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广东江门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 6 页,34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草履虫、水绵和大熊猫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A. 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详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
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最小结构层次都是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
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故选 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 图中表示人体细胞分化的是(
)
B. ②
C. ③
D. ④
A. 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
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
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
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图中①细胞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
变化,因此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④表
示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故 C 正确。
故选 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特点。
3. 酸甜的菠萝汁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B. 液泡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A.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
育和遗传,A 错误。
B.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
质等营养物质。所以, 酸甜的菠萝汁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B 正确。
C.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
器,C 错误。
D.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
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B. 水杉属
C. 松杉目
D. 裸子植物门
A. 杉科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
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
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
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与水杉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水杉属,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5.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
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变绿了,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错误。
B.“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
对生物影响,B 错误
C.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
响,C 正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
°C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6. 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 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 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 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
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故该食物链为:①→②→③→④,
A 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该食物链中,④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 错误。
C.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故②③④
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C 正确。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 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④最少,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食物链、生物富集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7. 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 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根
C. “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提供无机盐
D. 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
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
要部位。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A 正确。
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
移栽。根部带着土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
的成活率,B 正确。
C.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 正确。
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
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后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
活率,D 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超过 620 公斤。有关海水稻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 茎和叶由胚芽发育而来
C.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D. 环境盐度越高生长越好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
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
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
【详解】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 正确。
B.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
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 正确。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
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C 正确。
D.如果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太高,会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出现萎蔫现象。故“环境盐度越高生长越好”的观
点错误,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 两位健康同学合作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如图。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简单反射
B. 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 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D. 实验失败可能是④处敲击力度不够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
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和④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AB.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
C.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
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正确。
D.进行膝跳实验时,敲击的位置是膝盖下方的韧带,也就是⑤感受器,因此实验失败可能是⑤处敲击力度
不够,而不是敲击④,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0. 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
)
B. 杂交
C. 扦插
D. 太空育种
A. 嫁接
【答案】A
【解析】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
植物体。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
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
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故将生长健壮
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嫁接,A 正确。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
杂交育种,B 错误。
C.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
出一个新的植株,C 错误。
D.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
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嫁接的优点是解题的关键。
11. 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
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B. 25%
C. 50%
D. 100%
A. 12.5%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 23 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
子——含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Y 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 X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XX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 Y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XY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 X 精子与 Y 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某夫妇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50%,故选 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12. 给实验大鼠注射胰岛素引发休克,欲使其苏醒可立刻注射适量的(
)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
C. 维生素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
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详解】给正常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体内的葡萄糖快速分解或是合成糖元,造成小白
鼠的体内葡萄糖的含量急剧降低,不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小白鼠就会出现休克现象,可通过注射一定浓度
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白鼠足够的能量,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识记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体中血糖含有下降。
13. 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线模糊。该病变影响的是(
)
B. 晶状体
C. 感光细胞
D. 视觉中枢
A. 角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眼球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