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QRCode 国家标准.doc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资料共6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范围
2一致性
3引用标准
4术语和定义
4.1校正图形(Alignment Pattern)
4.2字符计数指示符(Character Count Indicator)
4.3ECI指示符(ECI designator)
4.4编码区域(encoding region)
4.5扩充解释(Extended Channel Interpretation (ECI))
4.6扩展图形(Extension Pattern)
4.7格式信息(Format Information)
4.8功能图形(function pattern)
4.9掩模图形参考(Mask Pattern Reference)
4.10掩模(masking)
4.11模式(mode)
4.12模式指示符(Mode Indicator)
4.13填充位(Padding Bit)
4.14位置探测图形(Position Detection Pattern)
4.15剩余位(Remainder Bit)
4.16剩余码字(Remainder Codeword)
4.17段(segment)
4.18分隔符(Separator)
4.19终止符(Terminator)
4.20定位图形(Timing Pattern)
4.21版本(Version)
4.22版本信息(Version Information)
5运算符(缩略符)
6有关QR码的约定
6.1模块位置
6.2字节表示
6.3版本参考
7符号描述
7.1基本特征
7.2其他特征综述
7.3符号结构
7.3.1符号版本和规格
7.3.2寻象图形
7.3.3分隔符
7.3.4定位图形
7.3.5校正图形
7.3.6编码区域
7.3.7空白区
8要求
8.1编码方法综述
8.2数据分析
8.3模式
8.3.1扩充解释(ECI)模式
8.3.2数字模式
8.3.3字母数字模式
8.3.48位字节模式
8.3.5日本汉字模式
8.3.6中国汉字模式
8.3.7混合模式
8.3.8结构链接模式
8.3.9FNC1模式
8.4数据编码
8.4.1扩充解释(ECI)模式
8.4.1.1ECI指定符
8.4.1.2多种ECI
8.4.1.3ECI和结构链接
8.4.2数字模式
8.4.3字母数字模式
8.4.4 8位字节模式
8.4.5日本汉字模式
8.4.6中国汉字模式
8.4.7混合模式
8.4.8FNC1模式
8.4.8.1FNC1在第一位置
8.4.8.2 FNC1在第二位置
8.4.9终止符
8.4.10位流到码字的转换
8.5纠错
8.5.1纠错容量
8.5.2纠错码字的生成
8.6构造信息的最终码字序列
8.7码字在矩阵中的布置
8.7.1符号字符表示
8.7.2功能图形的布置
8.7.3符号字符的布置
8.8掩模
8.8.1掩模图形
8.8.2掩模结果的评价
8.9格式信息
8.10版本信息
9结构链接
9.1基本原则
9.2符号序列指示符
9.3奇偶性数据
10符号印制
10.1尺寸
10.2供人识读字符
10.3符号制作导则
11符号质量
11.1获取测试图象
11.2符号质量参数
11.2.1译码
11.2.2符号对比度
11.2.3 “印制”增量
11.2.4轴向不一致性
11.2.5未使用的纠错
11.3符号的整体分级
11.4过程控制测量
12译码过程
13QR码的参考译码算法
14自动鉴别能力
15数据传输
15.1符号标识符
15.2扩展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QR 码符号的要求。它规定了 QR 码模式 2 符号的特征,数据字符编码,符 号格式,尺寸特征,纠错规则,参考译码算法,符号质量要求,以及可由用户选择的应用参 数,在附录中给出了 QR 码模式 1 符号不同于模式 2 的特性。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2 一致性 QR 码符号(及设计用于生成或识读 QR 码符号的设备)如果满足 QR 码模式 2 或模式 1 规定的要求,应认作符合本规范。然而要注意,模式 2 是推荐用于新的和开放式系统应用的 符号方式。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对于注明日 期的引用标准,以后进行的补充和修改并不适用,然而,鼓励基于国际标准的协议各方对应 用以下标准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进行调研,无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适用于提交应用的最近 的版本。ISO 和 IEC 的成员仍然是当前有效标准的注册机构。 ISO/IEC 15424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ISO/IEC 15416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 数据载体/符号标识 —— 条码印刷质量测试规范 —— 线性条码 EN 1556 条码——术语 JIS X0201 信息交换用 JIS 8 位字符集 JIS X0208—1997 信息交换用日语图形字符集 ANSI X 3.4 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 7 位美国国家标准码(7 位 ASCII) AIM 国际技术规范 扩展解释:第一部分:识别方案与协议(称作“AIM ECI 规范”) 4 术语和定义 EN1556 中的术语和下列各项适用于本标准: 4.1 校正图形(Alignment Pattern) 用于确立矩阵符号位置的一个固定的参照图形,译码软件可以通过它在图象有中等程度 删除[张 靖 渊]: 解码 损坏的情况下,再同步图像模块的坐标映象。 4.2 字符计数指示符(Character Count Indicator) 定义某一模式下的数据串长度的位序列。 4.3 ECI 指示符(ECI designator) 6 位数字,用于标识具体的 ECI 任务。 4.4 编码区域(encoding region) 在符号中没有被功能图形占用,可以对数据或纠错码字进行编码的区域。 4.5 扩充解释(Extended Channel Interpretation (ECI)) 在某些码制中,对输出数据流允许有与缺省字符集不同的解释的协议。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删除[张 靖 渊]: 有 1
4.6 扩展图形(Extension Pattern) 模式 1 中,不表示数据的一种功能图形。 4.7 格式信息(Format Information) 一种功能图形,它包含符号使用的纠错等级以及使用的掩模图形的信息,以便对编码区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删除[张 靖 渊]: 识别信息的符号附加成分,。 包含帮助译码的符号定位或者它的特征 删除[张 靖 渊]: 中 删除[张 靖 渊]: 三位 删除[张 靖 渊]: 城内 删除[张 靖 渊]: 在城内编码区的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删除[张 靖 渊]: 一种填充码字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域的剩余部分进行译码。 4.8 功能图形(function pattern) 符号中用于符号定位与特征识别的特定图形。 4.9 掩模图形参考(Mask Pattern Reference) 用于符号的三位掩模图形标识符。 4.10 掩模(masking) 在编码区域内,用掩模图形对位图进行 XOR 操作,其目的是使符号中深色与浅色模块数 的比例均衡,并且减少影响图像快速处理的图形出现。 4.11 模式(mode) 将特定的字符集表示成位串的方法。 4.12 模式指示符(Mode Indicator) 4 位标识符,指示随后的数据序列所用的编码模式。 4.13 填充位(Padding Bit) 值为 0,不表示数据,用于填充数据位流最后一个码字中终止符后面的空位。 4.14 位置探测图形(Position Detection Pattern) 组成寻象图形的三个相同的图形之一。 4.15 剩余位(Remainder Bit) 值为 0,不表示数据,当编码区域不能正好被 8 位的码字填满时,用于填充最后一个码 字后的空位。 4.16 剩余码字(Remainder Codeword) 一种填充码字,当所有的数据码字和纠错码字不能正好填满符号的容量时,用于填充所 空码字位置,它们紧跟在最后一个纠错码字之后。 4.17 段(segment) 以同一 ECI 或编码模式编码的数据序列。 4.18 分隔符(Separator) 全部由浅色模块组成的功能图形,宽度为一个模块,用于将位置探测图形与符号的其余 部分分开。 4.19 终止符(Terminator) 用于结束表示数据位流的位图 0000。 4.20 定位图形(Timing Pattern) 深色与浅色模块交错的图形,便于决定符号中模块的坐标。 4.21 版本(Version) 用于表示符号规格的系列。某一特定版本是根据它在所允许的规格系列中的位置来确定 2
的。QR 码所允许规格系列为 21×21 模块(版本 1)~177×177 模块(版本 40)。它也可同 时指示符号所应用的纠错等级。 4.22 版本信息(Version Information) 在模式 2 符号中,包含符号版本的信息及该数据纠错位的功能图形。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5 运算符(缩略符) 在公式和方程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是在它们所在的公式或方程之后定义的。 本规范中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定义如下: div 整除运算符 mod 整除后的余数 XOR 逻辑‘异或’功能,当两个输入不等时,它的输出为 1。其符号表示为 。 6 有关 QR 码的约定 6.1 模块位置 为便于参考,用在符号中的行、列坐标表示模块的位置,格式为(i,j)。其中,i 表示 模块所在行数(从上向下计算),j 表示列数(从左向右计算),记数从 0 开始,因此模块(0, 删除[张 靖 渊]: 参照 0)是符号中左上角的模块。 6.2 字节表示 字节的内容用 16 进制表示。 6.3 版本参考 符号版本用版本 V-E 的方式表示,其中 V 表示版本号(1-40),E 表示纠错等级(L,M, Q,H)。 7 符号描述 删除[张 靖 渊]: 标识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本标准的条款规定了 QR 码模式 2 符号的技术规范,除非在附录 M 中作特别说明说明, 否则也适用于模式 1 符号。 7.1 基本特征 QR 码为矩阵式二维码,具有如下特征: a) 编码字符集 1) 数字型数据(数字 0~9); 2) 字母数字型数据(数字 0~9;大写字母 A~Z;9 个其他字符:space ,$, %, *, +, -, ., /, :); 3) 8 位字节型数据(与 JIS X 0201一致的 JIS8 位字符集(拉丁和假名)); 4) 日本汉字字符(与 JIS X 0208 附录 1:转换代码表示法一致的转化 JIS 字符集。 注意:在 QR 码中的日本汉字字符的值为:8140HEX -9FFCHEX 和 E040HEX – EBBFHEX, 可以压缩为 13 位。) 5) 中国汉字字符(与 GB18030-2000 附录 A 双字节字符表表示的字符集) b) 数据表示法 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 1,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 0。 c) 符号规格(不包括空白区) 3 删除[张 靖 渊]: 日语 删除[张 靖 渊]: 变化 删除[张 靖 渊]: 变化 删除[张 靖 渊]: 日语
21×21 模块到 177×177 模块(版本 1 到 40,每版本符号每边增加 4 个模块)。 d) 每个符号的数据字符数(最大规格的符号—版本 40-L) 1) 数字数据 7089 个字符 2) 字母数字数据 4296 个字符 3) 8 位字节数据 2953 个字符 4) 日本汉字数据 1817 个字符 5) 中国汉字数据 21008 个字符 e) 纠错的选择 4 种纠错等级,可恢复的码字比例为: L M Q H 7% 15% 25% 30% f) 符号类型:矩阵 g) 独立定位:是 图 1 为 QR 码符号版本 1 的示例。 删除[张 靖 渊]: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删除[张 靖 渊]: 错误纠正 图 1 QR 码符号的示例 7.2 其他特征综述 以下 QR 码特征有些是固有的,有些是可选的: a) 结构链接(可选) 允许把数据文件用最多 16 个 QR 码符号在逻辑上连续地表示。它们可以以任意的顺序扫 描,而原始数据能正确地重新连接起来。 b) 掩模(固有) 可以使符号中深色与浅色模块的比例接近 1:1,使因相邻模块的排列造成译码困难的 可能性降为最小。 c) 扩充解释(可选) 这种方式使符号可以表示缺省字符集以外的数据(如阿拉伯字符、古斯拉夫字符、希腊 字母等),以及其他解释(如用一定的压缩方式表示的数据)或者对行业特点的需要进行编 码。 4
7.3 符号结构 每个 QR 码符号由名义上的正方形模块构成,组成一个正方形阵列,它由编码区域和包 括寻象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和校正图形在内的功能图形组成。功能图形不能用于数据编 码。符号的四周由空白区包围。图 2 为 QR 码版本 7 符号的结构图。 空白区 位置探测图形 位置探测图形 分 隔符 功能 图形 符号 编码区 格式 定位图形 校正图形 格式信息 版本信息 数据和纠错码字 图 2 QR 码符号的结构 7.3.1 符号版本和规格 QR 码符号共有 40 种规格,分别为版本 1、版本 2……版本 40。版本 1 的规格为 21 模块 ×21 模块,版本 2 为 25 模块×25 模块,以此类推,每一版本符号比前一版本每边增加 4 个模块,直到版本 40,规格为 177 模块×177 模块。图 3 至 8 为版本 1,2,6,7,14,21 和 40 的符号结构。 5
21 模块 5 21 模块 5 25 模块 9 数据和纠错码字 格式信息及其纠错码 版本信息及其纠错码 剩余位 25 模块 9 版 本 1 版本 2 图 3 版本 1 和版本 2 的符号 6
41 模块 25 41 模块 25 版本 6 图 4 版本 6 的符号 7
45 模块 29 45 模块 29 版本 7 图 5 版本 7 的符号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