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窈.窕(yǎo) 绯.红(fēi)
)(2 分)
)(2 分)
)(2 分)
模.样(mó) 煞.费心机(chà)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暗.呜(yīn) 夙.愿(sù)
B.龟.裂(jūn)
如法炮.制(pào)
C.泯.灭(mǐn) 明眸.(móu) 间.或(jiàn) 掂.斤播两(diān)
D.凋.落(diāo) 婀.娜(á)
不啻.(chì) 觚.筹交错(ɡōnɡ)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石榴柔韧的树枝毫不掩饰它登堂入室....的欲望。
B.自从几个勇敢的叶子跃出水面,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C. 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魂飞魄散....,无精打采。
D.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 3.下列问句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一项是(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 释。
C.哪一个家庭不是因为有了“小气的爱”,才有了最真切的幸福呢?
D.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我不是也常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他越唠唠叨叨没个完,他女儿更不爱听他的。
B.要不是同桌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C.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绘成了一幅星星的世界。
D.老师的耐心教育,终于使他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断绝了关系。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题目。(4 分)
第 三 届 全 国
智力运动会将于 2015 年 9 月 12 日至 22
日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全国智力运动会共设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国际跳棋和 五
子棋等 6 个大项,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运动精英将相聚枣庄,共庆四年一届的棋牌盛
会。为此,大会组委会征集了会徽、吉祥物和主题宣传口号。
(1)右图是入选的吉祥物“棋棋”,请根据“棋棋”的外观设计形象,简要介绍其特
点及寓意。(2 分)
(2)下面是本次智运会的主题宣传口号,请你也仿照拟写一条宣传口号(字数可变化)。
(2 分)
主题宣传口号:“弈”动齐鲁风,“智”绘中国梦
,
6.古诗文默写。(8 分)
(1)夫战,勇气也。
(2)
(3)黄沙百战穿金甲,
(4)王之涣《凉州词》中描写黄河、山势壮阔雄伟气象的诗句是
(5)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共 50 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
。(《曹刿论战》)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 7~13 题。(18 分)
(甲)
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②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乙)
,
。
。
——孟郊《游终南山》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2)望峰息.心
注释:①南山:指终南山。 ②即: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鸢飞戾.天者
(3)经纶..世务者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 分)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0.(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
特点?(3 分)
11.简要赏析(甲)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表达效果。
(3 分)
12.(乙)文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窥谷忘反”,(甲)诗中表达了类似体验的句
子是:
13.(甲)(乙)两则诗文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6 题。(8 分)
(A)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
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 个声音,“温一碗
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
台下对了门槛坐着。(B)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
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 去,一
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
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
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
么会打断腿?”(C)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
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
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
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
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
关也没有看见他。
——鲁迅《孔乙己》
14.请仿照下面例句,概括孔乙己此时在选文中的形象。(2 分)
例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15.选文中,作者写掌柜反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有什么作用?(3 分)
16.选文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从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 分)
我选(
)处,赏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12 分)
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
[美]爱德华·威尔逊
①一直以来,如何弄清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和它们的全部特性,是现代生物学面临
的一大难题。早在 250 年前,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就将“双名法”(依照对生物种类
的命名规则给生物命名的形式,每个物种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引入生物
学,并且确立了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
②但实际上,直到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只能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中极少的一
部分。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生物物种数量约为 190 万种,而据估计,所有已知和未知
的生物加在一起,其真实的物种数量至少是目前人类所知数量的 4 倍,甚至更多。
③以真菌为例,目前已知的数量约为 10 万种,但据科学家估计,目前自然界中存在的
真菌总数至少为 150 万种。目前已被记录过的线虫为 2.5 万种,而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线
虫种类估计约有 50 万种。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目前已发现的种类约为 100 万种,
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昆虫种类估计至少有 400 万种。④蚂蚁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启
示意义的例子,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小虫子几乎占据了昆虫总数的 1/3,而相较于其他昆虫,
科学家对蚂蚁的研究可以算是非常透彻了,目前总 共发现了大约 1.2 万种蚂蚁,但可以肯
定的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蚂蚁种类,要比这个数字高出两三倍。在过去一次针对美洲
大陆大头蚁的研究中,科学家一共发现了 624 种大头蚁,其中 344 种为新种类,而随着研
究范围的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还有更多的大头蚁新种类将会不断被发现。这也从侧面
说明了:
。
⑤随着生物分类学家不断深入微小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真菌的世界,我们相信,
人类发现的生物种类的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因为一些未知的物种可能由于地理分布上存在
季节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过去一直未曾被人类发现。
⑥此外,我们还找到一 些隐藏得很深的新物种,它们形成了一个遗传分化的群体,结
构特征非常相近,以至于生物分类学家用传统分类方法根本无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只有通
过对它们的 DNA 进行检测,才能进行分类。在这些分类范畴内,科学家还找到很多新种类
的蚂蚁,它们或生活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或生活在土壤深层,或极其罕见地以群居寄生
虫的方式,生活在其他物种的巢穴中……
⑦一些体形较大的生物,尤其是哺乳类、鸟类和开花植物,全部种类貌似都被人类发
现了,但我们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误导。自林奈引入“双名法”之后,关于较大生物的研究
一直是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的关注焦点,相反,他们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却缺乏
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⑧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细菌种
类约有 1 万种,但在生活中,我们在 1 克富含营养的土壤中就能得到 5000 种细菌,其中大
部分是科学界完全不知道的,而 1 吨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可达上百万种。据科学家对海洋生
物做的普查报告预计,微生物占据了海洋生物总量的 90%,其中仅细菌就达到了 2000 万种,
如果我们再将病毒也列入统计范畴,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⑨或许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可是有什么意义呢?很显然,深入了解地
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绝不只是统计数量增加那样简单,科学的真正目标与林奈最初
所提出的目标完全一致,它们都是为了寻找并统计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类,从而带来完整
的知识体系。这种 知识的价值是巨大且无可争议的,就像人类全面认识构成人体的每个器
官、组织、微小细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一样,只有完整地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
才能利 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让它变成一座能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和独特生理过程的宝藏,
并通过它来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进步……
⑩更为重要的是,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帮助我们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
境,因为维系前者是保护后者的根 本所在,如果我们只是保留了实体环境,而不注重前者,
那么最终二者都将被破坏。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5 年第 2 期
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8.用一句话补充出第④段空缺处的内容。(3 分)
19.第⑧段中说,“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窘境”在这
里指什么?(2 分)
20.阅读⑨⑩两段,概括列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有哪些。(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1~24 题。(12 分)
法布尔的忠告
王充闾
一个青年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请教,说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爱
好的事业上,可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自己低能,还是成才之路太难走呢?法布尔赞许地
说:“看来你是一位立志献身科学的有为青年。”
青年的答复却是:“我不只是热爱科学,还很喜欢文学,我还爱好音乐和美术。就是
这么多的兴趣和爱好,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
“噢,是这么回事。”法布尔找到了这个青年事倍功半的症结所在。他从口袋里拿出
一只放大镜,给青年示范,说:“把他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去试试,就像这块透镜一样。”
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的含义是,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
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就像通过凸透镜把众多光束集中到
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人的智慧和 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应”作用下形成成才所
需的必要能量。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
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语)
“聚焦”,这是治学的需要。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诗人曾世霖说:
“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专力则必精,分途恐两失”。一些青年人精力充沛,求
知欲强,兴趣广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思想缺乏稳定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贪
多旁骛,浅尝辄止,今天学习这个,明天钻研那个,造成注意力不断地转换,这是很难跨
上成功的彼岸的。
(A )古往今来,除了少数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物可以在众多领域同时做出杰出的贡献以
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常态,都要靠“聚焦效应”来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些人可能在几个
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才能,但并不等于在这些方面都能达到平均水准以上的高度,更不要说
尖端水平了。目
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会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标分散,四面出击,
(B)世路无穷,人生有限。每条事业与学问之路,又都是“漫漫其修远兮”,不付出
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而任何人都不是千手千眼佛和掌握“分身法”的孙悟
空,面对着千支万派的学问,只能尝其一脔。如果撒网太宽,胃口过大,硬要去一手抓十
个跳蚤,最终可能一个也抓不到。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讲的正是这种情况,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当然,法布尔说的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并不意味着主攻方向之外绝不涉及其他
事物。知识的偏枯,同样是治学的大忌。一切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问题的关
键在于,应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不要目标分散,平均使用力量。专与博是相辅相成
的。无博,专则孤立无依;无专,博则泛滥无归。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许多人
的成才实践证明,在确定一项专业之后,再按照专业的需要去钻研与涉猎其他各种知识,
这样,专中有博,博而能专,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2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22.填入文章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 分)
目标分散,四面出击,
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会暴
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A. 虽然 但是 不仅
C. 由于 不仅 就
2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文章哪一处(A 或 B)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3 分)
B. 虽然 不但 就
D. 由于 不但 而且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周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放在
24.《怜愚》一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读了此诗,你有怎样的感想?(4 分)
处。理由:
三、写作(共 50 分)
25.喜欢,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无论是你熟悉的人、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
经典的文学作品、有趣的学科课程、神奇的科学世界……都会带给你愉悦、幸福的美好感
觉。请以“喜欢”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 O 一五年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C(2 分)
2.C(2 分)
3.B(2 分)
4.D(2 分)
5.(1)示例:①吉祥物构思是以枣庄盛产的石榴为设计元素,点明了本届智运会的举办
地为山东枣庄;②“棋棋”面带微笑,造型活泼可爱,展现了好客山东人张开双臂,喜迎
八方宾朋,也预示智运会的圆满成功;③“棋棋”身穿水纹服,体现了枣庄地处运河沿线、
微山湖滨的富水文化特色。(2 分。如能答出示例的前两点即可得满分。回答依据吉祥物的
构思特点,合理即可。)
(2)示例 1:棋聚台儿庄,智汇古水城 示例 2:棋韵山东,智绘华夏(2 分。回答运用对
仗,意思对即可)
6.(1)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2)庭下如积水空明 (3)不破楼兰终不还
(4)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5)断肠人在天涯
(共 8 分。每空 1 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则该小题不得分)
二、阅读(共 50 分)
(一)(18 分)
7.(1)至。 (2)平息。 (3)经营,治理(或“筹划”)。(3 分。每空 1 分)
8.C(1 分)
9.(1)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远。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修辞翻译恰当,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即可)
10.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共 3 分。前一问 2 分,后一问 1 分)
11.“驱”“拂”二字运用 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
“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3 分。意思对即可。如
回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也可)
12.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2 分)
13.都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 分。意思到即可)。
(二)(8 分)
14.孔乙己是坐着喝酒而穿破夹袄的唯一的人。(或“孔乙己是坐着喝酒而用手走来的唯
一的人”等)(2 分,意思到即可。)
15.表现了掌柜关心的只是他的钱,而不是孔乙己的命运,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与社会的冷
漠,使小说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3 分。意思到即可)
16.A 处示例: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与孔乙己穿着一件破夹
袄形成对比,突出孔乙己处境的艰难,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B 处示例:肖像描写,突出了孔乙己被打后的悲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对造
成孔乙己悲惨下场的原 因进行思考。
C 处示例:语言描写,突出了孔乙己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迂腐可笑的性格特点。
(3 分。描写方法 1 分,赏析 2 分。描写方法判断正确,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2 分)
17.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发现的物种与自然界
中真实存在的还有很大的差距。(4 分。说明方法 2 分,作用 2 分,意思到即可)
18.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数量,任重而道远。(或“实现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
难度很大。”“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任重道远”等)(3 分。意思对即可)
19.人类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
不够。(2 分。意思对即可)
20.统计数量增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
术进步;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3 分。每少一点扣 1 分,扣完 3 分止)
(四)(12 分)
21.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或“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
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3 分。意思对即可)
22.D(2 分)
23.B 处。因为庄周的话论证的是 B 处段落中“世路无穷,人生有限”,“不付出毕生的精
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 奥”。(3 分。判断 1 分,理由 2 分,意思对即可)
24.慨叹那些胡思乱想而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 感想示例:有志
成才者,不宜同时涉猎诸多领域,而应精选一门,专心致志,深钻细研,必将有成。(4
分。前一问 2 分,感想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共 50 分)
25.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表达 45 分 45—39 分
39—33 分
33—28 分
28 分以下
文面 5 分
根据卷面,分 5 分、4—3 分、2 分、1 分四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