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的“开水文化”怎么来的? 韩少功 ①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怪,甚至有点没 着没落。他们如果不打算喝咖啡或者喝酒,就只能在水龙头下接生水解渴,不是个滋味。好 在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商店里有矿泉水出售;二是欧美有些宾馆为了适应东亚游客的习 惯,开始在客房里配置电热水壶。 ②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没开水似乎就没法活,即使是在穷乡僻壤,哪怕再穷的中国人, 哪怕穷得家里没有茶叶,也决不会用生水待客。烧开一壶水必定是他们起码的礼貌。这个情 况曾经被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记在心上。他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 一书中说:“中国人喝开水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为西方所缺乏。” ③烧开水有利于对饮用水消毒。开水喝多了,虽然可能失去欧洲人口舌于水的敏感,不 能像传说中的土耳其人那样细辨泉水、井水、河水、湖水的差别,但生病概率一定大大降低。 于是可以理解,古代的欧洲文明的宏伟大厦常常溃于小小病菌的侵噬。黑死病、伤寒,猩红 热等,一次次闹得欧洲很多地方十室九空,以至“掘墓人累得抬不起胳膊”,“满街是狗啃 过的尸体”——史家们这些记载至今让人惊心动魄。著名文学著作《十日谈》的产生,据说 就始于一群男女藏入佛罗伦萨地下室里以躲避瘟疫时的漫长闲谈。 ④中国人热爱开水,这一传统很可能与茶有关。中国是茶的原生地。全世界关于“茶” 的发音,包括古英语中的 chaa 以及现代英语中的 tea,分别源于中国的北方语和闽南语。 《诗经•邺风》中已有“荼(茶)”的记载,汉代典籍中多见“烹茶”,可见饮茶必烹,必 烧开水,此习俗的形成至少不会晚于汉代。喝开水传统又很可能与锅有关。英国学者李约瑟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说“中国化铁为水的浇铸技术比欧洲早发明十个世纪”。《史记》 中有“汤鼎”一词,《孟子》中有“釜瓯”一词,都表明那时已广泛运用金属容器,这些容 器堪称高科技产品。相比之下,游牧人还处于饮食的烧烤时代,面包也好,牛排也好,架在 火上烧一把了事,到喝水的时候,不一定能找到合用的加温设备。 ⑤中国古人有农耕民族丰富的草木知识,进而还有发达的中医知识。宋代理学家程颐强 调“事亲者不可不知医”。因为要孝悌亲人,就必须求医问药,甚至必须知医识药,医学发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展的人文动力也就这样形成了。春秋时期的中国就有了扁鹊和仓公这样的名医。成于汉代的 《黄帝内经》《诊籍》《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等,更使中国医学高峰迭起。事情 到了这一步,技术条件有了(如锅),资源条件有了(如茶),更重要的文化条件也有了(如 巫医分离、以孝促医等),喝开水保健康当然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相比较而言, 在少茶、少锅、少医的古代欧洲,喝开水的传统如何可能有?欧洲也有优秀的医学,但按照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西医的成熟来得太晚,晚至抗生素发明的现代。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去欧美国家旅游,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只能接生水解渴,但这种状况现在 (摘编自《意林》总第 383 期,有删改) 有所改变。 B.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中国人喝开水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则并没有喝开 水的传统。 C. 古代欧洲文明的大厦常溃于病菌侵噬,《十日谈》就记载了欧洲人感染瘟疫后令人惊心 动魄的惨状。 D. 汉代典籍中多见与“烹茶”有关的描述,由此可知中国人喝开水的传统形成时间至少不 会晚于汉。 2.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到了没开水似乎不能活的地步,烧开水也成为一种待客礼仪。 B. 烧开水有利于对饮用水消毒,喝开水降低了生病的概率,但是不能保持口舌于水的敏感。 C. 文章举程颐强调“事亲者不可不知医”的例子,充分论证了中国有发达的中医知识。 D. 刘易斯•托马斯认为,欧洲也有优秀的医学,然而西医的成熟晚至抗生素发明的现代。 3. 中国的“开水文化”是怎样来的?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4. 文章第①段可否删去?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 C 2. A 3. ①中国人喝开水的传统可能与茶文化的发展与兴盛有关。②中国人喝开水的传统很可能 与冶金技术的发达有关。③中国人喝开水的传统与中医文化发达有关。 4. 不能删去。第①段从中国人去欧洲旅游,不习惯旅馆里没有开水装置谈起,引出文章话 题,为下文谈“中国的开水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作铺垫。同时也暗示了欧洲人缺乏喝开水的 传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 题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十日谈》就记载了欧洲人感染瘟疫后令人惊心动魄的惨状”错误。根据第③段“著 名文学著作《十日谈》的产生,据说就始于一群男女藏人佛罗伦萨地下室里以躲避瘟疫时的 漫长闲谈”可知,文章只交代了著作的产生情况,并没有记载欧洲人感染瘟疫后的惨状。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但是不能保持口舌于水的敏感”错。根据第③段“虽然可能失去欧洲人口舌于水的敏 感”中的“可能”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C.“充分论证了中国有发达的中医知识”错。根据第⑤段“宋代理学家程颐强调‘事亲者 不可不知医’。因为要孝悌亲人,就必须求医问药,甚至必须知医识药,医学发展的人文动 力也就这样形成了”可知,列举程颐强调“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是为了阐述“医学发展的人 文动力”,并不是为了论证中国有发达的中医知识。 D.“刘易斯•托马斯认为……”错。根据第⑤段“欧洲也有优秀的医学,但按照美国著名生 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西医的成熟来得太晚,晚至抗生素发明的现代”可知,“西 医的成熟来得太晚,晚至抗生素发明的现代”是刘易斯•托马斯的观点,而“欧洲也有优秀 的医学”是作者的观点。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中国的“开水文化” 是怎样来的,即概括中国的“开水文化”产生的原因,从文中找出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的内 容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根据第④段中“中国人热爱开水,这一传统很可能与茶有关”分析概括为:中国人喝开水的 传统可能与茶文化的发展与兴盛有关。 根据“喝开水传统又很可能与锅有关。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说“中国化 铁为水的浇铸技术比欧洲早发明十个世纪。《史记》中有‘汤鼎’一词,《孟子》中有‘釜 瓯’一词,都表明那时已广泛运用金属容器,这些容器堪称高科技产品”分析概括为:中国 人喝开水的传统很可能与冶金技术的发达有关。 根据第⑤段中“中国古人有农耕民族丰富的草木知识,进而还有发达的中医知识……喝开水 保健康当然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相比较而言,在少茶、少锅、少医的古代欧洲,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喝开水的传统如何可能有”等内容,分析概括为:中国人喝开水的传统与中医文化发达有关。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考生首先要明确表态——不能删去,然后结合文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阐述不能删去的理 由。 (1)分析第一段在内容上的作用 文章开篇说“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怪,甚至 有点没着没落。他们如果不打算喝咖啡或者喝酒,就只能在水龙头下接生水解渴,不是个滋 味”,作者由“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怪”的 现象引出“中国的开水文化”这一话题。第二、三句“他们如果不打算喝咖啡或者喝酒,就 只能在水龙头下接生水解渴,不是个滋味。好在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商店里有矿泉水出 售;二是欧美有些宾馆为了适应东亚游客的习惯,开始在客房里配置电热水壶”,暗示了欧 洲人缺乏喝开水的传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分析第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根据第一段开头就说“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 怪,甚至有点没着没落”分析,第一段引出“中国的开水文化”话题。再根据第二至五段依 次说“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烧开一壶水必定是他们起码的礼貌”“烧开水有利于对饮 用水消毒”“中国人热爱开水,这一传统很可能与茶有关”“技术条件有了(如锅),资源 条件有了(如茶),更重要的文化条件也有了(如巫医分离、以孝促医等),喝开水保健康 当然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分析,这几段谈的是“中国的开水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这样,第一段就为下文谈“中国的开水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作铺垫。 二、古代诗文阅读(31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 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 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摘编自《古文观止新注》,有删改) [注]①召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B.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已经。 C.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代指公子纠。 D. 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耻。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B.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C.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D.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7.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您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像他,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B.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见您被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D.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像他,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因为家贫,常占鲍叔牙的便宜,然而鲍叔牙却对此没有任何怨言。 B.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会盟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是重用管仲之故。 C. 管仲多次参战多次逃跑,鲍叔牙知他不是因为胆小而是需要奉养母亲。 D. 天下的百姓都纷纷称赞管仲有才能,更多的人认为鲍叔牙有识人之能。 9. 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5. D 6. B 7. C 8. D 9. (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 自夸。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句意: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游:交往。解释正确。 B.“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句意: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既:已经。解释正确。 C.“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句意: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他而死。之:代指公子纠。解 释正确。 D.“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句意: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耻:为……而耻。 解释错误。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鲍叔既进管仲”的意思是鲍叔推荐了管仲。“鲍叔”作主语,“进”作谓语,“管仲”作 “进”的宾语,应在“管仲”后停顿,这样就排除 A、D 项。 “以身下之”的意思是鲍叔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省略主语“鲍叔自己”,“以身”作状 语,“下”作谓语,“之”作宾语,指管仲,故应在“以身下之”之后停顿,这样就排除 C 项。 加上标点为: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疏通句意为: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 世禄,十几代有封邑,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画横线的语句句意为: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 没遇到好的时机。 该句中重点词为:“君”意为“国君”,不是“您”的意思,排除 B 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不肖”意为“没有才干”,而不是“不像”的意思,排除 A、D 项。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D.“天下的百姓都纷纷称赞管仲有才能”说法有误。从“天下不多管仲之贤”中可知,应 该是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得分点为:善,擅长。以,凭。矜,夸耀。 第(2)句得分点为: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第(3)句得分点为:微,(如果)没有。归,归依。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 参考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 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 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 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 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 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 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 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 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 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 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 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 能够了解人。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①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10. 诗歌中“凉”有何意?请结合诗歌解释。 11. 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0. 诗歌中“凉”既指天气“凉”,又指因为离别内心悲凉。 11. 诗歌最后两句描摹了诗人想象别后友人夜泊潇湘、清猿入梦的旅夜忧愁孤寂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惆怅之情。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江风引雨入舟凉”意思是说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凉”的 字面意思是“寒冷”,既是身体上的感触,而“江风”“雨”等意象所营造的又是一种凄凉 的意境,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因此,其语境义应为“因为离别内 心悲凉”。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本题需要在理解诗中意境的基础上,想象画 面的特点,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绘,再分析出诗人的情感。三、四句“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忆”字起笔,从对面生情,虚写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 孤月高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闯人梦境,令他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 觉(月光)、听觉(猿声)两方面描绘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不舍之情。 【点睛】译文: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想象你独自远在 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12.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其真无马邪?______!(韩愈《马说》)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