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山东日照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
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
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用滴管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溶液的 pH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补锌
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
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
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
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
C.丁<甲<乙<丙
D.丙< 乙<甲<丁
5.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 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
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32 个原子
C.向 pH =11 的草木灰水中滴加花青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D.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5∶11∶6
6.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 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b 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 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 8∶1
7.2018 年 5 月 18 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
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丙是有机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CO2 + 3H2
CH3OH + H2O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B
C
D
CuCl2 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
ZnCl2 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
Fe2O3 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NaOH 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过滤
9.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 4 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10.利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①: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 + 2H2O
方案②:2Cu + O2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对比上述两个方案,若硫酸足量且不考虑铜的损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方案都需要加热
B.方案①中可以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C.方案②中硫酸的利用率高,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
D.等质量的铜分别按两个方案制备,可获得等质量的硫酸铜
11.利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已知:
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过程中,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B.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D.上述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②①③
12.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常温下,环氧乙烷和乙烯(C2H4)按一定质
量比混合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72%。下列有关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6∶1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8%
D.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 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4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8 分)
13.(7 分)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17,最外层电子数为 7
B.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 g
C.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6,元素名称为硫,元
素符号为 S
D.X 元素与磷、氯元素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位于
同一族
(2)一种碳原子叫做碳 12,是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 12 原子的
质量为 a g,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3)下图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X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__的化学
性质相似(填写字母标号)。
14.(7 分)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左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右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 解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度/g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
(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 KNO3 溶液中混有少量 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 KNO3
(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 KNO3 和 KCl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 t ℃,析
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 KCl(填写“>”“=”或“<”)。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 固体放入盛水的试
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
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填写
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60 ℃时,将 45g KCl 固体溶解于 100 g 水中,降温至 20 ℃,析出晶体的质量
是______。
15.(7 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基本营养素的均衡
摄取,增强身体免疫力;要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水果、蔬菜 B.花生油、奶油 C.纯牛奶、蛋清 D.米饭、馒头
(2)下列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过氧乙酸(CH3COOOH)
B.二氧化氯(ClO2)
C.苯酚(C6H6O)
D.次氯酸钙[Ca(ClO)2]
(3)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常用于手和皮肤消毒。因易燃,使用时要注意远离火源。乙
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适用于物体表面以及室内环境等方
面的消毒。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16.(7 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A 和 F 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A 为
红棕色,F 为黑色。C 和 E 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B 和 D 是固体单质,D 能与
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和 B 反应生成 D 和 E 的化学方
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2)C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
,
。
。
(3)在实验室里,做 D 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
一些水,目的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6 分)
17.(8 分)在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写字母标号,
下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用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组装发
生装置应选择
,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
(3)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
上述装置中,能用于收集甲烷的是
。
(4)选用上述装置并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所示装
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
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节约药品。使反应停
止的操作是
。
18.(8 分)现有含杂质氯化镁的氯化钾,欲除去杂质,配制氯化钾溶液,操作流程见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滤。有关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3)蒸发。把液体倒入蒸发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
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
是
。
(4)天平调零。如图所示,先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如果指针静止时偏向右侧,则应该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往
旋动(填写“左”或
“右”)。
(5)配制溶液。称量氯化钾固体的质量和量取水的体积时,天平示数(单位:克)和量
筒读数(单位:毫升)分别如图所示,则所配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 1g/cm3)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0 分)
19.(10 分)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 20g 放
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
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只填空,不列式计算)。
(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满分 90 分)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未配平或未化简的,均不给分;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的,酌
情扣分。
3.化学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的,不给分;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的,酌情扣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B
2.C
3.A
4.A
5.C
6.D
7.D
8.B
9.A
10.B
11.D
12.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4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8 分)
13.(7 分)
(1)B (2 分)
(2)
4
3
a g(或 4a /3 g,2 分,漏写单位不得分)
(3)3 (或三,1 分)
A(2 分)
14.(7 分)
(1)KCl (1 分,写名称不得分) (2)冷却结晶(1 分)
(3)> (1 分) (4)B (2 分) (5)11g (或 11.0 g,2 分,漏写单位不得分)
15.(7 分)
(1)C (2 分)
(2)B (2 分)
(3)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2 分)
(4)+1(1 分,漏写“+”或“1”均不得分)
16.(7 分)
(1)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 分) 置换反应(1 分)
(2)蓝色(或淡蓝色,1 分)
(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1 分)
3Fe + 2O2
点燃
Fe3O4(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