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年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 年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指令性的公文是指: A.命令和决定 B.函 C.公告 D.通告 2.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 A.公告 B.通告 C.通报 D.决定 3.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 A.报告 B.决定 C.总结 D.请示 4.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 A.请示 B.报告 C.函 D.批复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6.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要素。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事由+文种名称 7.决定政府机构设置和规模的因素是: A.全国人大 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全国政协 8.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县级市市长
B.乡长 C.主任科员 D.司长 9.财政部就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对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 A.一般监督 B.专门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监督 1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 A.领导机构 B.职能机构 C.咨询机构 D.直属机构 11.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12.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等级名称是: A.厅局级正职 B.厅局级副职 C.省部级副职 D 省部级正职 13.下列属于司法监督主体的是: A.党委 B.国务院 C.人大 D.法院 14.承担外交职能的国家机构有: A.外交部 B.国家外文局 C.国家外国专家局 D.外贸部 15.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其作用主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6.将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称 为: A.法律整理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法律制定 17.法律的实施可以分为执法、公务员考试司法、 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几个环节。其中,执法 的主体是: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检察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 18.法律的制定包括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备阶段。下列选项中处于法 律完备阶段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立法动议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征询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1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 属于国际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20.法律的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后,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表 明法律具有: A.教育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A.多党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23.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原因在于: 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B.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什么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A.它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 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 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6.在国际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考验面前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宣言书是: A.《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7.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是: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2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A.发展高科技 B.发展经济 C.发展教育 D.发展能源交通 29.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新的发 展,这体现在: A.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D.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3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的改革路线 C.西方推行的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D.都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种必然属于上行文的是: A.命令 B.通知 C.请示 D.报告 E.通报 2.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 A.特急 B.急件 C.火急 D.加急 E.平件 3.一份完整的公文的书面格式,是由(?)几部分组成。 A.眉首部分 B.主体部分 C.版记 D.页码 4.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 A.一般监督 B.人大监督 C.专门监督 D.媒体监督 5.行政首长应当承担的公务员责任包括: A.接受辞退 B.行政处分 C.承担行政赔偿 D.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6.公务员工资包括: A.基本工资 B.津贴 C.补贴 D.奖金 7.下列亲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任职或从事公务应当回避的是: A.小姨子 B.同学
C.老丈人 D.干兄弟 8.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其 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 属于国际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出境管理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 为,都有权向有关 国家机关提出: A.起诉 B.申诉 C.控告 D.检举 11.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有: A.正副总理 B.国务委员 C.秘书长 D.各部部长 12.以下精神产品,是经济基础最直接的反映的是: A.《西游记》 B.《知识产权法》 C.《中国哲学简史》 D.《社会契约论》 13.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公务员考试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 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 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柑橘会变成一种 又小又苦 的枳子。 这句古话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 必须顾及这些条件, 从实际出发 B.外在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 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变 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判断题 1.专用公文指外事部门使用的外事文书、司法部门使用的法律文书、 技术部门使用的技术 文书。 2.公文的定稿和正本具有同等的法定效用。 3.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有权接受省长辞职和从副省长中决 定省长。 4.转任是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 公务员在不同职位 (包括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平级调动。 5.最典型的事中监督是听政会制度。 6.只要行为对社会具有危害性,实施该行为的人就构成违法。 7.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它不是我国法的组成部分。 8.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 9.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义的标准。 10.2006 年 4 月 21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自 2006 年 5 月 1 日起, 允许产自 台湾地区进入大陆的水果种类从 18 种增加到 28 种。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涵义。 2.什么是行政强制?它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是什么? 3.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和源泉。 五、论述题 简要论述一下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分类 六、案例分析 1.1987 年 5 月,某县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 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 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位该职务的通知。在县人大 常委会还没有讨论这两位同志的任免事项 时,县政府就发出了任命拟免 去 乡 镇 企 业 局 局 长 职 务 的 同 志 为 县 农 委 委 员 的 通 知 ,公务员考试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也找拟任乡镇企业局局 长职务的同志谈话, 让他离职就任。对于这种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 做法,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县委提出了 意见。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 进行讨论。随后,县委与县政府分别撤销了原来发出的 通知。 问: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哪些有关规定?
2.某省甲族自治州境内有汉、甲、乙三个民族聚居。召开某届人 民代表大会前,因丁族 人口太少,因而在选举中没有分给代表名额。大会选举出的州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均为汉 族公民;副州长二人,均为 甲族公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人,分别为汉族公民和乙族 公民。会后,该省人民政府向甲族自治州下达一项执行决议。经该州政府研究后 认为该决 定在本辖区内不宜执行,只因为是上级命令而不得不予以执 行。 问:上述选举、开会和决策的过程中,有几处违法行为?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A 6.C 7.B 8.C 9.C 10.B 11.B 12.C 13.D 14.A 15.D 16.B 17.D 18.B 19.B 20.A 21.C 22.D 23.C 24.A 25.D 26.D 27.C 28.B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 3.ABC 4.BD 5.ABCD 6.ABCD 7.AC 8.ABCD 9.AD 10.BCD 11.ABC 12.BD 13.AC 14.ACD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第一,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职能实际上是通过各 级政府中的国家公务 员的工作来实现的,但国家公务员本身不是政府职 能的实施主体。 第二,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政府必须依照宪法和有关 法律行使行政权力。 第四,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体系。每个政府机构都有自己所承担的职 能范围,它们所承 担的职能都是政府总体职能的一部分,是政府总体职 能的分解和细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 完整的体系。 2.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 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 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 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 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 要,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 具体行政行 为的总称。 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区别主要有: (1)适用的主体不同;(2)适用的目的不同;(3)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4) 适用的法律后 果不同。 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 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为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提供 了必要条件和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使矛盾双方能够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 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互相贯 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对立和斗争,不仅推动事 物的量变,即为事 物的质变作好准备,而且推动着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 物的质变,即使旧矛盾统一体解体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