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辽宁辽阳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多细胞生物体有着井然有序的结构层次,家鸽和油菜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
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B.甲→丙→丁→乙
D.甲→丙→乙→丁
3.植物体由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
A.用于蒸腾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光合作用
D.贮存在体内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只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D.光合作用既可以放出氧气,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碳
5.夜晚,卧室内放置较多盆栽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卧室内湿度增加
B.卧室温度降低
C.使卧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D.卧室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
6.将写有字母 p 的载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p
B.b
C.d
D.q
7.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有多种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8.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9.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寒冷使人打哆嗦
B.狗吃到食物分泌唾液
C.新出生的婴儿会吃奶
D.谈虎色变
10.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纲
B.目
C.科
D.属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 转化成“春泥”的过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的是
A.花瓣的呼吸作用
B.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
)
A.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B.用肺呼吸
D.体内有无脊柱
13.栖息于淡水中,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白鳍豚
B.金丝猴
C.华南虎
D.野鸭
1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体内无输导组织
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
1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B.进行人工繁殖
C.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
D.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
16.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A.选择好的接穗
B.选用健壮的砧木
C.嫁接后及时浇水
D.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17.下列植物的子房中,含有胚珠最少的是(
)
A.杏
B.西瓜
C.豌豆
D.猕猴桃
18.酒酿是蒸熟的糯米经生物发酵而形成的食品。在显微镜下观察酒酿液体,可以观察到其
中布满了微生物。这种微生物主要是
A.大肠杆菌
B.青霉菌
C.醋酸菌
D.酵母菌
19.二孩政策引起许多家庭的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受精卵形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50%
20.人们为了提高甜菜的含糖量,常用秋水仙素等药物处理甜菜幼苗,目的是为了改变甜菜
幼苗的(
)
A.丙部结构
B.外部形态
C.遗传物质
D.营养成分
21.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22.克隆羊“多莉”与以往克隆动物最大的不同是(
)
A.“多莉”拥有三个母亲
B.是第一只克隆羊
C.细胞核来自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D.“多莉”是无性生殖诞生的
23.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
A.患有狂犬病的狗
B.已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
C.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
24.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了,这种免疫属于(
)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D.先天性免疫
25.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表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______。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填名称);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______(填名称);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填名
称);与呼吸作用有关,能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______(填名称)。
26.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图中①属于______行为,④属于______行为。
(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图中③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
由______决定的;②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______和“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
(3)动物的复杂行为都受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的调控。
27.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2)图中能量流动一般是______方向的、逐级______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
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
28.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 5 个干净的
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 20 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
戊瓶中放入 20 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放置一段时
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_____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填编号)。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这一条件,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______。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______。理由是______。
(5)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29.某同学对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进行如下探究,请根据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甲
乙
丙
馒头屑+唾液 2mL
37℃
10min
碘液 2 滴
馒头屑+唾液 2mL
10℃
10min
碘液 2 滴
馒头屑+水 2mL
37℃
10min
碘液 2 滴
(1)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组和______组实验。
(2)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淀粉被消化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和适宜的温度。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发现,维多利亚水母能够发出荧光是因为体内存在荧光蛋白。后来找到了控
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DNA 分子上的一段长度为 5170 个碱基对的片段。
资料二:经研究,染色体与 DNA 关系如图所示。
(1)由资料可知,基因是______分子上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
______。
(2)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内③(见资料二图)的形态与数目都是______(填“不一
定”或“一定”)
的。请综合资料和资料二信息, 将基因、染色体、DNA 的关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
【详解】
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因此家鸽和油菜相比,家鸽所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不同点。
2.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 2 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 2 个新细胞。
【详解】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 2 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 2 个新细胞。图示中甲
为分裂前的细胞,乙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二个细胞,丙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丁表
示在细胞中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甲→丙→丁→乙。
【点睛】
本题依托图解的形式考查细胞分裂过程,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A
【解析】
【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详解】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 1%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大约 99%都通
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
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
【点睛】
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4.C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
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等,分析作答。
【详解】
A.只有在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A 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B 错
误。
C.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C 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
5.C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
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
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
【详解】
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把盆栽
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不仅会使植物与人竞争氧气,还会因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而使室内空气变得浑浊,从而影响人的健康。故选 C。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