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
答案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2 大题共 39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时比柴油产生的热量多
B. 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C.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和热值有关,还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故 A 错
误;
B.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 B 错误;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原因是大气压强,故 C 错误;
D.闻到远处的花香,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 正确。
故选 D。
2.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 c/(J·(kg·℃)-1)
水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0.92×103
A.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 4.2×103 J
B.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成 2.1×103 J/(kg·℃)
C.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砂石的温度升高较多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较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的比热容表示 1kg 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J,
故 A 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比热容不变仍为 4.2×103 J/(kg·℃),
故 B 错误;
C.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多,
故 C 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降低的少,
故 D 错误。
故选 C。
3. 图中关于静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验电器是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个过程中丝绸会失去电子
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细线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的,故 A 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个过程中玻璃棒会失去电子,丝绸会得到电子带
负电,故 B 错误;
C.摩擦后的气球带了电,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故 C 正确;
D.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
电,一个不带电,故 D 错误。
故选 C。
4. 正常使用时电流值约为 0.1 A 的用电器是(
)
A. 家用计算器
C. 家用电冰箱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家用排风扇
D. 家用空调
【详解】A.家用计算器的电流大约为 0.1mA,故 A 不符合题意;
B.家用排风扇的功率约为 25W,电流约为
I
P
U
25W=
220V
0.11A
故 B 符合题意;
C.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 120W,电流约为
I
P
U
120W=
220V
0.55A
故 C 不符合题意;
D.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 1000W,电流约为
I
P
U
=
1000W
220V
4.55A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 图中,实物图和电路图互化,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两灯并联,开关和 L2 串联,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灯并联,电流表 A1 测 L1 电流,A2 测总电流,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灯和电铃并联,开关 S、S1 在干路,S2 控制电铃,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开关 S2 和电动机并联,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6. 图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双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
使用试电笔时,应该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
C.
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
D.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 220V,
加在人体的电压是 220V,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要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靠近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所以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可避免因用电器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关于图中的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磁场的南极就是地理的北极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北
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相同
奥斯特实验证实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且不重合,故 A 错误;
B.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
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 S 表示,地理上
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磁北极,地理南极,故 B 错误;
C.手摇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 C 正确;
D.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都是控制变量法
B. 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不同
C. 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 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实验中
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伏安法
测量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作用是改变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多次实验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
关系,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定值电阻阻值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故 D 正确,不
符合题意。
故选 A。
9. R1 和 R2 分别标有“4 Ω,1.0 A”和“8 Ω,0.5 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
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B. 3 W
C. 5 W
D. 6 W
A. 1.5 W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把 R1 和 R2 串联后,由于 R2 的最大电流较小,所以串联后的最大电流为 0.5A,电路
的最大功率为
故选 B。
P=I2R= I2(R1+R2)=(0.5A)2×(4Ω+8Ω)=3W
10. 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两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热量之比为 2:1
B. 甲消耗的电功率为 3.6 W
C. 乙在 1min 消耗的电能为 216 J
D. 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10.8 W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电阻为
R
甲
R
乙
乙的电阻为
甲和乙的热量之比为
U
I
甲
甲
3V 5Ω
0.6A
U
I
乙
乙
3V 10Ω
0.3A
Q
Q
甲
乙
2
U t
R
U
R
甲
2
t
乙
R
R
乙
甲
10Ω 2
5Ω 1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消耗的电功率为
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乙消耗的电功率为
乙在 1min 消耗的电能为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UP
R
甲
甲
2
P
乙
2
U
R
乙
2
6V
5Ω
7.2W
2
6V
10Ω
3.6W
W P t
乙
3.6W 60s
216J
P P
甲
P
乙
7.2W 3.6W 10.8W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