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8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
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网]
[来源:
学 科
5.与声音传播速度 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频率
)
B.声音的响度
D.传播声音的物质
2013 年 2 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 PM2. 5 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
6.
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 2.5(
)
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微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
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右图是锂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 3 个质子、4 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2.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 v 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
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 v 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 v 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 v
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 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13.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 m, 2m 的两个物体在大小
为 F 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中 F 做的功小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B.甲图中 F 做的功等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C.甲图中 F 做的功大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 F 做的功谁大
)
14.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16.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
大约快 0. 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0.5s 刹车。在限
速为 110krn/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m
B.7m
C.15m
D.25m
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
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200 毫升某溶液,密度为 1.2 克/
厘米 3,其中含溶质 24 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
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 B 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 F
C.甲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0,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D.乙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F,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2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 l. 5 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 3 倍焦
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
)
A.变大 B.变小
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
C.先变小后变大 D.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
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
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1 分)
27. (5 分)如图是某种拍摄机动车闯红灯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红灯亮时,控制电路中
的自动开关才接通,此时当汽车(相当
于一个大铁块)通过停止线附近区域的
埋地感应线圈时,感应线圈磁场就发生
很大变化,使埋地感应电源产生足够大
的感应电压。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
自动拍摄违规车辆。
(1)电磁继电器工作时,它把电能转化成热能和 ▲
(2)当绿灯亮时,摄像系统能否工作? ▲ ;
理由是: ▲
(3)埋地感应电源正负极变化是否影响摄像系统工作? ▲
28. (6 分)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
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 (选填“上升”、“下降”
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冰的密度为 0. 9 × 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 0. 8 × 103 kg/
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来源:学§科§网]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 40 分)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D
2
A
3
B
4
C
5
D
6
D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
A
8
A
9
C
10
C
11
D
12
B
13
B
14
A
15
B
16
C
17
A
18
B
19
B
20
B
21
D
22
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1 分)
23.(6 分)(1)器官 生长素(2)白天光合作用时间长,有机物合成多,晚上呼吸作用
相对弱,有机物消耗少(3)基因 变异 环境条件
24.(6 分)(1)生物群落或群落 水生植物 (2)呼吸(分解)
(3)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5. (4 分)盐 放热
26.(4 分)(1)金属制品表面黑色物质消失,溶液变蓝 CuO+H2SO4=CuSO4+H2O
27.(5 分)(1)机械能 (2)不能 因为灯亮时,自动开关不会闭合,电磁继电器不通电,
导致摄像系统不工作。(3)否 (不会)
28.(6 分)>(2 分) =(2 分) 甲(2 分)
28. 增大、下降、增大
29、(1)探究唾液中是否有能够分解淀粉的物质(2)略
(3)不正确,不同 pH 环境中酶的催化能力不同
30、2NaI+Cl2=2NaCl+I2
三,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在海带中是以化会态存的
(3)溶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31、(3)Ba (NO3 ) 2,不再产生沉淀、(4)用玻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 试纸与比色卡数字 7 下的颜色相同
32、(1)安培表正负接线柱接反(2)略(3)0.5 2.2 1.1
33.、(1)大于(2)c(3)AD(4)V/1013
34、(1)P=UI=I2R+FV R=10Ω(2)V’=0.2m/s
35.(我的思路):向塑料瓶中灌入一定质量量的水,用天平称出质量 m1。然后冷藏一段时
间,拿出来后发现容器外壁有小水珠,待恢复到室温后,擦干外壁,再称其质量耐,若 ml=
m2 则小吴对,
若 m1>m2 则小张对.
36、(1)Q=cm△t= cm(t2- t1)=1.05×107J
(2) Q 光=Q/η=2.1×107J Q 光/(s.t)=1200J(m2.s)
37.(1)Ba(NO3)2+(NH4)2SO4=== Ba SO4+2 NH4 NO3
(2)132M/233g 硫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38、(1) CO2+H2O=H2CO3 H2CO3 的浓度越高,溶液酸性越强、
(2 )略(从稍高于 7 曲线下降至趋向 5.6)
(3)CO2 浓度升高,大气湿度下降
(4)植被数量的增减,矿物质燃料使用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