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 相违背的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C.工地洒水除尘 B.废气达标排放 D.禁放烟花爆竹 【解答】解: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之 相违背,故选项正确; B、废气达标排放不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 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 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氮气 C.石油 D.牛奶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牛奶中有多种营养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 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解答】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 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长颈漏斗 B. 试管夹 C. 滴瓶 D. 蒸发皿 【解答】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 A 错误; B.是试管夹,故 B 正确; 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 C 错误; D.是研钵,不是蒸发皿,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熟记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是学好化 学的基础,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5.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 A.CO(NH2)2 B.K2SO4 C.Ca3(PO4)2 D.NH4H2PO4 【解答】解:A、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2SO4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C、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 中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做出正 确的分类。 6.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氢氧化钠 B.汽油 C.铁矿石 D.大理石 【解答】解: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故 A 正确,
B、汽油具有挥发性,不具有腐蚀性,故 B 错误, C、铁矿石不具有腐蚀性,故 C 错误, D、大理石不具有强腐蚀性,故 D 错。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搞清楚各个标志所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题中所要求的图 标进行选择。 7.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作纺织品的漂白剂。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3 【解答】解: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 x=+3 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 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葡萄糖:C6H12O6 C.2 个锌离子:2Zn+2 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D.60 个碳原子:C60 【解答】解: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表 示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锌离子可表示为 2Zn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60 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 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A 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 B 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 C 错误; D、氧气由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0.工业用 2Mg+TiCl4 2MgCl2+Ti 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由方程式:2Mg+TiCl4 2MgCl2+Ti 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1.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粗盐水 D. 蒸干滤液 【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 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操作应用蒸发皿进行完成,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的初步提纯的言论、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解答】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 空气中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成分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性质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释放热量 C.蛋白质受热凝固属于化学变化 D.淀粉和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 A 正确; B.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过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 量,供机体活动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故 B 正确; C.蛋白质受热凝固属于蛋白质变性,性质不同于原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 C 正确; 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10000 以下,不是高分子,故 D 错误。
故选:D。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 2﹣、NO3 ﹣ C.Cu2+、Na+、OH﹣ B.NH4 +、OH﹣、Cl﹣ D.Ca2+、K+、CO3 2﹣ 【解答】解: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NH4 +与 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选项错误。 D、CO3 2﹣与 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 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5.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解答】解:A、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爆炸,故 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不能立即用水浇灭,应用湿抹布铺盖,故 选项说法错误。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 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 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 生爆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解答】解: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 A 正确;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 B 错;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隔变大,故 C 错;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故 D 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性质。 17.实验室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氧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 50mL 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解答】解:A、托盘天平需经调零后再称取氯化钠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故选项说法错 误。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氧氯化钠溶 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 质量为 50g﹣7.5g=42.5g(合 42.5mL),应用规格为 50mL 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 说法正确。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 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有关 CO2 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制取 CO2 B. 收集 CO2 C. 验证 CO2 已集满 D. 验证 CO2 能与水 反应 【解答】解: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 下端逸出,故 A 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 B 错误; 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 C 错误; 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会利用性质设计实验,通过 不同的现象鉴别各种气体。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 法错误。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