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级毕业论文格式和模板
一、毕业论文格式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等;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 30
0 字,同时不宜超过 800 字。 摘要关键词一般 3-6 个为宜。
2、主体部分:包括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本校学
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字数原则上在 6000—8000 字之间,不宜过多或过
少。
3、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
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等。
4、结论: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
性意见。
5、毕业设计(论文)尽量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
使用A4纸。页面设置统一为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页码设置一
律居中。
6、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章节最多四级。建议理工科采
取2、2.1、2.1.1、2.1.1.1标题格式,文科采取一、(一)、
1、(1)标题格式。
7、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参考文献列于文章末尾,连续编
号。参考文献体例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
[1]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2]编者或作者.书名或论文、报告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利
[3]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 4]主要责任者.电子文 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其中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专 著[M],论文集[ C],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不同文献的作者、编者、所有者或责任者(为方便描述,均以作者代
替),三个及以下作者的,要把作者名字全部写出来,且作者与作者之间
用“,”分开;三个以上作者的,要在第三个作者后加“等”。
二、毕业论文模板(见下页)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指导老师:
学
姓
号:
名:
专业班级:
年
月
日
题 目 宋 体 小
三号,加粗
样文:
试论传统政治观念的近代转型
空
一
行
摘要: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源远流长、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前,随着西方列强舰
加粗
船利炮扣开国门,中国开始遭遇现代性。外患和内忧相交织,中国问题——中国
何去何从一直成为百年来的中心课题。西方民主政治观念是近代社会发展基础上
的自然转型,而是主要籍助对西方近代政治观念的了解、认同与一直逐渐生长起
宋 体
小 四
行 距
22 磅
来。
关键词:政治观念;转型;民主;法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
小四号加粗
空一行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onal political ideas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ideas were of long standing
and inveteracy. China’s door was knocked out by the strong states of
the West with cast-iron warship and big gun after Opium war. Modernity
began to bring up agaist China.
Key words: political idea; transformation; democracy; legality
Times
New
Roma
字体,
小四
英文摘要
(理工科)目 录
1、 引言…………………………………………………………………………1
2、 线性表的基本理论知识 2
2.1 线性表的定义 3………………………………………………………2
2.2 线性顺序表……………………………………………………………3
2.2.1 线性……………………………………………………………4
2.2.2 线性……………………………………………………………5
2.3 线性链表………………………………………………………………6
3、 设计的主体内容……………………………………………………………7
3.1 系统结构的设计………………………………………………………8
3.1.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实现………………………………………9
3.1.2 线性表的链表存储的实现…………………………………………10
4、结果分析与讨论………………………………………………………………11
5、总结……………………………………………………………………………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致谢…………………………………………………………………………………15
目录层次清晰,页码对齐。目录中的标题应与
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一级标题顶格加粗,小四宋体;二级和二级以
上标题小四宋体,格式参考本目录的格式。行
距 22 磅。
(正文另起一页!)
近代政治观念,就中国而言,不是传统政治观念在近代社会发展基础上的自
然转型,它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还相当孱弱时,主要籍助对西方近代政治观念的认
同与移植而逐渐生长起来。
一、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观念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源远流长、名目繁多。依笔者之
各 级 标
题,黑体
小 四 号
不加粗
见,民本观、君主(王权)观和圣具代表性,试分析如下:
中国传统政治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君主民本”, [1] 即把政治体看作是由君主
和臣民两部分组成的统一体。那么在这个政治统一体中,二者是什么关院(系)
呢?一些人强调君主在这个政治体中“主”的作用,另一些人则强调臣民在这个
正 文
宋 体
小 四
号,行
距 22
磅
政治体中“本”的作用。
(一)民本观是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基源
1.甘为奴仆与犬马的集体无意识心态和观念
尽管先哲们有“道高于君”、“从道不从君”的高论,但他并不影响常态下君
臣之间的主仆关院(系)。“主者,人之所养而生也。”[2]
注释,下脚注释
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
[1] 李敬.毛泽东的政治文化透视——关于合法性权威认知的思考[J].云
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5~78
页
另起一页
另起一页
致 谢
附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