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什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 )
A.教学和成长 B.学习和发展 C.教学和发展 D.学习和教学
答案:D
2.在影响学教过程的因素中,学生的先前基础知识、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差异
等属于( )。
A.文化差异因素 B.社会差异因素 C.群体差异因素 D.个体差异因素
答案:D
3.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是( )。
A.发展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育过程 D.教学过程
答案:B
4.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D
5.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谢切诺夫
答案:C
6.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其带
头人是( )。
A.赞科夫 B.列昂节夫 C.鲁利亚 D.鲁宾斯坦
答案:A
7.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 )。
A.客体客观性 B.主体客观性 C.客体永恒性 D.主体永恒性
答案:C
8.在论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
A.巴班斯基 B.彼得罗夫斯基 C.维果斯基 D.斯米尔罗夫
答案:C
9.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2~18 岁的个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友爱亲密对孤独
答案:A
10.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
需的能力称为( )。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三元智力 D.情绪智力
答案:B
1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
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属于( )。
A.人际智能 B.内省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逻辑—数学智能
答案:B
12.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推动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
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 )。
A.研究者 B.设计者 C.促进者 D.终身学习者
答案:C
13.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 )。
A.教师控制点 B.教学反思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操作能力
答案:C
14.揭示了“教师的期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积极变化”这一原理的效应称为
( )。
A.霍桑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费斯廷格效应
答案:B
15.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
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这种反思方法称为( )。
A.行动研究 B.详细描述 C.教学日记 D.交流讨论
答案:D
16.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 )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A.个人压力 B.生活压力 C.工作压力 D.社会压力
答案:C
17.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
果,这是一种( )。
A.临床心理学的观点 B.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C.工作环境的观点 D.社会历史学的观点
答案:A
18.研究表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是那些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师,以及具有( )。
A.A 型人格的教师 B.B 型人格的教师 C.C 型人格的教师 D.D 型人格的教师
答案:A
19.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引起学习发生的是个体的( )。
A.成长 B.经验 C.反射 D.反应
答案:B
20.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小时候成绩很差,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
后来使他们大脑中的潜能发展起来,并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A.学习 B.成熟 C.时间 D.年龄
答案:A
2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
A.模仿 B.顿悟 C.灵感 D.试误
答案:D
22.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报考性,这种知识观属
于( )。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23.20 世纪 60 年代,将“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罗洛·梅 D.布鲁纳
答案:B
24.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
A.兴趣 B.需要 C.态度 D.信念
答案:B
25.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称为(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远景动机
答案:A
26.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最为强调(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个性
答案:A
2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知识的功能?( )
A.预期功能 B.监督功能 C.调节功能 D.辨别功能
答案:B
28.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属
于( )。
A.隐性知识 B.显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答案:D
29.技能被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肢
体动作方式和( )。
A.智力动作方式 B.操作技能方式 C.运动技能方式 D.思维方式
答案:A
30.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迅速提取与解
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 )。
A.感知 B.思维 C.注意 D.记忆
答案:D
3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
为( )。
A.学习态度 B.学习习惯 C.学习动机 D.学习策略
答案:D
32.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元认知控制和(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计划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调节
答案:A
33.教学模式中尤其适合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的是( )。
A.适应性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模式 C.独立学习模式 D.直接教学模式
答案:B
34.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是( )。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程序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C
35.在布罗菲和伊伏特逊划分的课堂管理阶段中,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
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的是( )。
A.小学低年级阶段 B.小学中年级阶段 C.小学高年级阶段 D.小学整个阶段
答案:B
36.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可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
矫正的最有效方法是( )。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 B.个人日志卡 C.整班代币强化 D.集体绩效系统
答案:A
37.狭义的德育是指( )。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答案:C
38.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答案:A
39.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
A.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答案:B
4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人际关系 B.社会化人格 C.个性特征 D.社会适应能力
答案:D
4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4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
A.纪律约束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集体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4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应当(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答案:D
4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答案:C
45.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德育目标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答案:B
46.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答案:A
4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 )。
A.特殊矛盾 B.基本矛盾 C.重要矛盾 D.次要矛盾
答案:B
48.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C
49.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德育工作应
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正面启发引导原则 D.教育影响的
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D
50.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D.课外与校外活动
答案:C
5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52.教师职业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责任是( )。
A.团结协作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关爱学生
答案:C
53.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爱国守法 D.无私奉献
答案:B
54.2012 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
A.自尊自律 B.严谨治学 C.学生为本 D.勤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