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云南玉溪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云南玉溪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 1~6 小题,其中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只有 1 项正确答案; 第 6 小题 6 分;共 1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A.琢.(zuó)磨 B.畸.(qí)形 C.附和.(hé) D.卖弄.(nònɡ) 剔.(tì)透 嬉.(xǐ)戏 自诩.(yǔ) 序幕.(mò) 觥.(ɡōnɡ)筹交错 锲.(qì)而不舍 亲贤远佞.(nìnɡ) 黯.(àn)然失色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贻误 B.风糜 C.绮丽 D.决择 显郝 斑驳 踊跃 精髓 莫明其妙 迥然不同 碌碌无为 无精打采 锐不可当 打报不平 忍俊不禁 受益非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登上龙马山山顶,俯瞰玉溪市区,只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散落在红塔山东麓。 B.卫生大检查就要开始,班主任忙前忙后,指手画脚....,催促大家打扫卫生。 C.春天来了,哀牢山上的杜鹃花开得五彩缤纷....,红遍山坡。 D.每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创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 年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即希望通过奥运会的带动和影响,激 励更多人投身于运动之中。 B.通过交警部门的大力整治和宣传,我市的交通肇事率大幅下滑。 C.为了考好学业水平考试,小明提前准备好了 2B 铅笔、橡皮擦、三角板以及考试用具。 D.经过几场大雨的洗涤,东山上的茂林显得更加十分翠绿。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料的汇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重大历史事 件。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社戏》《藤野先生》《雷》均选自此书。 C.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主人公于勒被哥嫂遗弃的悲惨故事,展现了金 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自我 牺牲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l 分,共 6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①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 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的是劳动的艰辛,白居易的《观刈麦》与之类似的两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句是 , 。 ⑤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虽然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三句。但虚实相生,给人以空灵明净之感。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 7、8 小题,共 6 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①~②小题。(3 分) 2011 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其中, 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但当体育“撞上”学习时,家长的想法又会怎样呢? 据《中国青年报》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民意中国网对 3144
人进行的“阳光体育公众调查”显示,87.1%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其 中 64.9%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仅 1.7%的家长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尽管许多 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让孩子有个好身体,但令人道憾的是,一旦体育锻炼和 学习发生冲突,65.5%的家长还是要求孩子以学习优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1 给以上材料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 分) ②假如你的家长以学习重要为理由,反对你参加体育锻炼,你会跟家长说些什么呢?(2 分) 8.从 2012 年春季学期开始,玉溪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 划”,许许多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某报记者深入一所乡镇中学采访该校营养餐实施情况,校 长针对记者提出的三个问题作了以下介绍: 学校印制了营养餐餐票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住校生凭票在学校食堂每天吃一餐营养 餐,走读生凭票每天在学校食堂领取一袋牛奶、一个鸡蛋。为确保营养餐质量,我校在搞好 食堂卫生的同时。要求食堂严把进货关,专人负责验货。并每天做好记录,提前一周制定菜 谱,荤素合理搭配。自营养餐实施以来,我校 872 名学生全部从中受益,这一举措,既改善 了学生的营养状况,又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请结合以上介绍,用问句形式写出记者向校长提出的三个问题。(3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2 小题,共 38 分) (一)(4 分) 9.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客晓 家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①这首诗写作者羁旅他乡时的思乡心情。一、二句用极其简练概括的语言,正面叙述了 和思乡之切。(1 分) ②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3 分) (二)(10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具: ①百废具.兴
②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长烟一.空 ④不以.物喜 观: 一: 以: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4 分) ①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译文: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12.本文主要是表达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为什么还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洞庭湖在 不同天气下的景色?(2 分) (三)(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小题。 大自然的智慧 赵大年 ①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韧性很高又无色透明的“隐形”蛛丝,选 择蛾蝶蚊蝇等飞虫的林间通道巧妙织网,然后躲在暗处,一旦有自投罗网者,信息立刻由蛛 丝颤动传递给蜘蛛,它就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将自制的麻药通过牙齿输入俘虏体内,使其 丧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再放心地把俘虏吃掉。聪明的祖先也许就是从这里学会编织渔网来 张网捕鱼。发展到现在,这网已经衍生出多少有形和无形的网啊,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 通信网,互联网…… ②多种昆虫的外皮又薄又轻又有韧性,譬如蝗虫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内脏和肌肉, 又支撑全身,可轻盈地弹跳、飞翔,这种外皮也是很好的材料呀。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 虫皮肤”,就是分析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取得了甲壳素和若干蛋白质的配方进行了人工合成。 这种材料的强度和铝相当,重量却轻得多,加上甲壳素容易获得,成本很低,也使大量的虾 壳、蟹壳、鱼鳞都能变废为宝。加水多少即可决定其柔韧度,可制成任何形状,替代塑料, 可自然降解,保护环境。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在医学上用途广泛。 ③粗略地想想,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多矣。为防野兽伤害,有巢氏教部族学习鸟儿 “结木为巢,编堇而寝”,住在树上。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取名“鸟巢”,也是人们向鸟儿学习 的一种纪念吧?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 乌龟、穿山甲、鱼体内有鳔,充气则浮,排气则沉,潜艇也学了这一招。跳蚤肯定是跳高的 绝对冠军,它的记录是自身高度的 600 倍,已经有人研究跳蚤的膝关节了。 ④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随风飘去,播种四方。胡杨树给它的种子设计了辐 射型的细毛,随风滚转到水土适宜处再扎根生长。蒺藜有点儿霸道,让它的孩子浑身长满倒 钩刺,钩住动物的腿脚或人的裤腿,可免费旅行,待到你把它摘下,怕扎嘴双双不敢吃,扔 到地上则“正中下怀”,就地发芽。美哉蒲公英、胡杨、蒺藜,它们共同的智慧,就是不让 孩子挤在自己的“福荫”下生活,不要子女跟自己争夺身边这点水分、养料和阳光。我们为 什么不学习它们的生存理念,偏要拥在闹市的雾霾下买高价房和天天堵车呢? ⑤虚心向大自然学习吧,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13.从全文看,“大自然的智慧”就是各种生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选自 20l2 年 5 月 21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保护自我、 的本领或绝技。(2 分) 14.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有哪些优点?(3 分) 15.文章第④段举了蒲公英、胡杨、蒺藜的例子意在说明 。(2 分) 16.为什么说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3 分)
(四)(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2 小题。 迷途的藏羚羊 王宗仁 ①藏北的冬夜,没有灯火,不闻车笛。玛尼堆上的经幡冻僵在空中,只有雪粒落地的声 音滋滋有节奏地轻响着。 ②一只迷路的小藏羚羊摇摇晃晃地从山里蹭到了青藏公路边,它已经被寒冷、饥饿袭击 得不堪一击了。这是一只出生不久的小家伙,山猫那么大。它在寻找妈妈的怀抱,在追赶夜 幕后面的太阳。 ③这时,小羚羊忽然看见公路中央的雪地上有一堆黑乎乎的东西,不知为什么一看见它, 小羚羊身上立即涌上一股暖流,它便蹦跳着扑上去趴在了那东西上面,立时浑身热烘烘的, 好舒坦! ④原来那是一泡野牦牛粪。庞然大物似的野牦牛穿过公路时留下了这泡粪。它给这冰天 雪地里有意无意地开掘了一泓“温泉”,小羚羊卧在上面有一种犹如走进小暖屋的感觉。它 尽量让身体缩进粪堆里,感受温暖。很快,它那本来接近冻僵的双眼便有了活泛的神情,瞳 仁转动,四处张望起来。天太黑,它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它可以感觉到雪正在一阵大似一阵 地飘落着。 ⑤小羚羊的背上悄悄地盖了一层雪被。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结冰了,生命的惶恐和暗淡 笼罩着雪山。唯有这只小羚羊在微微地呼吸着,一息尚存。只是随着野牦牛粪的变冻,变冷, 它的呼吸声在渐小,渐微。 ⑥小羚羊并没有受伤,只是迷了路。不知是妈妈的粗心丢了它,还是因为它贪玩而走离 了妈妈?在这样一个寒雪飘飘的冬夜里,当它变得孤零零地时候,才明白离开了妈妈的呵护, 它实在难以抵御奇寒的侵袭! ⑦这堆野牦牛粪救了它,可小羚羊怎么会想到最终又是这堆粪害了自己。 ⑧大概只过了半个多小时,牦牛粪由热变冷,由软变硬,暖气渐消——它已经开始结冰 了。小羚羊原先承受到的温暖没有了,但是它仍然本能地将身子缩成一团,企图使身体奇迹 般再度享受到一份暖流。然而,它哪里知道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它身体逐渐变得僵硬起 来,与那粪堆渐渐融为一体,成为冰团。就在它几乎失去知觉的时候,两个巡逻兵发现了它, 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堆牦牛粪扳起,当然它和小羚羊紧紧地冻在一起了。小家伙身上 还有一丝余温,也许它还没有完全停止呼吸。 ⑨一个兵抚摸着它身上冰凉的毛,有点惋惜地说:“也许不遇到这堆牦牛粪,它就不会 这么快冻伤的。” ⑩另一个兵说:“野牦牛粪那点可怜而有限的温暖,引诱了它,也害了它!” ⑪两个兵用皮大衣把这只与牦牛粪冻在一起的小羚羊包裹起来,回营房去了。 ⑫远处的雪山下有一盏灯,那是这寒夜里温柔的眼睛…… (文章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采用: 。(3 分) 18.文章第③段“它便蹦跳着扑上去爬在了那东西上面”一句中加点词“扑”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其作用是 (2 分) 19.结合小羚羊的遭遇和作者对小羚羊的感情变化,填写以下表格。(3 分) 小羚羊的遭遇 一只迷路的小羚羊被寒冷、饥饿袭击得不堪一击。 小羚羊碰到一堆尚留余温,可暖躯体的野牦牛粪。 随着野牦牛粪的逐渐变冷,小羚羊的呼吸声在渐 小,渐微。 牦牛粪开始结冰,小羚羊身体逐渐变得僵硬起来, 与那粪堆慢慢融为一体,成为冰团。 作者对小羚羊的感情变化 ① 庆幸 ② 悲哀
20.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 2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⑨、⑩段中两个巡逻兵的话给了你什么启示。(2 分) 。(2 分) ③ 欣喜 2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第⑫段的理解。(2 分) 四、写作(40 分) 23.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 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一:请以“分享”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古时候,有两个人各自拎着一只行李箱一同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俩人累得 喘不过气来,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樵夫,樵夫看到 两人的狼狈样,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像我挑柴一样,用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挑着走呢?” 于是,他们停下来,用樵夫的柴刀砍了一根木棍作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 挑起来,感觉确实轻松了很多,他们谢过樵夫,轮流挑着行李继续赶路。 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有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 料的含义范围。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含 1~6 小题,其中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只有 1 项正确答案;第 6 小题 6 分;共 16 分) 1.答案:B(畸 qí应读 jī;嬉 xǐ应读 xī;锲 qì应读 qiě) 2.答案:C(A.“显郝”中“郝”应为“赫”;“莫明其妙”中“明”应为“名”;B.“风糜” 中“糜”应为“靡”;“打报不平”中“报”应为“抱”;D.“决择”中“决”应为“抉”;“受 益非浅”中“非”应为“匪”) 3.答案:D(A.“鳞次栉比”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与句中的“散落”矛盾;B.“指手画脚” 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与语境不符:C.“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非常好看,
与后面的“红遍山坡”矛盾。) 4.答案:A(B.语序不当,语序应为“宣传和整治”:且“肇事率”与“下滑”搭配不当, “下滑”应改为“下降”;C.并列不当,“考试用具”中已经包含“2B 铅笔、橡皮擦、三角 板”;D.“翠”本身已表示了“绿”的程度,再用“更加”、“十分”来修饰造成重复累赘) 5.答案:D(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 的言论和谋略;B.《社戏》、《雪》均不出自《朝花夕拾》;C.莫泊桑台勺小说《我的叔板于 勒》通过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6.(每空 l 分,共 6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答案: ①大漠孤烟直 ②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④足蒸暑圭气,背灼炎天光 ⑤水中藻荇交横 二、(本大题含 7、8 小题,共 6 分) 7.(3 分)①(1 分)答案:所拟题目符合内容即可,如:当体育“撞上”学习 ②(2 分)答案:言之有理。表达通顺即可,如:学习与体育锻炼同等重要,我会处理好学 习与锻炼的关系。 8.(3 分)答案:①学校对住校生和走读生是如何供应营养餐的?(1 分)②为了确保营养 餐的质量,学校做了哪些工作?(1 分)③营养餐实施以来产生了什么效果?(1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2 小题,共 38 分) (一)(4 分) 9.(4 分)答案:①离家之远 ②描写了一个月色如霜,寒鸦声起的场景,构设了一种凄冷、 惨淡的气氛,(1 分)烘托诗人孤寂,悲凉的思乡之情。(2 分) (二)(10 分) 10.(4 分)答案:①同“俱”,全,皆 ②景象 ③全 ④因为 11.(4 分) ①答案: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②答案: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12.(2 分)答案: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 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作 铺垫。 繁殖后代 (三)(10 分) 13.(2 分)答案:获取食物 14.(3 分)答案:①强度大②重量轻③成本低④柔韧性好⑤可自然降解⑥医学用途广泛(答 出 3 点即可) 15.(2 分)答案:人类可以学习这些植物的生存理念,开拓人类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16.(3 分)答案:“古老”说的是人们向大自然学习由来已久,(1 分)“时髦”指现代仿生 学是一门研究角度新奇,成要新颖的热门科学。(2 分)(言这有理即可) (四)(14 分) 17.(3 分)答案:景物或环境(1 分);营造出藏北冬夜寒冷、孤寂的气氛,为下文写小藏 羚羊的遭遇作铺垫。(2 分) 18.(2 分)答案:“扑”这个动作写出了小羚羊急于向牛粪取暖的情态。 19.(3 分)答案:①可怜 ②担心 ③小羚羊被巡逻士兵从粪堆里救出来。 20.(2 分)答案:过渡(或承上启下) 21.(2 分)答案:示例:贪图一时的温暖和享受,可能失去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或:有 些东西,开始的时候似乎是好的,但结果可能是很危险的。(言之有理即可) 22.(2 分)答案:与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烘托祥和安宁的氛围,暗含着对 守护藏北雪原军人的赞美之情。 四、写作(40 分) 23.(40 分)评分标准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