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0
15
20
25
30
35
4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箱形框架桥的平面受力有限元分析
罗杰,王东权**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本文在实际工程基础上,通过 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架桥平面模型,并且地基采用
文克勒地基模型,将地基简化成弹簧作用,分析了箱型框架桥在不同高宽比、不同地基模量
两种情况下的受力状态,得出各种因素对框架桥的受力性能影响变化规律,当高宽比太大时,
不利于桥体受力,所以桥的高宽比应小于 1,该工程高宽比取 0.8,地基模量越大,桥体受
力性能越好,所以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基础进行加固,本文该框架桥工程设计提供合理的理论
依据。
关键词:箱形框架桥;有限元;高宽比;地基模量
中图分类号:U24
Plane stress of box-frame bridge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Luo Jie, Wang Dongqu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CUMT, JiangSu XuZhou 221008)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ject , We established the plane model of frame
bridge through the ANSYS, Winkler foundation model is used in foundation,the foundation is
simplified to spring,We analyzed the framework of the bridge`s forces in a different box aspect
ratio and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oundation,and obtain the disciplin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ridge framework in different cases,when the aspect ratio is too high,bridge`s force is
unreasonable,so the aspect ratio should be less than 1,this project`s aspect ratio is 0.8,Whe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oundation is increased,bridge`s force is reasonable,so the foundation is
reinforced by soil cement mixing pile,and this paper provide a reason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Keywords: box-framed bridge; finite element; aspect ratio;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oundation
0 引言
近年来,箱型框架桥[1]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公路下穿式的铁路与公路立交桥,
其主体结构为箱型框架,具有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基底应力小,适用于
地基承载力低,不均匀沉降大的条件。因此,常用于城市道路或公路与铁路的立交桥梁、矿
区抗采动变形桥梁。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 ANSYS 有限元[2]分析了箱型框架桥在不同高宽比、不同地基
模量的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确定最佳高宽比,分析桥梁受力与地基模量的关系,为桥梁
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工程概况
拟建铁路框架桥位于某矿区,该桥为 4 跨 10m 箱体桥,设计长度为 59m,全桥分五幅。
桥梁主体结构设计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箱体,下部为素混凝土基础[3],桥头地基采用水泥
土搅拌桩加固处理[4]。综合考虑河面宽度、水位情况、通行信息及采动沉陷量等,确定桥箱
体结构主要尺寸。为此,该桥设计采用 4 个独立的抗变形箱形结构,每个箱体宽度 10m。
作者简介:罗杰,(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抗变形方面研究
通信联系人:王东权,(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道路桥梁方面的研究. E-mail: 78686127@qq.com
- 1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 计算参数及计算模型
http://www.paper.edu.cn
为了研究桥梁高宽比和地基模量与桥受力的关系,取其中一个箱体,在宽方向上取单位
长度,建立平面框架结构计算模型,模型长度 12m,框架采用梁单元 Beam188。地基采用
文克勒地基[5]模型,简化成弹簧作用,采用 Combin14 弹簧单元,载荷采用恒载+车辆荷载(均
布)+侧板土体压力,采用 ANSYS 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
表1 有限元材料参数
Tab. 1 finite element material parameters
重度(
3
/KN m )
25
泊松比
0.25
弹性模( Mpa )
3.15E+04
材料
混凝土( 35C )
3 计算结果分析
45
50
分 别 取 桥 高 宽 比 为 0.8,0.9,1,1.1,1.2, 地 基 弹 簧 刚 度 取 1×106n/m, 3×106 n/m,5×106
n/m,10×106 n/m, 20×106 n/m。
工况描述:将高宽比从 0.8 到 1.2 分为 5 个工况,土弹簧刚度分为 4 个工况,a-b,a 代表
高宽比,b 代表弹簧刚度。
3.1 不同高宽比的受力结果分析
55
取土的弹簧系数为 1×106n/m,改变桥的高宽比,得到底板、侧板、和顶板的弯距,还
有顶板、侧板的剪力,侧板的轴力,其中底板、侧板弯距取绝对值,得到如下组图:
60
图 1 工况 1-1 弯距图 图 2 工况 1-1 剪力图
Fig. 1 bending moment in conditions 1-1 Fig. 2 shear in conditions 1-1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底板跨中弯距
底板边缘弯距
高宽比
图 3 工况 1-1 轴力图 图 4 底板弯距变化图
Fig. 3 axial force in conditions 1-1 Fig. 4 Bottom bending moment diagram
0.8
0.9
1
1.1
1.2
- 2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200
150
100
50
0
m
N
K
/
距
弯
中
跨
-50
高宽比
0.8
0.9
1
1.1
1.2
板
侧
-100
-15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顶板跨中弯距
顶板边缘弯距
高宽比
0.8
0.9
1
1.1
1.2
图5 侧板弯距变化图 图6 顶板弯距变化图
Fig. 5 side bending moment diagram Fig. 6 soof bending moment diagram
0.8
0.9
1
1.1
1.2
高宽比
N
K
/
力
轴
大
最
板
侧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680
-2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8
65
70
75
顶板边缘剪力/kN
底板边缘剪力/KN
高宽比
0.9
1
1.1
1.2
图7 剪力变化图 图8 侧板轴力变化图
Fig. 7 shear diagram Fig. 8 side axial force diagram
底板的弯距随高宽比变化曲线见图 4,如图所示,底板跨中弯距变化不大,保持平稳,
此处为框架桥弯距最大处,高宽比在 1.05 时达到最大,而边缘弯距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高
宽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大小超过跨中弯距,成为框架桥弯距最大处,所以当桥高宽比比较大
时,要注意此处的受力情况。
图 5 为侧板跨中弯据随着高宽比变化的曲线,弯距呈线性增涨方式,特别在高宽比为 1
时,弯距改变了方向,当高宽比较小时,侧板整体外侧受拉,高宽比增大时,跨中部分逐渐
变为受压。
80
图 6 为顶板弯距变化图,与底板不一样的是,顶板弯距变化幅度不大,跨中弯距减小,
边缘弯距增大,且两者随高宽比增大趋于一致,并且小于底板弯距。
图 7 为剪力随高宽比变化曲线,由图可知,顶板边缘剪力不变,底板边缘剪力线性增大,
这与底板边缘弯距增大是一致的,所以当高宽比较大时,要增大此处的承载能力。
85
图 8 为侧板最大轴力随高宽比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最大轴力随高宽比增大而增大。
表 2 框架桥最大受力情况
Tab. 2 maximum load conditions of the bridge framework
1.1
0.9
1
0.8
底板跨中
(762KNm)
底板边缘
(589KN)
侧板下端
底板跨中
(762KNm)
底板边缘
(612KN)
侧板下端
(-615KN)
(-639KN)
(-663KN)
1.2
底板边缘
(801KNm)
底板边缘
(636KN)
侧板下端
高宽比
项目
最大弯距位置
(大小)
最大剪力位置
(大小)
最大轴力位置
(大小)
底板跨中
(737KNm)
底板边缘
(542KN)
侧板下端
(-566KN)
底板跨中
(754KNm)
底板边缘
(565KN)
侧板下端
(-590KN)
- 3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由表 2 可知,高宽比小于 1.1 时,最大弯距位置在底板跨中,大于 1.1 时最大弯距位置
在底板边缘处,而最大剪力一直在底板边缘,最大轴力在侧板下端,说明框架桥受力薄弱点
在底板跨中和左右下角。
3.2 不同地基模量的受力结果分析
90
将高宽比固定为 0.8,变化土的弹簧刚度,得到如下组图:
侧板跨中弯距/KNm
土弹簧刚度n/m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底板跨中弯距/KNm
底板边缘弯距/KNm
顶板跨中弯距/KNm
顶板边缘弯距/KNm
土弹簧刚度n/m
200
150
100
50
0
1.00E+06
95
100
5.00E+06
1.00E+07
3.00E+06
图 9 侧板跨中弯距变化图 图 10 底板顶板弯距变化图
1.00E+06 3.00E+06 5.00E+06 1.00E+07 2.00E+07
2.00E+07
Fig. 9 Fig. bending moments of side span Fig. 10 bending moment of bottom and roof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底板边缘剪力/KN
顶板边缘剪力/KN
土弹簧刚度n/m
1.00E+06 3.00E+06 5.00E+06 1.00E+07 2.00E+07
图 11 剪力变化图
Fig. 11 shear diagram
图 9 为桥体弯距随着地基模量增大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顶板弯距基本保持不变,跨中
弯距大于边缘弯距,而底板弯距随地基模量增大而减小,最后跨中与边缘弯距趋于一致。
图 10 为侧板跨中弯距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地基模量越大弯距越小。
图 11 为剪力变化图,由图可知,底板边缘剪力减小,这与弯距变化是一致的,而顶板
105
剪力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无论是高宽比还是地基模量对顶板边缘都没有影响。
4 结论
通过数值模拟对框架桥平面受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随着高宽比的增大,框架桥的底板弯距,剪力分别增大,而且框架桥的最大剪力和
弯距均出现在底板。
110
(2) 轴力也随着高宽比增大而增大,最大轴力出现在侧板下端。
(3) 随着地基模量的增大,框架桥底板弯距、剪力减小,侧板跨中弯距减小,说明地基
模量越大,桥受力性能越好。
综上所述,高宽比增大不利于框架桥受力,高宽比取值建议取 0.8,高度设计为 8m,由
- 4 -
115
12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于该桥处于采动区,必须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提高桥受力性能,建议用水泥土搅拌桩[6]整体
柔性复合地基加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冯卫星,王克丽.地道桥设计与施工[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0
[2] 郝文化.ANSYS 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 张留俊,王福胜,刘建都.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5] 龙驭球.弹性地基梁的计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l0
[6] 范晓江,张卫华,桑明泰.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 2005,10(增刊 2): 97-10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