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doc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料共2页,全文预览结束
实验五 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实现
实验五 4 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实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实现原理 2、学习 VHDL 电子电路控制功能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 在这里我们通过一个 4 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设计过程来介绍如何设计串入/并出移位 寄存器。 所谓的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即输入的数据是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进入,输出时则一 起送出。 2. 例程代码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 ENTITY sipo IS PORT( D_IN :IN STD_LOGIC; CLK :IN STD_LOGIC; D_OUT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sipo; ARCHITECTURE a OF sipo IS SIGNAL Q: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1: 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Q(0) <= D_IN; FOR I IN 1 TO 3 LOOP Q(I) <= Q(I-1); END LOOP; END IF; END PROCESS P1; D_OUT <=Q ; END a;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1
图 1 4 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仿真波形图 上图中输入的数据为“1010”、“0111”两组 4 位数据。因输入的数据是每次一位依序进 入,故输入、输出信号之间有 4 个 CLK 时间的延迟。为了过滤中间没用的数据,只读取完 整的存储数据,实用上可将取样脉冲的周期设定成 CLK 脉冲的四倍,也就是说,每经过 4 个 CLK 脉冲后再读取数据一次,便能每次读取都得到正确的数据。可见上图有效的输出是 A 7。 四、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知道了移位寄存器的实现原理,学会了用 VHDL 语言实现简单的电子 电路控制。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