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B)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1.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3.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D.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5.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
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C.江南的开发
B.人口大量南迁
D.孝文帝改革
6.下列那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 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8. 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
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9. 如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10.“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
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
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一国两制”原则
11.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
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12.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
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D.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13. “直到公元 1500 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 年左右,
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14.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
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
A.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美国——1787 年宪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英国–《独立宣言》
15. 目前,内蒙古正在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体会一部智能手机下载
APP(微信或支付宝)走遍内蒙古,一部手机“手一划”,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
活。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0 分)
16. 20 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 100 年,在这 100 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
富起来了。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艰难探索–醒过来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历程。
(1)请选择其中两幅图片写出它们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任务二:浴血奋斗–站过来
(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
整 年,请问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改革开放–富起来
(3)引领中国富起来的科学理论是什么?值此改革开放 周年之际,请举例说明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任务四:改革开放–富起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7. 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设立了与战争相
关的纪念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苏联将 月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材料二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 月 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
纪念死伤将士。
材料三
年 月 日,苏联军队解散了奥都维辛集中营,二战期间, 万人在这里遭纳
粹屠杀。
年,第 届联大决定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反对
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
的暴行。
材料四
年 月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月 日和 月 日
分别设立为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材料中的“纪念日”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苏
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重要战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说明材料中的“纪念日”的设立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
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强了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请举出政治合作的
史实。
(3)依据材料三,请指出联合国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的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哪两个历史事件?其中在 月 日纪念的历史事件中,中国人民筑成血肉长城,取得了完成胜
利。试分析胜利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5)上述纪念日的设立反映了当今世界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请就如何避
免新的世界大战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
三、综合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10 分)
18.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走近下列历史人物,回答相关问题。
(1)今年是马克思主义诞辰 周年,马克思以其开创性的理论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下第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什么?
(2)列宁说:“在战争(指
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
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说一说该原因的
创造性新体现在哪里?
(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句话高度评价了林肯在美国
历史上的地位,请列出林肯的贡献。
(4)瓦特是技师的楷模,他的成就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5)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认
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0 分)
16.
【答案】
图一: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资产阶级
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图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图四:新文化运动;它启发着人
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东西
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邓小平理论;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方面成就均可)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开放性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解答】
题目给出的四幅图片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任意选择两个说明
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即可。如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
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
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
件;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年,
请问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引领中国富起来的科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
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值此改革开放 周年之际,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
济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例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
改革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方面成就均可。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作为一
名中学生,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
17.
【答案】
德国投降;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
屠杀的罪行。(意思相同即可)
抗日战争的胜利、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完
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意思相同即
可)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
合作;国际社会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
理即可)
【考点】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太平洋战争
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一超多强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设立了与战争
相关的纪念日为切入点,以四则为依托,考查德国投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珍珠
港事件、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依据材料一“前苏联将 月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并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纪念日”是源于德国投降;
年 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
了总攻。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月 日,柏林守军投降。 月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
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结束。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重要战役有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依据材料二“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纪念日”的设立与珍珠
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有关;
年 月 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
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
步扩大。 月 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多
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强
了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政治上的合作如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
盟成立。
依据材料三“
年,第 届联大决定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
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
屠杀的暴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目的是反对任何否
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
行。
依据材料四“
年 月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月 日和 月
日分别设立为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
祭日的设立分别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联
合国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合作;
国际社会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
三、综合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10 分)
18.
【答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十月革命。
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蒸汽(或蒸汽时代)。
客观的、公正的、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把历史人物放在其特定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