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 I、试题卷Ⅱ 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8 页,有 4 个大题,33 个小题。满 分为 18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1·c·n·j·y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在答题卷Ⅰ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涂满。将 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 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0:16 Na:23 S:32 Cu:64 I:127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第 l~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55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8.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有机物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g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 9.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13.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15.把盛有 5g16%的 NaOH 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 l0g16%的 CuS04 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 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A.产生蓝色沉淀 0.98g 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所得溶液的 Na2S04 质量分数大于 9.5% D.所得的 Na2S04 溶液质量与原 CuS04 溶液质量相等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7.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某锌制品的钝化 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 化液 pH ▲ (2)重铬酸(H2Cr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金属单质的细微颗粒,该颗粒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7。(填“>”、“<”或“ =”) 。 18.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 为空气的 ▲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 冲程。 19.1879 年 lO 月,经过对 1600 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 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 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方向。 (3)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 ▲ ▲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21.右图表示 NaCl、Na2C03、AgN03、BaCl2、HCl 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 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问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 (2)E 是 (3)A 和 B 反应有气体生成,则 C 是 溶液,[来源:Z.xx.k.Com] 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 ▲ ▲ 溶液。 22.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存在的证据。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 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 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问会 ▲ (填“变短”、 “变长”或“不变”)。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25.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 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 玻璃棒后,反应 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x 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 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 会被磁铁吸引。21cnjy.com (1)铁和硫的反应是 ▲ (填“放热”或“吸 热”)反应。 (2)气体 x 的化学式为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 ▲ 。 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 剩余。【来源:21cnj*y.co*m】 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 a 处有水压出,就能 验证有铁剩余。21·世纪*教育网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b→a。(填“c→d”或“d→c”)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正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 ▲ 。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四、解答题(本题共 7 小题,第 27、28、31 小题各 6 分,第 29、33 小题各 8 分,第 30 小题 9 分,第 32 小题 7 分,共 50 分) 28.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 R。为了测定 R 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 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 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 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45.0 84.9 45.0 l 2 3 45.0 85.1 85.O (1)表格中 m= ▲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 元素和氧元 素的质量比为 ▲ 。 平均值 45.0 m (3)已知 R 的化合价为+3 价,则 R 的相对原予质量为 ▲ 。 32.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气中 S02 的含量不得超过 0.4mg/L。某兴趣小组利用 以下反应:S02+I2+2H20=H2S04+2HI,测定某工业废气中 S02 的含量,测试装置如 图 所示。 测试步骤: ①碘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l.27g 碘单质,加入少量碘化钾,先溶解在 100mL 水中,继续加水配制成 l000mL 溶液。 ②取 5mL 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 2~3 滴淀粉试液。 ③把 l00mL 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如图所示。 然后缓缓向外拉,使吸入试管内的废气与淀粉碘溶液充分接触。每次抽取的气 体为 l00mL,重复抽取 n 次,直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 反应)。 (1)排放到空气中的 S02 气体主要来自于 ▲ 燃烧。 (2)步骤②中,5mL 溶液中溶有碘单质 ▲ mg,滴入淀粉试液后,溶液变为 ▲ 色。 (3)按步骤测试某工业废气,抽取次数为 80 次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试计算该废气中 S02 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www-2-1-cnjy-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