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为秦朝最高统治者定的尊号是 A.秦王 2. 自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终因为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被废除。下令废除且 B.皇帝 C.陛下 D.天子 规定以后不许再立宰相的皇帝是 B.唐太宗 A.汉高祖 3. 古代罗马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A.君主专制 4.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 B.代议制度 C.法律制度 D.直接民主 C.宋太祖 D.明太祖 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此项规定直接限制了英国国王的 D.司法权 C.立法权 B.行政权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A.征税权 5. 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在近代被日本割占,是通过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6. 长征途中,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 A.中共一大 C.八七会议 7.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村民选举制度 B.中共三大 D.遵义会议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 议的内容是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9.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0. 下列图片所示之物,属于播种工具的是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美国“ 9·11 ”事件 11. 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12. 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 A.文艺复兴 13.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其科技条件是 B.开辟新航路 C.殖民体系建立 D.全球化浪潮兴起
A.蒸汽机的改良 C.内燃机的创制 14.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B.电力的使用 D.信息技术的进步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该现象反映了 B.继昌隆缫丝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中国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 15. 下列在天津诞生的近代民族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16.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影响的典型表现是 A.欧式洋房出现 C.出行乘火车、轮船 17. 1956 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鼓足千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实行改革开放 18.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其突破口是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 1929 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失败,使经济危机愈益严重。 B.吃西餐成为时尚 D.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其措施是 B.余粮收集制 D.农业集体化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混合经济 B.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增加就业 A.“自由放任”政策 C.计划经济 20. 1933 年,美国在西部和西南部毁掉了 1000 万英亩的棉田。这种做法有利于 A.恢复银行信用 C.稳定农产品价格 21. 1921 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A.粮食税 C.全面国有化 22. 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地跨四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是 A.欧洲共同体 C. 上海合作组织 23. 经过艰苦谈判,2001 年 12 月中国正式加入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24.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的思想家是 A.孟子 C. 荀子 25.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重视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 A.反君主专制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26.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本草纲目》中的是 B. 经世致用思想 D. 民主思想 B. 亚太经合组织 D. 欧洲联盟 B. 世界银行 D. 世界贸易组织 B. 老子 D. 韩非子
A. B. C. D. B.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27.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这一名言出自 A.普罗泰格拉 C. 柏拉图 28. 右图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9. 十九世纪末,对戊戌变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是 A.《孔子改制考》 C.《文学改良刍议》 30. 1927 年,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到达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 B.《敬告青年》 D.《庶民的胜利》 革命根据地。由此开创的新的革命道路是 A.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1.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个“春天的故 B.城市中心暴动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事”是指 A.冲破“两个凡是” C.阐述“三个代表” 32. 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更大贡献并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提出“一国两制” D.发表“南方谈话” C.袁隆平 B.邓稼先 D.杨利伟 二、非选择题 33、(12 分) 材料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 汉书·地理志 》 (1)材料一中“终为诸侯所丧”的“周制”指什么制度?秦朝吸取历史教训,对地方管 理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 分) 材料二:右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的政区图(局部)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创 新?这一创新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何影响?(4 分)
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 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美国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制度? 这一制度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 分) 34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表反映的是 18-19 世纪英国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的情况。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城市人口的变 化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4 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片所示企业在生产技术上有何新特点?它们的创办对 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 分) 材料三: 1953-1957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 … … 从实 际施工的 150 项看,军工企业有 44 个,冶金工业企业 20 个,化工企业 7 个,机械加工 企业 24 个,能源工业企业 52 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 3 个。 ― 董志凯 《 关于“ 156 项”的确立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化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实施有何意 义?(4 分)
35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不承认任 何外界的权威。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 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摘编自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3 卷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思想 核心是什么? ( 4 分) 材料二: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 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 (2) 概括材料二中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中国的思 想领域产生了什么作用?(4 分) 材料三: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 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摘编自人教版 《 高中历史必修 ③ 》 (3) 材料三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发展?这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4 分) 2014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C 4 A 5 C 6 D 7 A 8 D 9 B 10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B D D B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A B A B C A C 31 32 D C
非选择题 二、 33 (12 分) (1) 制度:分封制。(2 分) 措施:郡县制。(2 分) (2) 创新:行省制度。(2 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2 分,言之有理即可) (3) 制度:联邦制。(2 分) 影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 分) 34 (12 分) (1) 趋势: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2 分)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2 分) (2) 新特点:机器生产(引进西方科学技术)。(2 分) 积极影响: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任意两点给 2 分) (3)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 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 分) 35 (12 分) (1) 历史事件:启蒙运动。(2 分) 思想核心:理性主义(理性)。(2 分) (2) 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兴民权)。(2 分) 作用:思想启蒙,促进人民的觉醒。(2 分) (3) 新发展: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 分) 影响:推动国民大革命(促进国共合作)。(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