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实验室设备管理需求说明书.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需求分析
1 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1.3 参考资料
1.4 术语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3 假定和约束
4 需求规定
4.1 软件功能说明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4.3.1 精度
4.3.2 时间特性要求
4.3.3 灵活性
4.4 输入输出要求
4.5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4.6 故障处理要求
4.7 其他专门要求
5 运行环境规定
5.1 设备
5.2 支撑软件
5.3 接口
5.4 控制
6 尚需解决的问题
测试计划
7 引言
7.1 目的
7.2 背景
7.3 测试范围
7.4 项目文件列表
8 测试需求
8.1 分析各种信息
8.2 测试策略
8.3 测试内容
9 资源
9.1 人力资源
9.2 系统资源
10 人员安排
10.1 估计测试工作量
10.2 创建工程调度表
11 附件
11.1 测试特性
11.2 测试日记
11.3 缺陷报告
目录 需求分析 ...........................................................................................................................................................3 1 引言 ............................................................................................................................................................... 3 1.1 目的 ....................................................................................................................................................3 1.2 背景 ....................................................................................................................................................3 1.3 参考资料 ............................................................................................................................................4 1.4 术语 ....................................................................................................................................................5 2 任务概述 .......................................................................................................................................................5 2.1 目标 ....................................................................................................................................................5 2.2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6 3 假定和约束 ...................................................................................................................................................6 4 需求规定 .......................................................................................................................................................7 4.1 软件功能说明 ...................................................................................................................................7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8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8 4.3.1 精度.........................................................................................................................................8 4.3.2 时间特性要求.........................................................................................................................8 4.3.3 灵活性.....................................................................................................................................8 4.4 输入输出要求 ....................................................................................................................................9 4.5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 9 4.6 故障处理要求 ....................................................................................................................................9 4.7 其他专门要求 ....................................................................................................................................9 5 运行环境规定 .............................................................................................................................................10 5.1 设备 .................................................................................................................................................10 5.2 支撑软件 ..........................................................................................................................................10 5.3 接口 ..................................................................................................................................................10 5.4 控制 .................................................................................................................................................. 11 6 尚需解决的问题 .........................................................................................................................................11 测试计划 ......................................................................................................................................................... 11 7 引言 ............................................................................................................................................................. 11 7.1 目的 .................................................................................................................................................. 11 7.2 背景 ..................................................................................................................................................12 7.3 测试范围 ..........................................................................................................................................12 7.4 项目文件列表 ..................................................................................................................................12 8 测试需求 .....................................................................................................................................................13 8.1 分析各种信息 ..................................................................................................................................13 8.2 测试策略 ..........................................................................................................................................14 8.3 测试内容 ..........................................................................................................................................15 9 资源 ............................................................................................................................................................. 15 9.1 人力资源 ..........................................................................................................................................15 9.2 系统资源 ..........................................................................................................................................16 10 人员安排 ...................................................................................................................................................16 10.1 估计测试工作量 ............................................................................................................................16
10.2 创建工程调度表 ............................................................................................................................16 11 附件 ........................................................................................................................................................... 18 11.1 测试特性 ........................................................................................................................................ 18 11.2 测试日记 ........................................................................................................................................ 18 11.3 缺陷报告 ........................................................................................................................................ 18 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1 引言 1.1 目的 随着各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均开始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室越来越成为 一个重要的教学场所。而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相应的实验室 设备的数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信息量,就需要有相应的实验室 管理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从而减少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工作量,节约人力 和时间。基于此,开发了基于 B/S 模式和 J2EE 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该需求分析预期的读者是软件设计师和软件开发人员。 1.2 背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集合体,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并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升级而迅猛发展。国外目前颇具代表性的 产 品 是 英 国 实 验 室 系 统 公 司 的 Nautilus LIM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国内在 LMIS 的研究与开发上相对比较滞后,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至今,包括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多家公司在内的企事业单位,生产 出了较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某些院校也有根据自身情况,研发了结构简单、功能相对 较少的 LMIS,如设备管理系统,但很多院校还未真正使用 LMIS 去管理实验室。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 对 C/S 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WWW 浏览器来实 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 实现,形成所谓三层 3-tier 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 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 3
立 B/S 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 Internet/Intranet 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 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 不同的接入方式( 比如 LAN ,WAN,Internet/Intranet 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 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特别是在 JAVA 这 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 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目前,软件系统 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 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 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 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 B/S 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 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 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 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 软件系统名称: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1.3 参考资料 编号 资料名称 作者 日期 出版单位 1 2 3 4 5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综述 徐乐 张元才 2008 年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 蒋曼芳、庞亚 趋势 宾、张新平 2009 年 Viewpoint 视点 毋国庆、梁正 软件需求工程 平、袁梦霆、 2008 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勇华 软件工程导论 张海藩 2003 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于 J2EE 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孙晓伟 2007 年 浙江大学 4
6 7 8 基于 J2EE 构架的实验室信息管理 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基于 J2EE 和 AJAX 技术的实验室信 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 WEB 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与实现 龚根华 2007 年 南昌大学 洪榛、俞立、 徐建凯、张贵 2009 年 实验技术与管理 军、方硕瑾 秦勤 2009 年 电脑知识与技术 1.4 术语 L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是利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来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 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B/S: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端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WWW 浏 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 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 3-tier 结构。 C/S: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 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 源。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系统研究的目标是: 1) 各种功能完善,满足用户需求,为各种需求用户提供共享的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平台; 2) 实现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室费用; 4)系统所提供的规范管理程序能使实验室按照规定的质量保证体系自动运行并自律, 使各级管理人员摆脱繁杂的事务,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5) 提高系统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5
6) 优化整个系统的设计模式,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 7)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该系统软件产品采用动态 WEB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三层结构,即有浏览器、WEB 服 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 B/S 三层结构模式。该模式采用了统一的 TCP/IP 通信协议 和统一的基于 WEB 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2.2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1)本系统的应用,能使报告形式及质量保持一致,消除分析过程即数据输入、输出过 程中所可能犯的人为错误,而且能使数据传输快捷、经济、准确,数据传输的形式 多样化(如 E-Mail、传真、打印报告等)。 2)本系统采用的 B/S 模式可提供一个图形化界面——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软件,对外互 联的网络节点配备有防火墙等安全设施以保证网络不受侵害。若采用 TCP/IP 通信协 议,可为同构、异构网络互连提供平滑的技术支持;若采用 HTTP 协议,WEB 服务器 超文本功能把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数据在不同平台、不 同浏览器下的一致性。 3)J2EE 本身是一个标准,它为不同厂商创建平台产品提供了标准,使不同 J2EE 平台产 品之间的交互成为可能。本系统使用 J2EE 开发,则其可在 J2EE 平台的不同产品之 间被使用。 4)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可靠 性和可伸缩性,能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工具用于 企业级数据管理、响应,具有并行数据处理,数据分离等特性;提供方便灵活的数 据库管理方式,许多需人工调整的配置任务和设定值可自动完成,大大方便了用户 的维护工作,提高自动化程度;高度集成 OLE 对象技术和 Microsoft VB 开发程序集; 符合 ANSI SQL 标准,并改进、增强了语言功能,包括公布的指定完整性和强劲的服 务器光标支持,远远超出了 ANSI 的功能标准,并增强了一些建立在现有的工具和程 序之上的 Transact—SQL 语句;由于其实现了逆向兼容性,用户可方便地升级。 5)本系统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及易于操作和维护。 6
3 假定和约束 经费限制:经费有学校提供,限制在 10 万以内; 开发期限:控制在半年以内; 4 需求规定 4.1 软件功能说明 构建网上实验教学系统模型,其目的是为各高校建立一个通用的实验教学管理系 统,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该系统 应具有的功能如下说明: 1)登录功能:用户输入编号和密码登录该系统,系统根据用户编号和密码,判断其权 限,展开相应的系统功能供用户使用。 2)系统维护:该功能使系统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初始化,是系统 管理员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分配,并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维护。 3)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每个实验室(机房)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开设的实验课程, 安排的课内实验(上机)情况和实验设备情况。本功能实现了这些信息 的维护,有效地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 4)实验设备管理:对实验室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和维修进行管理,通过该功能,可 查询设备的总体情况,报送报废、维修情况等功能,对新增设备可根据 已有设备使用情况全盘考虑,避免重复投资。 5)开放实验管理:此功能包含学生个人实验课程表、实验成绩查询、开放实验项目发 布、总课程表、开放实验预约、实验报告提交等。 6)实验安排:合理安排已经预约好的实验,给出实验安排课表。 7)统计查询功能:学生可以查询自己近期的实验(上机)记录,老师可以实时了解学 生的实验(上机)任务完成情况,师生可以查询各实验室(机房)的设 备情况。选择实验(上机)的实验室,各级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学生的课 内外实验(上机)课时的对比情况,调整教学安排等。 7
8)系统管理:实现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恢复管理。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对本系统来说,要求界面格式统一,有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并且要有在线帮助。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4.3.1 精度 对本系统中涉及到的实验成绩的管理中,输入输出分数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对于其他的数据精确到各位即可。 4.3.2 时间特性要求 作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需及时更新。在进行查询时,时间以秒 为单位,以达到实时性;在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时,可以根据数据的多少分别 以秒和分为单位,原则是不能因为系统而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体时间要求如下: 1)系统运行速度在用户可接受范围内; 2)程序响应时间不能超过 4s; 3)更新处理时间不能超过 5s; 5)查询时间不能超过 4s; 4)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能超过 3s; 6)进行插删等操作不能超过 2s。 4.3.3 灵活性 当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此系统对这些变化须有较好的适应能 力。以下是详细说明: 1)当操作方式发生改变时,系统对应的功能仍可以实现。 2)当运行环境发生改变时,系统也可以运行,且其运行速度不能受到过大的影响。 3)当精度和有效时限发生改变时,系统的总体运行速度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4)要求系统模型预留接口,当计划有变化或改进时,可实现系统模型的扩展。 5)当系统中使用的资源(数据库)有功能更全的版本时,系统须能对其自动升级。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