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 30 分,每题 5 分)
1.化学需氧量
2.凯氏宽
3.二次污染物
4.土壤背景值
5.计权声级
6.指示植物
二、填空题(共 40 分,每题 4 分)
1.按监测目的不同。环境监测分为(1)监测、(2)监测和(3)1-监测三类;其中(4)蓝测
代表一个国家监测水平的高低。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
低依次划分为(5)类;其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6)类标准。大
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7)级,华中农业大学校区应该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的(8)级标准。
3.测定水的颜色可以采用铂钻标准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铂估标准比色法适用于(9)水样
的测定,而稀释信数法活用于《10)水样的测定
4.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一般有(11)、(12)(13)和(15),
5、常用的大气采样方法分为直接采样法和(15),其中,直接采样法适用于(16)情况下气
体的采样。大气中 TSP 采集采用(17)采样方法;而降全采集采用(18)采样方法。
6、测定围定污染源烟尘浓度必须实行(19)采样,当采气流速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则
使测定结果偏(20)
7、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21)、卫生填理,(22)对于填理方法,主要分析项目有(23)
和(24)。
8、土壤样品消解的作用是(25);土壤样品消解加入 HF 的作用是(26)。
9.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源声压级相等,其合成的总声压级比一个声源声压级增加(27)
10、质量控制图的类型有(28)(29)和(30)等。在给制质量控制图时,若连续 7 点位于
中心线同一侧,表示(31)、此图不适用,
三、简答题(共 30 分。每题 6 分)
1、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一般原理?
2、简述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利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题理?
3、什么是危险废物?危险成物特性有哪些?
4、简述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5、比较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优点和缺点?
四、计算题(共 30 分,每题 15 分)
1、测定某水样的生化需氧量时,培养液为 300mL,其中稀释水为 100mL。培养前后的溶解氧
合量分 别为 8.37mg/L 和 1.38mg/L。稀释 水培养前 、后溶解 氧含量分 别为 8.85mg/L 和
8.78ag/L。计算该水样的 B0D,值.
2、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 18℃。气压为 101.0pa,以 0.50L/min 流量采集空气中二氧化硫,
采集 30min.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 0.254,试剂空白吸光度为 0.034,二氧化硫校准
曲线回豆方程为 y-0.0776r-0.001(y 为吸光度,x 为二氧化硫含量,单位为μg.)计算该
监测点标准状态(0℃,101.3Kpa)下二氧化硫的滚度(mg/m3).
五、论述题(20 分)
1.要对以下河流进行监测,如何进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已知河流深度均为 20m,河
流宽度标于示意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