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说明:全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左边的空
格内;并在答题卡处,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用 2B 铅
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黑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1.2011 年 5 月 8 日—15 日在荷兰举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所用的乒乓球是由一种叫胶棉材
料制成.如图 1 所示,这种胶棉材料具有较好的
A.绝缘性
B.弹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图 1
2.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板是由非晶态硅制成的,它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主要材料
是
A.磁性材料 B.纳米材料
C.半导体
D.超导体
3.图 2 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 0℃以
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
什么物态变化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图 2
4.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6.关于图 3 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B.甲是等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
D.甲比乙效率高
7.如图 4 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图 3
A
B
C
图 4
D
第二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
应横线上.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9.电压力锅是家用电器之一,其优点之一是可以使锅内的气压高于外面的气压,使水的沸
点
,将饭更快煮熟.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为了安全起见,电压力锅
用三脚插头把它的金属外壳与
连接起来.
10.如图 5 所示,在 2011 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丁俊晖成功闯入四强,
排名升至世界第三位.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
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
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的缘故.而球的速度越来
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临 时
和 支
球后,
越小,
图 5
11.自然界中只存在
两种电荷,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
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12.图 6 是演示电与磁物理规律的三个实验装置,其中能反映制造发电机原理的是
;制造
电动机原理的是
;研究电流磁效应的是
.(填字母)
A
B
图 6
C
13.目前清远市很多家庭已用上天然气,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天然气的热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完全燃烧 0.5m3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
J,天然
气属于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q 天然气=4×107J/m3)
14.图 7 是某物质熔化过程的图象,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由图象可知,它的熔点是
℃,其中 CD
物质处于
(选填“固”或“液”或“气”)
段 该
态.
三、作图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7 分)
15.(1)画出图 8 中力 F 的力臂并用字母 L 标明.
(2)在图 9 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
图 7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 10 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 BA
.
O
F
图 8
图 9
图 10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9 分)
16.(6 分)(1)在图 11 中,圆筒的直径 d 为
cm.
(2)体温计的示数如图 12 所示,其示数
为
ºC.
(3)图 13 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图 12
图 11
图 13
(4)小迪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出碳酸钙样品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先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14 甲所示,他接下来的做法是先
,再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②小迪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测得小块碳酸钙石的质量情景如图 14 乙所示,则小块碳酸钙
石的质量是
g;
③接着用量筒测出这小块碳酸钙石的体积是 30cm3.由此得出碳酸钙石的密度
是
kg/m3.
图 14 甲
图 14 乙
17.(6 分) 如图 15 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
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
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
图 15
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蜡烛在 u>2f 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 10cm,物距为 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
大的
像(选填 “虚”或“实”),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
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
18.(7 分)图 16 甲是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
电 路
图,所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处于
端(选填“a”或“b”);
图 16 甲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当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时,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该同学移动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示数,并绘制成图 16 乙所示的 I-U 图象,根据图象信息,
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若连接实验电路正确,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
器的滑片,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图 16 乙
阻
且
接近于电源电压,电路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13 分)
19.(7 分)小明同学的质量是 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200cm2,1min 内爬楼梯的高度
为 12m (g 取 10N/kg).求小明:(1)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爬楼梯至少做的功;
(3)爬楼梯的功率.
20.(6 分)右表所示是某品牌电热水壶的铭牌,根据铭牌给出的信息,求:
(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
(2)电热水壶的电阻;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 10min 消耗的电能.
XX牌电热壶
型 号
DSP―19B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频 率
热水壶容量
220V
880W
50Hz
1.0L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9 分)
21.(6 分)阅读下列短文
父亲拍下儿子在黄河冰面上救人的惊现瞬间
据山西晚报报道,2011 年 2 月 4 日,张帆与父母来到运城平陆黄河湿地观赏天鹅,突然间,
在冰水交融的湖面上,一落水女孩凄厉呼救.张帆迅速趴在了
天鹅粪的冰面上,匍匐着向前爬去救人.张帆艰难地爬到女孩
后,把在冰面上捡到的女孩遗落的围巾甩给女孩,并向她高喊:
紧抓‘绳子’”.女孩很快抓紧了“绳子”,无奈女孩的身体太重,
反倒一次次差点被拖入水中(如图 17 所示).小伙子长时间的
图 17
满 是
身
“ 赶
张 帆
匍
匐,加速了冰的熔化,张帆感觉身下涌出一股股冰水,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就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景区管理人员带着救生圈,系着长绳赶来增援,落水女孩终于被托出湖面.
就在张帆救人之时,父亲张京平正在远处专心拍摄天鹅,忽然,在湖中央,一个挣扎着的女
孩闯入他的镜头,紧接着,一个匍匐行进的身影,也进入他的视线.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按
动快门,见证、记录着一个正在发生、可遇不可求的事件!张京平调整焦距,使年轻人的面容清
晰地出现在镜头里,却惊恐地发现——救人的小伙,竟是他的独生儿子张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帆趴在冰面上匍匐着爬去救人,是因为趴在冰面上能增大与冰面的
,减小对
冰面的
,使冰面不易裂开;
(2)张帆用“绳子”去拉女孩时,反倒差点被拖下水中,说明了
;
(3)张帆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是由于冰的
产生的;
(4)张京平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22.(6 分)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
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
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
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
18 所示.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比较
,可知猜想 A 是错误的;
(3)比较 b、c、d,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
(4)完成该实验后,该组同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
图 18
弹
体
图
设
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
比”.请你根据现有器材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3.(7 分)2011 年 3 月 11 日 14 点 46 分,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
啸,瞬间扑向几乎日本全部沿海地区,继而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如图 19 所示.
(1)强烈地震全面瘫痪了日本震区的地面交通,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及时了解震区的受
图 19
海啸冲向陆地
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
灾情况.图 19 所示拍摄到的照片通过
传回地面;
(2)海啸时产生的“水墙”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
能,破坏力很强;
(3)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选填“裂变”或“聚
变”);
(4)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利用
了水的
大的特性;
(5)福岛核事故达到了七级,请你说出两点核辐射造成的危害:
①
;②
.
物理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1.提供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一定是唯一答案,对于与此不同的答案,只要是合理的,同
样给分.
2.评分说明只是按照一种思路与方法给出作为参考.在阅卷中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可参
照本评分说明,定出具体处理办法,并相应给分.
3.计算题是按分步方法给分的,在评分说明中常常写(1)式几分,(2)式几分,……这
里的式子是用来代表步骤的,若考生并未写出这个式子,在文字表达或以后的解题过程
中反映了这一步骤,同样给分;没有写出任何式子或文字说明,只给出最后结果,不能
给分;不带单位计算(单位用英文字母表示)或结果没有写单位或单位错误的,全题只
扣 1 分;最后没有写答的,也扣 1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第一卷
第二卷
二 、填 空
题 (本 大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B
6
C
7
A
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空 1 分,共 21 分)
8.电子
9.升高
质子
220
中子
大地或地
10.平衡力 惯性
11.正、负 异种(“正、负”或“不同”或“两种”) 吸引
摩擦力(阻力或力)
12.A
C
13.较大
2×107
14.吸收
0
B
一次
液
三、作图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7 分)
15.(1)没有标力臂字母 L 的扣 1 分.
(2)只标出 N 极或 S 极且正确同样给满分.
(3)虚像 BA
不画虚线扣 1 分;不标箭头表明正立扣 1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2 分)
(2 分)
(3 分)
图 8
图 9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9 分)
图 10
16.(6 分)(1) 1.19—1.21
(1 分) (2) 36.9 (1 分) (3)2.2 (1 分)
(4)① 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或“最左端”或“零刻度”)
② 72
③ 2.4×103 (每空 1 分 共 3 分)
17.(6 分)(1)同一高度上(或一样高) (1 分) (2)缩小 (1 分)
(3)虚 (1 分) 放大镜 (1 分)
(4)完整 (2 分)
18.(7 分)(1)断开(开路)
(1 分) b
(1 分)
(2)变大
(3)0.5
(4)小灯泡开路
(或小灯泡灯丝断了或小灯泡灯座接触不良或小灯泡接线柱接触不良)
(1 分)
(2 分)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