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广东湛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广东湛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答卷时间 90 分钟 注意:1、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在答题卡的相应栏目填写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 3、本次测试用学籍号的最后四位数作为考号(也可用学校编定的考号后四位数作为 本次测试的考号,由学校统一要求),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考号信息点涂黑; 4、填涂答题卡可用黑色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记号笔或铅笔; 5、答题卡要保持整洁、平直,不要折叠。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卷要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使用显微镜时,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有直射阳光的 B.白亮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2、将某样液分装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无颜色反应;向乙 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则可确定该样液的成分中有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淀粉 D.脂肪 3、由 DNA 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 RNA 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糖、碱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B.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4、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 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 A.米虫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水 C.米虫消化淀粉时产生水 B.米虫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D.米虫在代谢中产生水 5、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是 A.线粒体供能 C.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6、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 3 个磷酸基 C.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7、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B.含有 3 个高能磷酸健 D.水解时释放能量并生成 ADP 和磷酸 A.叶绿素的分解 B.CO2 的分解 C.水的分解 D.葡萄糖的分 解 8、下列哪个名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使用但无实质上的结构 A.细胞板 B.赤道板 C.纺锤丝 D.着丝点 9、下列细胞中,分化能力最强的是 A.红细胞 B.肠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胚胎细胞 10、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一般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老年个体也有很多幼嫩的细胞 C.个体的衰老是体内细胞普遍衰老的表现 D. 胎儿时期没有衰老的细胞 11、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同特征的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 C.细胞分裂两次 B.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12、在高等动物一生中,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 A.有丝分裂过程中 B.减数分裂过程中 C.合子形成过程中 D.接合生殖过 程中 13、对高等动物来说,精子和卵细胞都含有 A.两对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 B.两套染色体 D.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14、某同学制作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含腺嘌呤 5 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为 1∶3,则 该 DNA 片段模型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A.10 B.20 C.40 15、假如 100 个碱基对构成一个基因,最多可少种基因 A.4100 B.1004 C.400 16、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 D.30 D.4200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六倍体 17、已知黑尿症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结婚,预测 他们孩子患黑尿症几率是 A.12.5% B.25% C.50% D.75% 18、观察 4 个家系遗传图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男正常者或携带者 女正常者或携带者 男患病者 女患病者 甲 乙 丙 丁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25% 19、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20、在人群中进行遗传调查时,不要 A.详细询问,如实记录 B.重复调查 C.进行家庭调查时,成员间的血缘关系要记录清楚 D.调查需注明性别 21、据分析,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 一定的时间内,能使血糖水平基本维持正常的器官是 A.小肠 B.胃 C.肝脏 D.骨骼肌 22、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较少时,尿中几乎不含 NaCl, 因此人体 A.无论摄取食盐量多少,都能保持体内钠的含量平衡 B.无论摄取食盐量多少,都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体内钠的含量平衡 C.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6---10g 食盐 D.钠排出量总是等于摄入量 23、正常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稳定在 80~120mg/dL,血糖的来源不包括 A.消化食物后吸收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分解 D.非糖物质转 化 24、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灌木围成的绿篱,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 D.解除向光性 25、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种群密度是随某些因素的作用而变化的,这些因素称为密 度制约因素。下列各项不属于直接的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B.抑制细胞分裂 C.解除顶端优势 A.食物 B.气温 C.传染病 D.空间资源 26、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a、b、c、d 分别代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 中适合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B.b D.D A.a C.c 酵 母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O 27、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 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A.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ba dc 时间 28、部分细菌和霉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麻烦,但如果自然界中各种细菌和霉菌全 部死亡,则导致的结果是 A.生物尸体容易腐烂 C.植物同化作用缺乏物质来源 B.草木繁荣,动物大量繁殖 D.人类患病率低,人口急剧增加 29、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大气中的 SO2 的是 A.减少煤中的含硫量 B.开发使用不含硫燃料 C.多栽对 SO2 抵抗力强、吸收能力强的植物 D.将热电厂的烟囱加高 30、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 31、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B.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32、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A.生物与非生物都含有碳元素 C.生物与非生物都由元素组成 B.生物与非生物都具有化学变化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 找到 33、在人体的各类细胞中,最可能不含 DNA 分子的是 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上皮细胞 D.小肠绒毛上 皮细胞 34、下列结构中,含磷脂成分最多的是 B.线粒体 A.核糖体 35、下列有关细胞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C.内质网 D.中心体 A.自由扩散是需要能量的,只是不利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ATP),而是 利用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所产生的势能,所以自由扩散所用的是物理能而不是化学能 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相同之处是所用能量的形式相同,都是物理能;不同的是协 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而自由扩散不需要 C.主动运输不仅需要消耗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ATP),也要消耗物理能 D.主动运输需要消耗化学能(ATP),用来克服逆浓度梯度运输的势能差 36、下列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比值不同的是
A.A/T B.G/C C.(A+T)/(G+C) D.(A+G)/(T+C) 37、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基因突变 A.①②④ ②基因重组 ③自然选择 ④种群密度 ⑤年龄组成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38、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39、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到淘汰 B.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多样性 C.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D.该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新环境中已有天敌的制约 40、癌细胞容易扩散的重要原因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小 B.细胞不分化,不死亡 C.细胞分裂速度快,组织无限扩大 D.癌细胞代谢旺盛,容易向周围扩展 41、豌豆未成熟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让杂合子绿色豌豆雌蕊接受黄色豆荚豌豆的花 粉,所结出数十个豆荚的颜色及比应是 A.绿色∶黄色=1∶1 C.全部为黄色 B.绿色∶黄色=3∶1 D.全部为绿色 42、基因型为 DdTt 和 ddTT 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DDTT B.ddTT C.DdTT D.DdTt 4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 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1/16 D.4/16 B.2/16 C.3/16 44、常识告诉我们,牛吃草长成牛,羊吃草长成羊。其根本原因是 A.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新陈代谢的同化方式不同 B.不同的 DNA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D.牛羊的大小不同 45、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C.脂肪 46、右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 B.磷脂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47、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超过 5 个,其原因是 D.核酸 大气中的 CO2 甲 乙 丙 A.环境资源有限 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散失 B.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D.A、B、C 都对 4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信息只能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传递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较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 49、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C.增加食物链和扩大食物网 B.控制生产者的数量 D.保持现有的物种数目 5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全部生物所拥有的基因 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D.生物多样性不包括某些特殊的生物类群,如人类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 2 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少选且正确得 1 分。 5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幼叶到老叶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 B.森林或农田中不同部位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5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A.观察多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B.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多种色素的 颜色 C.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D.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 53、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会发生下列哪些现象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呼吸 D.利用无机物合成 有机物 5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且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第一次分裂前期 C.第二次分裂后期 B.第一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末期 55、下列各项的鉴定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的方法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的方法 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的方法 D.检验杂种灰兔 F1 的基因型用杂交的方法 56、为获得较多的个体,可在牛胚胎早期进行胚胎切割,产生多个胚胎。在此过程中会涉及细 胞的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全能性 57、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父母表现型正常,生下 3 胞胎孩子,其中只有 一个孩子患色盲,有 2 个孩子为同卵双胞胎。3 个孩子的性别可能 A.是 2 女 1 男 C.全是女孩或 2 男 1 女 B.全是男孩 D.全是男孩或 2 女 1 男 58、下列问题,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作出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原因 5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中,属于免疫作用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 SARS 病毒的抗体消除 SARS 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60、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主要是淋巴细胞 B.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2009 年广东湛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 分×30=30 分) 题号 1 答案 B 2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题号 21 22 答案 C B 3 A 13 D 23 C 4 D 14 C 24 C 二、单选题(2 分×20=40 分) 题号 31 32 答案 B D 题号 41 42 答案 D A 33 A 43 D 34 C 44 B 三、多选题(3 分×10=30 分) 题号 51 52 53 54 答案 AB ACD ACD ABC 5 C 15 A 25 B 35 C 45 A 55 AB 6 B 16 A 26 B 36 C 46 A 7 C 17 B 27 B 37 D 47 C 8 B 18 B 28 C 38 C 48 B 56 57 58 ACD ABD ABC 9 D 19 D 29 D 39 D 49 C 59 CD 10 D 20 B 30 B 40 A 50 D 60 AB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