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最近,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局将极度濒危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列入专项保护。下列生物的结构层次与疏花 水柏枝相同的是( ) A.大熊猫 B.侧柏 C.乳酸菌 D.蘑菇 2.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3.运动会赛场上看到本班同学比赛时,会激动得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4.下列关于生物繁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霉在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孢子 B.噬菌体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后代 C.大肠杆菌在分裂生殖时有细胞核的变化 D.马铃薯可用带芽眼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 5.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B.生物的性状遗传实质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C.性状相同的两个生物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可控制生物的多个性状 6.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C.蚊虫叮咬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八、分析说明题(本题共 4 个小题,50 题(2)小题第 2 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7 分) 47.如图甲表示小丽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是她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2 分) 图形,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 移动;分析气泡的产生原因可能是临时装片制作时 (填图甲中的步骤)操作不符合要求。
(2)图乙中细胞的结构没有标注完整,未标注的结构名称是 。 (3)切洋葱往往会使人流泪,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 的 中。 48.如图是正常人体内某器官或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A 代表器官或结构,a、b 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 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 。 (2)若 A 为肺泡,则 a 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若 A 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 a 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 49.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农业行动,某小型养猪场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以净化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生态系统含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 部分。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废水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水生植物利用无机物通过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 制造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水生植物又为浮游动物和鱼类 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实现了“变废为宝”。 (3)调查发现,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 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 50.如图 A 是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 B 是心脏解剖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某人因感染病毒导致结构 a 出现炎症,这将影响食物中 的消化和吸收;医院检测发现该病 毒有一定的传染性,医生要求患者使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 b 和 c 分泌的 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流经心脏腔室 的顺序是 (用图 B 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九、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1 小题,51 题(3)小题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5 分) 51.“清丽的沱江如碧萝带一般从远山飘摆而来……“,这是很多人读沈从文的《边城》后对沱江的印象, 而今沱江的有些河段却因为污染导致水质下降不再“清丽”,这些河段的水生生物也在逐渐减少。水污染对 生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某校学生选取洗衣粉溶液模拟洗涤污水,水蚤为水污染指示生物,以水蚤心率
为观察对象进行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 5 个相同大小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浓度为 0%、0.25%、0.5%、1%、2%的洗衣粉溶液; ②在每个烧杯中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水蚤 10 只; ③将烧杯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并记录水蚤心率(水蚤心率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④计算每个烧杯中水蚤心率的平均值,得到如图实验结果。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本实验每个烧杯中放入的水蚤数为 10 只,而不是 1 只的理由是 。 (3)本实验的结论是 。 (4)沉水植物金鱼藻有净水作用,若在每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金鱼藻,一段时间后预计实验组中水蚤心 率将 (选填“增加”“不变”或“降低”)。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最近,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局将极度濒危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列入专项保护。下列生物的结构层次与疏花 水柏枝相同的是( ) A.大熊猫 B.侧柏 C.乳酸菌 D.蘑菇 【知识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思路分析】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 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疏花水柏枝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 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解:A、大熊猫属于动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动物体,A 不符合题意; B、侧柏裸子植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 符合题意; C、乳酸菌属于细菌,C 不符合题意; D、蘑菇属于真菌,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总结归纳】掌握植物体的结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知识考点】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思路分析】(1)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 (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 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 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 物体的全身。 (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4)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 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 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 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 长。 【解题过程】解:A、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 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 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 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给植物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植物的输导组织。A 错误;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B 正确; 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 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 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 正确;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 正确。 故选:A。 【总结归纳】熟练掌握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运动会赛场上看到本班同学比赛时,会激动得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知识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思路分析】1、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是脑与躯 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2.大脑: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具有
许多深浅不同的裂或沟以及沟裂之间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大脑 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 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 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 【解题过程】解:运动会赛场上看到本班同学比赛时,会激动得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大 脑 故选:D。 【总结归纳】考查了脊髓和脑的组成及功能。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与脊髓、 脑有关的结构图来理解记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4.下列关于生物繁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霉在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孢子 B.噬菌体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后代 C.大肠杆菌在分裂生殖时有细胞核的变化 D.马铃薯可用带芽眼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 【知识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 点. 【思路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 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 DN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异养 孢子生殖 【解题过程】解:A、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 所以青霉的繁殖方式孢子繁殖。正确 B、噬菌体在寄主细胞内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外壳,即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 繁殖,正确; C、大肠杆菌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大肠杆菌的分裂生殖,不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繁殖,属于无性生殖,错误。 D、马铃薯利用块茎繁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繁殖,正确。 故选:C。 【总结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以及繁殖方式等。 5.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B.生物的性状遗传实质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C.性状相同的两个生物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可控制生物的多个性状
【知识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思路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 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 ABO 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 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解题过程】解:A、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的,A 错误 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 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B 正确 C、生物的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 AA 和 Aa.C 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多个基因可控制生物的多个性状。D 正确 故选:A。 【总结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6.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C.蚊虫叮咬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知识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思路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 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解题过程】解: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A 正确; 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B 正确;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蚊虫叮咬不会通 过血液传播艾滋病,C 错误; 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D 正确。 故选:C。 【总结归纳】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2 分) 八、分析说明题(本题共 4 个小题,50 题(2)小题第 2 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7 分) 47.如图甲表示小丽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是她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的 图形,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
移动;分析气泡的产生原因可能是临时装片制作时 (填图甲中的步骤)操作不符合要求。 (2)图乙中细胞的结构没有标注完整,未标注的结构名称是 。 (3)切洋葱往往会使人流泪,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 的 中。 【知识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思路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擦、滴、撕、展、盖、染。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 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 到视野中央。 【解题过程】解:(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 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洋葱鳞 片叶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所以乙中细胞未标注的结构是细胞核和线粒体。 (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 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液泡中。 故答案为:(1)右下方;④;(2)细胞核和线粒体;(3)液泡。 【总结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48.如图是正常人体内某器官或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A 代表器官或结构,a、b 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 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 。 (2)若 A 为肺泡,则 a 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若 A 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 a 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 【知识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思路分析】1、肾小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解题过程】解:(1)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 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 a 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 ab。 (2)如果 A 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 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b 是肺静脉,b 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则 a 内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 b。 (3)若 A 表示小肠,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 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所以餐后一段时间 b 中葡萄糖增多,所以 a 内血液
中葡萄糖含量小于 b。 故答案为:(1)ab;(2)大于;(3)小于。 【总结归纳】本题用一个简单、抽象的示意图,考察了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知识“面”的考察,是值得注意的,需要灵活解答。 49.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农业行动,某小型养猪场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以净化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生态系统含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 部分。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废水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水生植物利用无机物通过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 制造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水生植物又为浮游动物和鱼类 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实现了“变废为宝”。 (3)调查发现,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 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 【知识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思路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 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 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解题过程】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 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 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 (2)图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分解者。水生植物通过叶绿 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做光合作用。 (3)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 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 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故答案为:(1)非生物;(2)有机物;叶绿体;光合作用;(3)食物链。 【总结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等知识。 50.如图 A 是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 B 是心脏解剖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