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书写 3 分)
一、语文生活(13 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13 分)
妈妈和文文在江边散步。
文文 瞧,我们的城市多美呀!
妈妈 (笑)那你就背两句应景的诗吧。
文文 我想到了白居易的“ (1) , (2) 。”
妈妈 要是站在那叶小舟上,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诗句呢?
文文 王湾的“ (3) , (4)
妈妈 看来诗歌没有白背哦!
。”
(指着草地里的标语牌)这标语怎么只剩一半了呢?“一花一草一木”三个“一”字连
用倒也雅致。你试试用三个“且”字对下半句,提醒人们文明赏花。
文文 “(5)且 且 且 ”?
妈妈 (微笑,点头)不错,很押韵。
两人走到古城墙遗址边。
文文 咦,这儿是“攀跃”,上次在车站看到的是“翻越”,到底哪个“yuè”字正确?
改为
”。
妈妈 两处标语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跨过阻拦物,你用“跃”和“越”组词不就能区别了吗?
文文 (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应该“(6)把
妈妈 (手机响,拿出看)你同学小涵的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条微信。
文文 (嘀咕)又晒娃!
妈妈 (念)“周日录了一所名校,今天又收到另一所名校的补录,虽然一波三折,过程煎熬,
但普娃进了牛校,诚惶诚恐,只有继续努力,才不会被碾成渣……”
文文 (噘嘴)妈,你给我念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
妈妈 怎么会?妈妈也不喜欢她这种
文文 那你也可以晒娃呀,你发张咱俩的合影呗。
妈妈 好!(合影。发送微信。)
我再发一句话应对她:“
的口气。
(7)
?
(8)
(9)
。”
二、阅读天地(52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2.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讽刺意义。(4 分)
A.方鸿渐(《围城》)
C.周进(《儒林外史》)
B.林之洋(《镜花缘》)
D.别里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3.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结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4
分)
A.《西游记》
B.《水浒传》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一)
D.《基地》
鸟 笼
非马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4.凝视诗歌的形式,仿照示例,从加点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意味。(3 分)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富了
诗歌的意蕴。这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
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二)
除 法
周锐
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和十二只蚊子。
十二只蚊子咬一个人。
12÷1=12
这个人觉得吃不消。
他就又去找一个人到这房间里来。
十二只蚊子咬二个人。它们分成了二队。
12÷2=6
人觉得比原先好受一些了。
但还可以更好受一些。
这二个人又找来第三个人。
12÷3=4
好极了,再找第四个。
12÷4=3
第五个人跑来了。
12÷5=?
大家叫第五个人别进来,因为这样蚊子不好分了。
但第五个人硬要进来。响起“啪啪”声。第五个人打死了二只蚊子。
10÷5=2
OK,这下好分了。
大家正高兴,又听“啪啪”声,第五个人又打死了二只蚊子。
8÷5=?
又不好分了。
大家觉得第五个人老是添麻烦,就齐心合力地把他赶走了。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
5.第五个人被赶走了,他会怎么想?请写出他的内心独白。(3 分)
6.对于小说的标题“除法”,你有哪些理解?请简要阐述。(3 分)
7.小说中的“蚊子”让你想到上文《鸟笼》中的哪个意象?为什么?(6 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 分)
(一)
任正非的传播课①
原创: 邹振东 厦大邹振东 5 月 21 日
▲本文共 1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任正非今天接受记者采访,赢得满堂喝彩,有评论称 521 是任正非日。这次访谈,让世
界见证了华为不再只是中国的卓越企业,而是世界级的领袖企业。作为一名传播学者,我不
能从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等领域解读他的谈话,只能从传播学角度谈谈我的思考。
任正非的访谈,其实是给中国与世界上了一堂传播课——不仅传达出政治胸襟与商业智
慧,而且表现出极高的传播水平。
无论是特朗普的美国利益第一,还是中国网民的“奉陪到底”,爱国,都是这场舆论战
的制高点。在这个时节,在中国舆论场,一切对中国产品的冷嘲热讽都不招待见;一切遭受
打压或忍辱负重或奋起抗争的企业,都会被视为民族英雄,这非常好理解。
舆论战最重要的,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争取朋友。舆论战的功能,不是消灭敌人,而是
分化敌人与孤立敌人。口水是打不垮敌人的,可以直接打垮敌人的东西,在军事上是武器,
在经济上是产品。把敌人扩大化,就是帮助敌人扩大力量。
所以,任正非很清楚:“大家要骂就骂美国政客,这件事不关美国企业什么事情。”任
正非甚至高调感谢美国公司,宣称美国企业和华为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样把美国和美国政
客分开,把美国政客和美国企业分开,这就是最大化地孤立敌人与争取朋友。
苹果、谷歌不是我们的敌人,美国公司不是我们的敌人,美国人民更不是我们的敌人。
正如日系车不是我们的敌人,日本企业不是我们的敌人,日本军国主义及其鼓吹复活者,才
是我们的敌人。
任正非坦诚自己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发挥了意见领袖卓越的引导作用。没有人会
怀疑任正非的爱国主义,换了别人,可能就不敢这样说,或者说了也不起什么作用。好的意
见领袖一句话,有时候赛过一千篇社论。
商业传播与政治传播不同。可口可乐公司卖产品给消费者之前,绝对不会问你信奉基督
教还是伊斯兰教,无论是支持特朗普还是希拉里,你只要付钱它就卖。
任正非把政治和商业分开,把爱国和商品分开。他非常清楚:如果中国人买华为就是爱
国,不买就是不爱国,那么欧洲人、美国人买华为怎么解释?我们希不希望全世界都来买华
为产品?
华为公司是中国企业,但华为手机是世界产品。只有中国人买华为,不算胜利。让更多
的外国人买华为,才对中国公司有益。把产品与爱国脱钩,是传播大智慧。
最受欢迎的英雄形象之一就是“自信得有点谦虚”。过去太多这样的形象,要么太自信
——自信得狂妄;要么太谦虚——谦虚得做作。
任正非一方面非常自信:“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华为的 5G 是绝对
不会受影响,在 5G 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另一方面非常清醒:“美国科技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小公司产品超级
尖端,但是在我们的行当上(5G),我们做到了前列,但是整体国家而言,我们和美国比,
差距还很大。”
中美贸易战有四个舆论战场:中国舆论场、美国舆论场、中美之间的第三舆论场(中美
间舆论场)与国际舆论场。每一个舆论场的功能、目标与策略都是不同的。
像任正非这样的表达:“虽然我们与美国有冲突,但最终还要一起为人类做贡献”,在
国际舆论场就比特朗普的格局高,得分多。
对于特朗普来说,他最核心的舆论场是美国舆论场。他最怕的不是中国网民的反美情绪,
而是美国人民的选票。他到处在国际舆论场制造美国的敌人,恰恰就是要在美国舆论场激起
同仇敌忾的情绪。
特朗普“推特②”治国,就说明传播是特朗普的最重要武器。跟美国打贸易战,就不能
只在政治、经济与外交领域,专家就不能只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与外交学家。当务之急就
是要搞清楚特朗普舆论战的传播策略与舆论方法。用传播的方法对付传播,用舆论的方式对
付舆论,有时候不只是事半功倍,甚至是四两拨千斤。
阅读 1.5 万
在看 243
(本文 5 月 22 日上午下载于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注释】
①新闻背景:5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
止美国企业未经政府许可向华为供货。5 月 21 日,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给华为
及其合作伙伴 90 天的临许可,将封堵令推迟执行 3 个月。5 月 21 日上午,75 岁的华为公司
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 150 分钟的采访,对美国禁令、5G、知识产权等热点话题
进行回应。
②“推特”是一种个人社交平台,类似于微信。
8.在作者的分析中,任正非对媒体的回应包含哪些传播智慧?请简要概括。(4 分)
9.阅读新闻要了解立场,请结合文本信息,分析本文的立场。(3 分)
10.从这篇文章看,作者的传播水平如何?结合内容分析。(4 分)
(二)
(摘自《光明日报》2019 年 5 月 19 日第 6 版)
11.你认为这幅图适用于下面哪个情境?请简述理由。(3 分)
A.某眼镜店的促销广告
B.某校主题班会“爱护眼晴,拥抱光明”的海报
C.某学生《关于我校学生用眼卫生调查报告》的封面
D.某教育专家《解决“短视”问题,请为孩子减负》的讲座
(四)古诗文阅读(15 分)
枕石
高攀龙
(一)
竹里馆
王维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心同流水净,
独坐幽篁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身与白云轻。
弹琴复长啸。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寂寂深山暮,
深林人不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微闻钟磬声。
明月来相照。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2.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4 分)
(二)
13.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句序排列。(2 分)
①王亦学之。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
远。”④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⑤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
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自泛。公一手扶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
(三)
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②河阳钱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
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③上,出血数升,仅
而得免。乃诣河阳,归其母。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④以自资。尝.至济源,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举进士,殿试第四。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
有恩礼。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
【注释】①杜祁公衍:杜衍,别称祁公,北宋名臣。②适:女子出嫁。③重橑(lǎo):房屋重叠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处的夹层。④佣书:受雇抄写书札。
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父早卒.,遗腹生公
B.会.山水暴至
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
D.尝.至济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尝.贻余核舟一
15.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衍。(4 分)
16.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衍的传记?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3 分)
三、写作乐园(52 分)
17.将下面引文中的空缺填写完整,并根据要求写作。(12 分)
《论语》说:“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1) , (2) 。”
请以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故事为例,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对“任”的理解,200 字左右。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飞向太空港》《红岩》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40 分)
说起游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
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欢乐农家图,图中的每个坐标都是你与家乡最深情的纽
带。
要求与建议:
(1)以下面的文字为文章的开头,写一篇游记(600 字左右),吸引更多的朋友来衢州旅
游。
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衢州旅游!我会与你分享我的“私家地图”,现在跟着我出发吧!
(2)为文章配 1-2 幅插图。(无需绘图,只需在文中合适的地方,用括号注明图片内容)
(3)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4)适当引用古诗文、典故、传说等,会让你的游记更吸引人。
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全卷书写 3 分)
一、语文生活
1.(1)(2)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4)示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5)示例:且看且爱且护。(表达爱护花草的意思,最后一个字押韵。)
(6)把“攀跃”改为“攀越”,或者把“跃”改为“越”
(7)(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8)炫耀
(9)分层赋分:
第一层:不符合语境。(0 分)示例:愿我家的孩子也考上理想学校。
第二层:理解语境,应对无误,但不巧妙。(1-2 分)示例:我们认为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最
大的成功。
第三层:理解语境,应对巧妙。(3 分)示倒:这是我家的牛娃。(再如“普娃普妈的普通
生活。”“日常人生的小确幸。”)
二、阅读天地
2.示例 1: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
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士”,“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
渐的虚荣。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示例 2:林之
洋。他在女儿国被迫入宫,缠足、穿耳洞,受尽折磨。作者借林之洋的遭遇,用悲喜杂糅的
手法讽刺男性审美标准对女性的野蛮压迫,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表达了对女性的尊
重与同情。示例 3:周进。他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
个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里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
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示例 4:别里科夫。他永远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包得
严严实实,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和自由思想,只有对政府的告示禁令分外敏感,坚决维护。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保守顽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的保守势力进行
了讽刺与批判。
3.示例 1:《西游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1)采用伏笔,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孙悟
空借芭蕉扇被拒与孙悟空之前降服红孩儿有关。(2)设置悬念,如唐僧在黄风岭被妖怪抓
住即将被煮,命悬一线,另一边孙悟空正与黄风怪恶斗,孙悟空能否及时赶到令读者揪心。
(3)叙事的节奏快慢交替,重要的情节细细描述,无关紧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贴合读者的
阅读期待。示例 2:《水浒传》。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1)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
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2)善用
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3)设置巧
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
怒杀仇人,上了梁山。(4)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
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恩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示例 3:《哈利・
波特与死亡圣器》。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1)不断设置悬念,情节起伏跌宕,如哈利与
伏地魔争圣器“老魔杖”的过程一波三折,如同侦探小说,引人入胜。(2)叙事中巧布疑
阵,情节不断反转,结果出人意料,如哈利最终才明白邓布利多在欺骗他,而暗中保护自己
的人原来是斯内普。(3)矛盾冲突激烈,叙述节奏紧张,如伏地魔以哈利朋友的性命胁迫
哈利,将哈利置于两难的处境中,故事扣人心弦。示例 4:《基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
(1)小说的故事环环相扣,五个故事独立又关联,前面的故事为后面的故事铺垫,一环套
一环。(2)叙事技巧高明,吸引读者参与情节的推理,如谢顿在审判中说出的内容,吸引
读者寻踪觅迹一步步揭开谜底,故事充满探索的趣味。(3)每个章节用“银河百科全书”
提供背景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写出两个特点,结合故事分析即可)
4.示例 1:诗歌的分行和跨行,让“走”字独立成段。凝视这个字,“走”字四周皆空,与
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
许飞行的姿态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走”字四周的宽广空间也让联想的
时间延长——人一直注视着鸟儿飞走的过程,在久久的凝望中体验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示
例 2:诗歌的分行,让“鸟”字独立成段。在对前一句“把自由/还给”的期待中,“鸟”
字凌空而出,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是呼吸自由
的空气,张望四周,还是梳理羽毛,准备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
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而去。示例 3:诗歌的分行,让“笼”字独立成段。
在前一句鸟得到自由之后,带领读者把目光从远飞的鸟身上收回,落在“笼”字上。凝视这
个字,鸟去笼空,孤孤单单。仿佛满是失落,但转念一想,把自由还给鸟儿的同时,笼子不
也获得了解脱吗?不知鸟儿是否回望过笼子,但当“鸟”与“笼”打破了囚禁与被囚禁的关
系,“自由”在彼此间传递。诗歌给人以哲理思考,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分行的效果 1 分,联想品味 2 分)
5.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为什么不齐心合力把蚊子打死,而是忍受蚊子的叮咬呢?难道平均
分担比彻底消灭蚊子好吗?这是怎样的逻辑呀!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呀,反而把我赶走!呜呼,
哀哉!(情绪与感受 1 分,分析与评价 2 分)
6.标题“除法”照应文中平分蚊子时的多个除法算式;除法指人的计算行为和过程,表现人
斤斤计较的心理,揭示了自私自利的本质;除法指赶走第五个人,除掉实干家的方法,讽刺
求平均、推卸责任思维的荒谬。
(表层理解每点 1 分,不超过 2 分;隐喻或本质每点 2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
7.分层赋分:
第一层:联系浅表,对理解文本意义不大。(1-2 分)
示例: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因为蚊子令人生厌,而鸟令人生怜。
第二层:通过联系,发现形象有共性,有助于理解文本。(3-4 分)
示例:小说中的“蚊子”让我联想到诗歌中的“鸟”。蚊子具有象征意义,代表困难、障碍、
压力,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承担的责任。鸟也有象征意义,指一切被因禁,失去自由
的人或灵魂。
第三层:通过联系,或发现文本写作特点,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或反思阅读方法。(5-6
分)
示例 1: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一样,都有超越具体事
物的丰富意蕴,承载各自的寓意,两篇文章虽然短小,但都通过这样的文学形象来丰富主题。
示例 2: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看似是烦恼与痛苦的原因,但
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转嫁痛苦的自私想法;鸟笼看似囚禁了他人,实际上也囚禁了自己,真正
让鸟儿痛苦的是囚禁鸟的人。“蚊子”和“鸟笼”都让人审视人性的弱点。
示例 3: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都是作品思想的载体,
阅读文学作品要品味这些形象的丰富内涵。各种文学形象也要相互关联,进行积累,形成一
个文学的世界。
8.任正非努力分化敌人,增加朋友:他将商品与爱国分开,保证商品的销售不受爱国情感影
响;他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他的谈话显得既自信又谦虚,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他在不同的舆论场里运用不同的策略,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他用传播的方法回应传
播的战争,非常有效。(每点 1 分,答出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