己」是優良企業的條件。
為追求好還要更好而發揮變革的力量;優良企業的共同之處:具有吸收異己特質進入企業文
化,並讓這些特質推動企業向前邁進。
U型管現象與J型管現象
未跨部門進行溝通,更不會為了尋求對問題的共識。
從股東結構了解背後動向 別被金錢矇蔽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