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8 分)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鉴真东渡日本 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
C.派张骞通西域 D.派郑和出使西洋
2.如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初步形成
3.1980 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
逐渐扩大,1984 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
利的重要表现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1776 年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强调了人生而平等,有自由的权力
B.都宣告独立,脱离外邦统治
C.都强调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D.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王权
6.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
“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2·1·c·n·j·y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7.1921 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
目的是(
)
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
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D.实现国家工业化
8.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
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嫩江大桥之战
9.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
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27 分)
10.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名族最高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
160 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
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
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事例。【来源:21cnj*y.co*m】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
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11.近代中国人民为摆脱外来侵略,进行了教国教民的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
了。”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
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摘自百度文库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20 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地址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
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回礼教,
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 1919 年 5 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
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 1919 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
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说的 20 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怎样看待材料三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
据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12.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情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
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
材料二 1953﹣1957 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到 1956 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
工业者总数的 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 99%、私营商业人数的 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
用?
(2)材料二反应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反映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速度”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
大成就,列举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并进行简要阐述。
13.美日的发展之路值得探究,美日的强大令人们担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日本曾为了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而大量派遣留学生。在古代有遣唐使,目的是吸收中国
的封建文明。在近代,他也有留学生,但这一次学习的对象不是中国,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以
来,日本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日本经济不断发展,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大经济国。)1972 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材料二 (编者按:一战前,世界政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随着 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国际形势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战后,重新确立了新的世界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处:21 教育名师】
二战后仅 25 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级开始消失,一股股
﹣﹣摘编自百度文库
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震
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墨《大棋局》
近年来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向周边国家示强;美国也
先后抛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2014 年 11 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上,习近平强调,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
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 21cnjy.com
﹣﹣摘编自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日本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日本外相说
“日本跟着美国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政治野心?www-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九世纪推动美国崛起的重大历史事件两例。
(3)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请写出一个 20 世纪末美国挑战这一“崭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典型事例。
(4)当前美日频频挑战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不仅如此,还多次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发出挑战。对此,中
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2017 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8 分)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鉴真东渡日本 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
C.派张骞通西域 D.派郑和出使西洋
【考点】73: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因此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如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初步形成
【考点】A2: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其反映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
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平解决标志着十年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 B.
3.1980 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
逐渐扩大,1984 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考点】D5: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以 1984 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为切入点,考查对外开放.
【解答】1980 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 年,我
国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从 1985 年起,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
放区.因此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4.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
利的重要表现是(
)21*cnjy*com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考点】E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答】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
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
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 D.
5.1776 年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强调了人生而平等,有自由的权力
B.都宣告独立,脱离外邦统治
C.都强调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D.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王权
【考点】H9:《独立宣言》;HE:《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
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
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是自
由和平等.
故选 A.
6.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
“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考点】K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以“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 世纪 80 年代”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交通运输领域
的发明源于内燃机的发明,以内燃机为动力,汽车和飞机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故选 D.
7.1921 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
目的是(
)
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
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D.实现国家工业化
【考点】L4:苏俄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它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