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于MC9S12XS128的电磁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pdf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料共2页,全文预览结束
基于基于MC9S12XS128的电磁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 的电磁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 若要实现小车的直立行走,应该构建良好的硬件平台。本文按照电磁车体系结构,简单介绍了智能小车的硬件 设计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核心控制、传感器、执行机构和人机接口等部分。各部分相互协调,最终使小车能 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沿着规定的轨迹快速稳定地运行。   高海沙,丁晓慧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 摘要:若要实现小车的直立行走,应该构建良好的硬件平台。本文按照电磁车体系结构,简单介绍了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 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核心控制、   关键词关键词: 0引言引言   图1整体框架图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1],能够自动进行识别轨迹的智能小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文设计了 这样一种智能循迹小车,该智能车通过对道路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车模驱动轮上两个 编码器所采集的数据,来判断小车底盘的倾角、角加速度和小车的方位、速度、转向角度等,进而控制小车底盘的摆角和两个 驱动 1系统硬件整体框架 系统硬件整体框架   电磁车体系整体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大致包括五个部分。   1.1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   向各部分提供电能,包括7.2 V电池和简单实用的稳压电路。     1.2核心控制部分 核心控制部分   核心控制部分主体是飞思卡尔公司的16位单片机MC9S12XS128,包含核心控制电路板。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提取赛道 和小车自身信息,运行控制算法,向执行机构发出动作信号,控制赛车沿赛道行驶[3]。     1.3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   通过感知外部世界的环境信息和车模自身的状态信息,使小车完成赛道的检测并获得控制数据,从而使得各部分能够协调 工作。传感器模块包括两个陀螺仪和一个加速度。   1.4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   执行动作信号,实现车的直立、前进、变速和转向。执行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电机。    1.5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   实现模式和参数选择、状态指示、实时监控以及数据传输与存储等人机交互功能,包括拨码开关、ZigBee无线模块、 LED状态灯等。 2各部分外围电路的设计 各部分外围电路的设计     2.1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   电磁车的电机需要7.2 V或者较高的电压,其他部分需要5 V的电压,图2电源分配图由于该车模的电池提供7.2 V~8 V的电 压,因此只需要一片性能稳定的稳压芯片即可。电源分配图如图2所示。
   2.2核心控制部分 核心控制部分   核心控制部分由单片机MC9S12XS128最小系统板和核心控制电路板组成。核心控制部分是关键。其中的单片机最小系统 板MC9S12XS128主要包括时钟、旁路电容、电源接口、烧录和调试接口、I/O接口。     2.3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   通过感知外部世界的环境信息和车模自身的状态信息,为小车完成赛道的检测与跟踪以及实现小车的直立运动控制提供所 需的信息。传感器部分包括电磁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三个模块。其中,角速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底盘的倾角和加 速度,而速度传感器用于感知车模车身本身的行驶速度,是速度闭环控制的一个必须环节。电磁车使用500线的欧姆龙光电编 码器作为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尾与传动齿轮啮合。     2.4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主要包括电机驱动、电机。车模原装配件中包括两个电机,电机驱动电路制作在核心控制板上,单片机输出的 PWM信号通过电机驱动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机驱动使用H全桥电路,两路H全桥电路驱动两路电机。如图3H全桥电路原理图 下图3所示为H全桥电路原理图。     2.5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主要用于单片机与调试者之间的交互,4位拨码开关可以用于调整速度和相关参数,8位LED用于显示当前车速 状态,无线模块用于实时传输数据[4]。 3结束语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智能循迹小车硬件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电磁车的基本功能,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电磁车的速度,在机 械设计部分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必须降低小车的重心,在小车直立行走稳定性很高的情况下才能通过优化软件算法来最 大限度地提升小车的速度。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卓晴,黄开胜,邵贝贝.学做智能车——挑战“飞思卡尔”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   [2]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威.HCS12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4] 韩彩霞.单片机并行I/O口的扩展方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24):283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