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支付系统设计 论文.docx

第1页 / 共104页
第2页 / 共104页
第3页 / 共10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第5页 / 共104页
第6页 / 共104页
第7页 / 共104页
第8页 / 共104页
资料共10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支付系统设计
1支付概述
1.1支付与交易
1.1.1交易与支付
1.1.2清结算
1.1.3支付方式
1.1.3.1现金货币支付:
1.1.3.2转移支付方式:
1.1.3.3账户划转的支付结算方式:
1.1.3.4第三方支付支持的中介担保支付方式:
1.1.4支付工具
1.1.4.1贷记工具
1.1.4.1.1汇兑(汇款)
1.1.4.1.2委托收款
1.1.4.1.3托收承付
1.1.4.1.4定期贷记
1.1.4.2借记工具
1.1.4.2.1银行汇票
1.1.4.2.2银行本票
1.1.4.2.3支票
1.1.4.3通用工具
1.1.4.3.1商业汇票
1.1.4.3.2银行卡
1.1.4.3.3电子支付
1.1.5支付体系
1.2中国支付体系
1.3在线支付流程和概念
1.3.1相关概念
1.3.1.1支付方式
1.3.1.2支付应用
1.3.1.3引导路由
1.3.1.4支付路由
1.3.1.5支付接口
1.3.1.6支付通道
1.3.1.7支付产品
1.3.1.8总结
1.3.2参与者
1.3.2.1客户
1.3.2.2商家
1.3.2.3客户开户行
1.3.2.4商户开户行
1.3.2.5运营人员
1.3.2.6风控人员
1.3.2.7财务会计
1.3.3业务流程
1.3.4非功能需求
2支付系统设计
2.1支付系统整体架构
2.1.1支付的典型架构
2.1.1.1支付宝
2.1.1.1.1系统架构概况
2.1.1.1.2典型处理默认
2.1.1.1.3资金处理平台
2.1.1.1.3.1财务会计
2.1.1.1.3.2支付清算
2.1.1.1.3.3核算中心
2.1.1.1.4交易
2.1.1.1.5柔性事务
2.1.1.1.5.1柔性事务:业务活动
2.1.1.1.5.2柔性事务:业务活动举例
2.1.1.1.5.3柔性事务:TCC型业务服务
2.1.1.1.5.4柔性事务:TCC服务事务协调模式
2.1.1.1.6消息系统
2.1.1.1.6.1消息系统:消息事务模式(1)
2.1.1.1.6.2消息系统:消息事务模式(2)
2.1.1.1.7数据分布:交易数据拆分
2.1.1.1.8数据缓存
2.1.1.1.9支付宝技术产品线
2.1.1.1.10支付宝的开源分布式消息中间件–Metamorphosis(MetaQ)
2.1.1.1.10.1简单概括下我重新写出meta的原因:
2.1.1.1.10.2Meta适合的应用
2.1.1.2京东金融
2.1.1.3去哪儿
2.1.1.4美团
2.1.2参考架构
2.1.3支付基础设施
2.1.3.1运维监控:
2.1.3.2日志分析:
2.1.3.3短信平台:
2.1.3.4安全机制:
2.1.3.5统计报表:
2.1.4支付核心系统
2.1.5支付服务系统
2.1.5.1基础服务系统
2.1.5.1.1客户信息管理
2.1.5.1.2卡券管理
2.1.5.1.3支付通道管理
2.1.5.1.4账户和账务系统
2.1.5.1.5订单系统
2.1.5.2资金系统
2.1.5.2.1会计核算
2.1.5.2.2资金管理
2.1.5.2.3清算分润
2.1.5.3风控系统
2.1.6支付应用
2.1.7总结
2.2支付网关设计
2.2.1支付网关在支付系统参考架构图中的位置
2.2.2功能概述
2.2.3支付(API)网关
2.2.3.1支付宝
2.2.3.2微信支付
2.2.3.3PayPal
2.2.4设计原则
2.2.5签名和验签
2.2.6下一步
2.3支付产品设计
2.3.1支付产品在支付系统参考架构图中的位置
2.3.2产品分类
2.3.2.1.1快捷支付
2.3.2.1.2网银支付
2.3.2.1.3协议支付(代收、代扣)
2.3.2.1.4平台支付(微信、支付宝等)
2.3.2.1.5外卡支付(支付宝全球购、Paypal等)
2.3.2.1.6话费支付
2.3.2.1.7虚币支付(Q币、京豆等)
2.3.2.1.8账户支付
2.3.2.1.9信用支付(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类似信用卡支付)
2.3.2.1.10代付
2.3.3模块功能
2.3.3.1签约和解约
2.3.3.2支付
2.3.3.3撤销和退款
2.3.3.4查询签约状态
2.3.3.5查询订单状态
2.3.3.6预授权
2.3.3.7预授权撤销
2.3.3.8预授权完成交易
2.3.3.9预授权完成撤销
2.3.3.10对账
2.3.3.11余额查询
2.3.4业务流程
2.3.4.1执行参数校验
2.3.4.2根据支付路由寻找合适的支付服务
2.3.4.3评估交易风险
2.3.4.4生成交易订单
2.3.4.5调用支付渠道提供的服务
2.3.4.6更新订单
2.3.4.7发送消息
2.3.4.8异步通知
2.3.5银行卡支付
2.3.5.1认证支付
2.3.5.2快捷支付
2.3.5.3网银支付
2.3.5.4支付流程(支付信息流)
2.3.5.5资金流
2.3.5.6银联Token支付
2.3.5.7对接银行
2.3.5.8卡bin
2.3.5.9短信和身份验证
2.3.5.10绑卡接口
2.3.5.11银联绑卡
2.3.5.12实名认证
2.3.6快捷支付
2.3.6.1支付场景
2.3.6.2绑卡流程
2.3.6.3扣款流程
2.3.6.4解约流程
2.3.6.5退款流程
2.3.6.6接口概述
2.3.6.7备份通道
2.3.6.8接口实现
2.3.6.9安全与合规
2.3.7网银支付
2.3.8应用类支付
2.3.8.1为什么要IAP
2.3.8.2IAP支付流程
2.3.8.3IAP订阅
2.3.8.4续费周期的计算
2.3.8.5自动续费
2.3.8.6免费试用
2.3.8.7Receipt 验证
2.3.8.8IAP破解和防御
2.3.8.9两套账户体系
2.3.8.10分成,定价和国际化
2.3.8.11沙盒环境
2.3.8.12Android IAP
2.3.9账户支付
2.4支付路由设计
2.4.1设计目标
2.4.2软件架构
2.4.3计算因子
2.4.4模块设计
2.4.5路由计算
2.5支付渠道对接
2.5.1HTTPS的坑
2.5.2关于同步和异步接口
2.5.3关于安全和加密
2.5.4关于专线
2.5.5加密问题
2.5.6对接银联
2.6账户模型
2.6.1账户和会计科目
2.6.2账户的设计需求
2.6.3交易与账户
2.6.4记账与账户
2.6.5内部账户和外部账户
2.6.6收款账户和收单账户
2.6.7账户建模
2.6.8实体模型
2.6.9账户模型
2.6.10交易模型
2.6.11总结
2.7支付系统对账处理
2.7.1对账处理流程
2.7.1.1渠道对账单下载
2.7.1.2渠道对账单标准化
2.7.1.3本地交易记录准备
2.7.1.4轧帐
2.7.1.5平帐
2.7.2对账架构
2.7.2.1对账单下载
2.7.2.2对账单转换
2.7.2.3轧账MR
3清结算
3.1基础概念和入门
3.2渠道测处理
3.3电商测处理
3.4账户和账务处理
4支付风控
4.1场景分析
4.2数据仓库建设
4.3风控模型
5支付与微服务
5.1为什么要重构到微服务
5.2外部准备工作
5.3内部准备工作
5.4使用微服务架构重构支付网关
5.5SSH微服务框架改进实战
5.6微服务开发软件过程
6支付基础设施
6.1基础设施建设
6.2RCP与HTTP
6.3API网关
6.4配置参数管理
6.5日志系统
6.6监控与报警
7区块链
7.1搭建一个私有区块链环境
7.2实现一个简单的交易
7.3实现一个简单的合约
支付系统设计 1 支付概述 1.1 支付与交易 支付系统设计需要对支付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系列的文章介绍点轻松的 内容,首先介绍支付活动,其次是支持这些支付活动的国内支付体系组成,之后 是介绍支付体系各个玩家的实际运作情况。 当然,这里仅做简单的介绍,而非 对观点的考证,目的是为支付系统设计提供背景知识。 支付领域涉及的主要概 念,包括市场、交易、货币、银行等。相关的概念和实体,是随着社会活动发展 的需要而逐步诞生,教科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简单复习下: 1. 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 2. 市场使得产品具有了交易价值,是推动产品向商品转换的场所。在市场上, 产品转换为商品。 3. 货币出现后,改变了交易的流程。 从以贝壳等为代表的实物货币,发展 到以金子为代表的商品货币,直到现在各国自己发行法定货币的信用货币 阶段。 4. 银行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它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归集利用闲散资金的中 介服务机构。 1.1.1 交易与支付 对交易最直观的描述,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在市场上支 付和交易的关系。我们以一个个体——小明,以及一个公司——老熊公司为例来分析交易和 支付的活动。 老熊公司销售各种玩具,小明打算从老熊公司买一些玩具。 小明第一次从老 熊公司购买产品,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他们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形式。 在 这个交易过程中: 1. 小明从老熊公司买玩具,玩具从产品变成商品,进入交易。 这就是支付存在的前提, 即存在买卖的交易。 2. 玩具从老熊公司转换到小明手里, 这就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这个转移也导致 了小明和老熊公司形成了债权和债务关系。
3. 小明通过现金或者其他方式来完成支付,清偿了这个债务。 4. 小明拿到玩具,玩具从商品变为消费品,交易过程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交易的存在是支付发生的前提,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形成导致支付偿返的出现, 使用支付方式让交易完成。 支付的目的是清偿债权和债务关系。这种基于买卖的交易,参 与的主体是商家和消费者。他们之间是一种买和卖的交易类型。 随着小明和老熊公司越来越熟悉,小明从老熊公司拿货越来越多,双方建立了牢固的信 用关系。 当小明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老熊公司也允许小明延后付款;当小明资金充裕 而老熊生产跟不上的时候,小明也会先付款后拿货。 “赊购”、“赊销” 这种行为,是在小明 和老熊公司建立信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时候,老熊公司和小明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交 易关系了, 同时双发也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更进一步,当小明从老熊公司赊购的时候, 由于资金量大,小明可以考虑分期偿返资金,同时也支付利息。而这对老熊公司来说,并不 是一件好事,玩具生产是需要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 这时,银行就成为一个必要的中介。 小 明从直接和老熊公司打交道,变成双方以银行为中介,建立借贷关系。小明通过抵押或者其 他方式,从银行获取资金,以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偿返这笔资金。这就形成了一种靠信用 维持的金融型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就转变为他们 和银行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相对于上一种的单重债务清偿关系,我们称这种交易活动中 的多方间债务清偿关系为多种债务清偿关系。
1.1.2 清结算 那小明如何偿返这一笔贷款? 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工资是主要收入。小明每个月拿到 工资后,从中提取出一部分资金出来用于偿返这笔贷款。这个工作也是通过银行来完成的。 此外,老熊公司也是需要资金来发工资、购买原材料等,这也使得老熊公司和银行间也需要 建立支付关系。 如果我们假定只有一家银行来协助小明和老熊公司完成这些事情。这些资 金都存放在银行中,银行给小明、老熊公司都开设了账户。当小明需要给老熊公司付款时, 银行不需要把钱在小明和老熊公司之间搬运,只需要在各自的账户上记录下资金的增减即可。 这种通过同家银行内账户间的划转而实现债务关系清偿,就形成了结算。 这种结算方式提 升了资金清偿的效率,减少结算过程中资金在途占用的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率。 进一步, 如果小明和老熊公司的银行账户不是同一个开户行,而是在不同的银行中, 这就 需要进行跨行清算。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小明的账户开户行是 A 行, 而老熊公司的账户的 开户行是 B 行。小明通过 A 行来交钱。 1. A 行检查小明的账户是否足以支付这一笔支出,如果足够,会首先从小明账户上扣款。 2. A 行通知 B 行,老熊账户会增加一笔钱。B 行按照这个指令在老熊账户上登记一笔收入。 3. 这过程中,A 行的资金并不会直接打到 B 行,而是到了一定时间(每天凌晨),开始执行清分, 计算应该付给 B 行的钱,并扣除应该从 B 行这边来接收的钱,最后计算出支付(收到)给 B 行的 资金,完成清分。 4. A 行将清分结果对交易数据进行净额轧差,提交并完成资金划拨给 B 行,这就完成了清算。
如果有很多银行,每个银行都需要和对方执行清结算,这个很烦。于是,国家成立专门的机 构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央行,以及后来的银联。国内的支付清算体系,将在下文中详细介 绍。 1.1.3 支付方式 我们回到小明和老熊公司的交易处理。小明可以使用多种支付方式来清偿债权债 务关系。如果把时间拉回到 3 千年前,小明要从老熊这边获取一个玩具,他得需 要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比如一只公鸡,来做交换,这就是最早的以物易物的支付 方式。 当然,一只公鸡能换什么样的玩具,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心的 是货币出现后的各种支付方式。 1.1.3.1 现金货币支付: 这是最初级和简单的形式。小明用手头的人民币来购买老熊公司的玩具。 1.1.3.2 转移支付方式: 小明要买的玩具很贵,小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于是,他可以考虑将他的 汽车抵押给银行或者其他典当机构,用来买玩具。等手头资金足够后,再归 返贷款。这种采用借贷或者抵押的方式来延期清偿债务关系,形成了转移支 付。 1.1.3.3 账户划转的支付结算方式: 小明和老熊在银行都有账户,小明可以委托银行将账户上的等值数据的金额 划拨给老熊账户进行债务关系清偿。这种通过银行的中间环节将清偿关系变 成银行间账户划拨的结算关系,是现代信用社会中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 1.1.3.4 第三方支付支持的中介担保支付方式: 如果小明和老熊公司没有打过交道,小明不知道老熊公司是否能提供合适的 玩具,而老熊又担心小明是否能够按时支付。 这时候,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充 当支付中介的作用。 小明先把钱给支付平台,支付平台拿到钱后,通知老熊 公司发货,小明拿到玩具并确认是他想要的玩具后,通知平台支付给老熊公
司。 这种方式是目前网上支付的一种主要方式,即第三方支付支持的中介担 保支付方式。 1.1.4 支付工具 除了直接使用货币支付外,不管小明使用哪一种支付方式来执行支付,他都需要 一个工具来辅助执行。最常见的是银行卡,通过 POS 机或者其他的刷卡设备, 发送指令给银行,执行支付,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完成货币资金的转移。 支付 工具是由银行或者其他支付机构发行的,能够发起支付指令,用于债务清偿或者 资金转移的证件,比如支票、汇票、本票、银行卡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有 一些新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出现。在金融机构中,支付工具一般分为三类:贷 记支付工具、借记支付工具、通用支付工具。 1.1.4.1 贷记工具 贷记工具一般指在支付结算中,结算的资金被划入银行应收账户上的支付工具。 1.1.4.1.1 汇兑(汇款) 或者说汇款,一般指企业(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款 是比较特殊的贷记工具,实际记账时应该根据资金的进出分别记录在应收账户或者资产 负债上。 1.1.4.1.2 委托收款 是指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委托收款分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 由收款人选用。前者是以邮寄方式由收款人开户银行向付款人开户银行转送委托收款凭 证、提供收款依据的方式‚后者则是以电报方式由收款人开户银行向付款人开户银行转送 委托收款凭证‚提供收款依据的方式。 1.1.4.1.3 托收承付 是指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购货单位收取货款,购货单位根据合 同核对单证或验货后,向银行承认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1.1.4.1.4 定期贷记 指付款行依据当事各方事先签订的协议,定期向指定收款行发起的批量付款业务。一般 工资、保险的定期发放用这种方式。 1.1.4.2 借记工具 在支付结算过程中,结算资金转移反映在银行账户上是债务的减少,这些工具被定义为借记 工具。 1.1.4.2.1 银行汇票 汇款人将款项存入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 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 1.1.4.2.2 银行本票 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1.4.2.3 支票 是指发票人签发的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于见票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其他指定人 的一种票据。 1.1.4.3 通用工具 1.1.4.3.1 商业汇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 票据。 1.1.4.3.2 银行卡 包括借记卡 和 贷记卡。
1.1.4.3.3 电子支付 包括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 1.1.5 支付体系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支付体系。 了解国内支付体系,对 支付系统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文我们将详细描述国内的支付体系。 1.2 中国支付体系
1.3 在线支付流程和概念 1.3.1 相关概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