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1. 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生活在我国境内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 ( ) A. 元谋人 人 【答案】B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 2.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的是( ) A. 聚落形成 C. 磨制石器 【答案】D 3.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蚩尤和黄帝 C. 炎帝和黄帝 【答案】C B. 家畜饲养 D. 原始农业 B. 炎帝和仓颉 D. 尧、舜、禹 4. 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C. B. D.
【答案】C 5.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畜牧业和纺织业的出现 C. 青铜业和冶铁业的发展 D. 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答案】A 6.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 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 原因 【答案】C B. 内容 C. 影响 D. 性质 7. 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①处应为( ) A. 皇帝制度 B. 分封诸侯 C. 罢黜百家 D. 中央集 权 【答案】D 8. “他(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当 时全国人口约 2000 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 300 万。”“秦朝的刑罚及其残酷,有各 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 10 多种。” 上述文字描述的是秦朝的( ) A. 暴政 【答案】A B. 经济 C. 法律 D. 仁政 9.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他实行的政策是( ) A. 增加赋税 B. 尊崇儒术 C. 休养生息 D. 开发江 南 【答案】C 10. 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无为而治 B. 平抑物价,盐铁专卖
C. 为政以德,明确尊卑 D.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答案】D 11.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 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铸币 B. 平抑物价 C. 兴办太学 D. 罢黜百 家 【答案】A 12. “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 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 西汉 【答案】B B. 东汉 C. 蜀汉 D. 成汉 1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 西域 【答案】A B. 新疆 C. 河西走廊 D. 天竺 14. 《汉书》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完 成“凿空”之举的是( ) A. 张角 【答案】B B. 张骞 C. 蔡伦 D. 甘英 15.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下列内容属 于张仲景成就的是( ) A.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B. 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C. 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D. 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答案】C 16. 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时间 208 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 牧野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 战 【答案】D 17. 230 年,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的政权是( ) A. 魏国 【答案】C B. 蜀国 C. 吴国 D. 东汉 18.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 西晋 【答案】A B. 东晋 C. 北魏 D. 南朝 19. 四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 A. 羯族 【答案】B B. 氐族 C. 鲜卑 D. 匈奴 20. 316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 317 年重建晋王朝,定 都( ) A. 开封 【答案】B B. 建康 C. 洛阳 D. 长安 21.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劳动力人口众多 D.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答案】D 22.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 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 说汉语 【答案】A B. 穿汉服 C. 用汉姓 D. 迁都城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 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 丝绸之路始通 B. 北方经济发达 C. 民族交融加强 D. 南北政 权分立 【答案】C 24. 我国古代有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 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九章算术》 C. 《兰亭集序》 D. 《缀术》 【答案】A 25. 宋曹,明末清初江苏盐城县人,大书法家。下列历史名人与其钻研领域相近的是( ) A. 祖冲之 【答案】D B. 郦道元 C. 司马迁 D. 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4 分,第 28 题 20 分,共 5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所学写出图一所示王朝的建立者。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 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 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依据所学及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并
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来源。 (3)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1)禹;地域变大;分封制。 (2)春秋战国时期;带来了灾难;促进了民族交融。诸子百家学说。 (3)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幅图分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朝代的疆域图。任选其中一幅,指出其代表 的朝代,并简述判断理由。 (2)选取图片中的任一朝代,依据所学简述其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3)两个朝代的疆域图具有哪一共同特征? 【答案】(1) A 图为西汉。理由:都城长安;北部与其相邻的是匈奴;有西域都护;出现河 西四郡、长沙国等信息。B 图为秦朝。理由:都城咸阳;北部与其相邻的是匈奴,西部与其 相邻的是羌;有辽东郡、会稽郡、陇西郡等信息。 (2)A 图西汉: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汉后期设西域都护实施管理。B 图秦朝:派 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骑兵南下;派兵进驻东南、 岭南。为了征服南方,开凿灵渠;在西南设立桂林郡、象郡等加强对南方的管辖。 (3)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等。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 ——《论语·为政》 史上称之为什么?
材料二 (2)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反映的是哪一工艺流程?依据所学指出此图所对应的文化成果的价值。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1)儒家;百家争鸣。 (2)小篆;由繁到简。 (3)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言之有理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