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河南三门峡灵宝教体局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河南三门峡灵宝教体局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 4 分) 1、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解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者要按照社会主义教育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第二,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第三,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 体质的教育。 第四,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 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第五,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只是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 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 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2、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解析】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 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 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有六条基本特征:①对现实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⑧拥有自我调 控能力。④拥有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工作高效 率。 3、简述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 【解析】
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综合来说,课外活动的教育 意义主要有三点: 第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第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解析】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 通过师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成长。 第二,独特的再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主要表现于因材施教、对教 育、教学原则及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教师机智上。 第三,劳动的复杂性。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 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第四,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其接受 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所以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界限可言。 第五,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师的劳动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隐含在学生身上,体 现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德”、“才”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必须等学生走 上工作岗位以后才能体现出来。 二、论述题(每题 7 分) 1、在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总是开小差,等到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请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教好一堂课,怎么教小学生? 【解析】 题目中反映了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够,容易分散的特点。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并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小学 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 部兴趣过度,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主
动学习。 老师要上好一堂课,也应该遵循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 第一,培养小学生的间接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直接经验联 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表扬那些注意力保持的好的学生,给分心的同学树立榜样。 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直观性原则,播放幻灯片、举行活动、进行游戏 等灵活且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四,因材施教,对分心的同学要多交流,了解其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改进课堂教学的 方法,也可进行适当的批评,提醒他们自己改正。对注意力稳定的学生多夸奖。 2、上英语课的时候,小明的热情不高,不愿意学,他对老师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 要学英语”,请问,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解析】 小明的之所以不愿意学英语,是因为他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学习动机 不明确。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 学习目标的一种心里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 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来源。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了接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 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比如学习英语可以锻炼口才,了解 西方文化,增长自己的见识。 第二,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立志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的学习。中国人学习英语,也是为了学习西方世界先见的科技文 化,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 第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多夸奖那些积极学习英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学。 第四,根据学习兴趣的培养规律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五,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学习语文能够增强学生运用 语言的能力,能够阅读文学作品,学好英语也是掌握一门交流的语言,可以领略西方文学的 精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