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云南省普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1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正确答案:ABCD
2 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重复性
正确答案:ABCD
3 认识的客体具有( )。
A.对象性
B.意识性
C.客观性
D.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ACD
4 不可知论(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C.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正确答案:ABCD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正确答案:AC
6 理性认识是( )。
A.认识的起点
B.对事物全体的反映
C.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D.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
正确答案:BCD
7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说明了( )。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为质变准备了条件
D.无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变
正确答案:ABC
8 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正确答案:BCD
9 唯物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有(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对旧事物的“扬弃”
正确答案:ABCD
10 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正确答案:AB
11 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B.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对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
C.电脑应用生产和生活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D.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
正确答案:ABCD
12 人们所获得一切知识来源于( )。
A.天资聪慧
B.社会生产实践
C.科学实验实践
D.改造社会的实践
正确答案:BCD
13 认识客体与客观物质的关系在于( )。
A.认识客体既可能是客观物质,也可能是精神客体
B.客观物质中只有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关系的才成为认识客体
C.客观物质是无限的,认识客体是有限的
D.客观物质是自在的,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选定的
正确答案:ABCD
14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的同一性的有(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正确答案:ACD
15 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 )。
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必然联系
D.主要联系
正确答案:ABCD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正确答案:AD
1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7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A
18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19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20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1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22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2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2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6 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7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28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29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30 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