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1月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 1 月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 A.夏 B.商 C.周 D.春秋战国 2. 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理想国》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画》 D.《大教学论》 3.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 A.舒尔茨 B.斯特鲁米林 C.凯恩斯 D.于光远 4. 在现代社会,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5. 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代孟子所持的观点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会合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 在人的发展中。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7.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替代的关系 C.主客体的关系 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8.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 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这一教育目的观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伦理本位论 D.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9.在以下所罗列的基本原则中,哪一条原则不属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
核心精神?(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儿童优先原则 10.在我国,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 A.《义务教育法》 B.《宪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11.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儿童、学校 B.社会、儿童、知识 C.儿童、知识、学校 D.社会、学校、知识 12.教学计划是课程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 A.教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1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 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表述的是以下哪一条教学原则?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4.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一般程序,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和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15.在教学论中,一般将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之为( ) A.课的类型 B.课的结构 C.课的构成 D.课的组织 16.在古代学校中,普遍推行并占主要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 C.个别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7.社会模仿模式是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之~,创立这一德育模式的是( ) A.柯尔伯格 B.麦克费尔
C.拉斯 D.班杜拉 18.在以下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B.德育过程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C.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D.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19.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 不填均无分。 21.随着人类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近代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的世俗化、初等义 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公立教育的崛起以及____是其巨变的重要表现。 22.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____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 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以及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23.教育结构通常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 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____构成。 24.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 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__。 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____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6.前苏联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 展的两种水平,即儿童____的发展水平。 27.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全体 性、发展性等特征,其中____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2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____的教育。 29.现代教师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致力追求教师的____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共同的 理想追求。 30.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____ 作用。 31.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 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____甚于注重结论。 32.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其编排形式 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____的要求。 33.教学任务的制定主要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____等因素的制约。 3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____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 “从做中学”的过程。 35.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 教学目的、____、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备注等。 3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____年,清政 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流行。 37.德育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____;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8.运用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二是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三是____。 39.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要求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通过善于发现、使用和培养____来完成。 40.青年期是个体内在力量充实的时期,但高中学生在认识方面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 是过分欣赏自我和____;二是心理失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科学技术对教育主要产生哪些影响? 4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3.就教师的职业特点而言,教师一般应扮演哪些角色? 44.德育过程运用说服法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45.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0 分) 46.“几年前,有一个美国教育家考察团到我国某地考察中学的科学教育,在当地一所重点 中学的课堂里,他们听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执教的公开课。这位教师开始上课时即制定了非 常明确的目标,过程根据目标展开,非常流畅。尤其是学生那对答如流的表现,以及教师对 课堂时间分秒不差的准确把握,令陪同听课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都非常自豪。但是,课结束之 后,美国考察团的成员们却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坦率地提出:既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所 有问题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吗?为什么?请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A 4. B 5.A 6.D 7.D 8. B 9.D 10. D 11.B 12.A 13.A 14.B 15.B 16.C 17. D 18.B 19. B 20.A 二、填空题 21.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儒家
23.比例 24.思想观念 25.主观能动性 26.已经达到和可能达到 27.主体性 28.习惯 29.专业化水平 30.主导 31.过程 32.卫生学 33.教学的时空条件 34.直接经验 35.课的类型 36.1902 37.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38.注重宣传与教育 39.积极分子 40.苛求社会 三、简答题 41.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