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陕西教师资格证小学体育面试真题及答案
一、考题回顾
小学体育《前滚翻》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导入
(做完操教师站起来的时候,佯装没站稳,身体要倒下去,此时顺势做前滚翻动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快要摔倒的时候用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前滚翻,保护了
自己。你们做好学习的准备了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前滚翻动作。
2.前滚翻
(1)讲解与示范
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颈、肩、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②学生归纳动作要点,出示挂图教师总结动作要点,进行补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分列两边,面对面站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跪于练习者侧方,推背帮助起立。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2)课堂练习
①分组进行练习,在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完成完整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②分组练习,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独立完成或是同伴帮助完成动作。
③进阶挑战,每个小组依据自己组员的能力自由进行挑战练习。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3)展示与评价
①展示学练成果。按照进阶挑战标准进行展示,比较哪组的动作最顺畅、优美。
②学生点评展示者的动作有点,提出提高建议。
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动作展示,教师给出点评。
要求:展示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
3.游戏:障碍接力
方法:起跑——前滚翻——跳绳——绕过标志物返回交接。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
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按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组织:学生分四组进行,注意小组之间的配合。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结束部分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自然站立。
1.放松活动,徒手拉伸。
要求:语言引导提示并带领做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和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反馈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情况,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指出在学习普遍中存在的问题。提问学生几个关键问题。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前滚翻的动作技术和保护与帮助方法?【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动作做法:由蹲撑开始。重心前移,两腿蹬直离地,同时屈膝。低头、含胸、提臀,
以头的后部在两手支点前着垫,依次经颈、背、腰、臀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
收腹屈膝,上体紧跟大腿团身抱膝成蹲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与帮助的同学跪立于练习者的侧前方,用手顺势 推其背部帮助
成蹲立。
2.前滚翻教学中,一些学生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做动作,你如何处理?【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前滚翻的整节课堂中一般都会有部分男生和女生不敢滚翻,在垫中徘徊,害怕滚翻。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通过“纸人”形象的比喻,在我的引导、示范和帮助保护下,鼓励他
们勇敢地滚翻过去。在学习的初期,不对他们做更多的技术要求,只要完成滚翻的动作即
可。随着掌握程度的提高和心理障碍逐渐克服,在滚翻的过程中才进一步要求他们掌握含
胸、低头、全身团紧的技术。在整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做到低、蹬、团、抱、起,在每一
个技术环节都给予他们动作示范、引导和鼓励。
小学体育《双手前掷实心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双手前掷实心球》主要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教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
1.热身跑;组织要求:两队纵队慢跑,跟对教师口令进行慢跑,当听到教师提示时进行
变换姿势的跑动。
2.徒手操(6 节;4×8 拍)
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绕环运动;第三节:体侧运动;第四节:体转运动;第五节:
腹背运动;第六节:活动各关节;
组织要求:四列横队;分节示范,教师领做。需要语言、口令、手势提示;
(三)基本部分
导入:教师出示挂图,组织学生观察。
1.学习持球与预备姿势,教师示范完整动作,边讲解边示范技术要点:
动作方法:双手五指分开成半球状,将球包住,持球于体前;两臂持球上摆与头上后方,
手腕稍后仰,两肘稍外展,两脚前后开立,充分展体,重心落于后腿,做出投掷前的预备
姿势。
(1)重点:持球于预备姿势;(2)难点:持球后引与身体重心控制;
(3)易犯错误:满掌托球,后引不充分,重心不稳,造成身体不正。
2.教师领做,语言提示,学生集体徒手模仿练习,强调安全;
3.组织学生的分组练习,强调练习注意事项;必须进行教师的统一哨声进行投球和捡球;
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1)徒手动作的模仿练习,理解重难点;(2)持轻球练习持球—预备姿势→持重球练习持
球—预备姿势;
3.组织学生的分组练习,强调练习注意事项;必须进行教师的统一哨声进行投球和捡球;
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1)徒手动作的模仿练习,理解重难点;(2)持轻球练习持球—预备姿势→持重球练习持
球—预备姿势;(3)安全捡球方法的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巡视指导,强调练习的要点与安全性,并进行适时点拨。
5.男女分组进行完整动作的体验练习,教师评价鼓励学生,每人尝试 3-5 次;
6.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师生互评,团队游戏,强化学习成果;
(四)结束部分
1.集合学生进行集体放松操;2.小结点评;3.安排学生检查归还器材;4.宣布下课,师生
道别;
答辩题目解析
1.课上安全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1)加强思想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2.学生运动量怎么安排?【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量开始要逐步上升,从整个课的结构来看,
以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出现运动强度的高峰为宜,然后逐渐下降,到下课时恢复到相对平静
的状态。
运动量应以中等强度(一般认为心率约在 130—170 次/分)、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为主。
因为这种强度正是人体处于需氧量和吸氧量相等的稳定状态。最大血输出量和最大氧摄取
量的限度,属于有氧代谢过程的适宜强度。对发展身体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