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 分)小明和爸爸在划船时,看到岸上的树木慢慢移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桥
B.树木
C.船
D.河岸
2.(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喇叭上的小人会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土电话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的
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图书馆内要保持安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2 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衣服箱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B.
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C.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D.
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4.(2 分)当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只发生反射现象
B.只发生折射现象
C.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既不发生反射现象,也不发生折射现象
5.(2 分)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
发现指针偏左,其原因可能是(
)
A.游码不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B.平衡螺母偏左
C.平衡螺母偏右
D.右盘内有异物存在
6.(2 分)下列利用连通器原理的事例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B.风沿窗口吹过,窗帘飘向窗外
C.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D.排水管的“反水弯”呈 U 形
7.(2 分)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上升到最高点,跃过横杆,松手,下落。
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B.在上升过程中,撑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大
8.(2 分)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先后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分别用它们将同
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提起物体的力大
B.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有用功多
C.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总功少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9.(2 分)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古人钻木取火
B.
用炉子烧水,水温升高
C.
搓手手会变热
D.
锤子敲打钉子,钉子发热
10.(2 分)在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在物体的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进
行研究,下列研究方法与其相同的是(
)
A.研究电路时,用水路来类比电路
B.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了光线
C.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保证不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11.(2 分)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后的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是由于两个气球带上了同种电荷
B.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可能把电源烧坏
C.
将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说明易拉罐是导体
D.
节日的小彩灯,一个坏了,一串都不亮了,它们是并联的
12.(2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
D.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
13.(2 分)将一个“3.8V 1W”的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压为 3V 的电源两端,则(
)
A.小灯泡比正常发光时要亮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变大
C.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变小
D.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 1W
14.(2 分)如图所示,关于这个电能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220V 表示电能表应该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C.电能表的示数是 9716kW•h
D.2500r/kW•h 表示电能表的转盘每转 1 转,消耗的电能是 2500kW•h
15.(2 分)关于能源和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属于二次能源
B.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力发电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正确选项,选项全且都正确
的得 3 分,不全但正确的得 2 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
16.(3 分)关于光现象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矫正远视眼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
B.舞蹈演员是利用平面镜娇正舞姿的
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鉴别钱币真伪的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7.(3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200g、体积为 300cm3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容器内
水深为 10cm,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2N
B.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3N
C.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2×10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105Pa
4m3
﹣
18.(3 分)下列现象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湿毛巾擦发光的灯泡
B.
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C.
发生触电事故用干燥的绝缘体将电线挑开
D.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9.(2 分)中考前,小明接到了叔叔的电话,备受鼓舞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叔叔打来的,
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手机可以接打电话,是靠
传递信息的。
20.(2 分)小红的爸爸很爱喝茶,每次帮爸爸打开茶叶包,都能闻到茶香,这是
现
象用开水冲泡后茶香更浓了,这说明了
。
21.(2 分)如图所示的拉杆式书包,使用时相当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
杆。若拉起重力为 50N 的书包,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5 倍,则竖直向上的拉力 F 至少是
N。
22.(2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0Ω.当闭合 S1、断开 S2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V,通过 R1 的电流为
A.当断开 S1、闭合 S2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V,则 R2 两
端的电压为
V。
23.(2 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一段导体 AB 连接起来组成电路,
在导体 AB 的旁边放置了一枚小磁针闭合开关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磁
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
周围存在着磁场,闭合开关后,小磁
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
。
四、实验与探究题(24、25、26 题各 5 分,27、28、29 题各 6 分,共 33 分.)
24.(5 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
将要通过的距离 s=
cm,如图乙所示,用停表测出小车从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
s,
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2)如图丙所示,当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请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
25.(5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了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后,对液体的凝固规律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水的凝固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 5℃纯净水的试管放入大烧杯中,向大水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15℃的“制冷剂”,用于给水降温。在试管中插入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
在
水中,每隔一分钟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直到水全部结冰。
(2)如图乙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水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现象和图
象可知,水有一定的
,在凝固的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
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制冷剂”到底是什么物质呢?老师告诉同学们,它是低温的浓盐水,温度降到﹣15℃
﹣﹣20℃时也不会凝固。根据这个信息,请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
26.(5 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
(1)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一张纸板 ENF
放在平面镜上,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EON 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在纸板 NOF 上看到了反射光,接
下来他应该改变
,多做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