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 (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
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
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
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
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
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
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
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
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许: 赞同
荷: 扛
A. 杂然相许.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 寒暑易.节
D. 何苦.而不平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易: 交换
苦: 劳苦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C. 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
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
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
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
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第Ⅱ卷(共8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5页,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分)
译文:
(2) 甚矣,汝之不惠!
(2分)
译文:
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四句填写)(4分)
(1)
,可以为师也。《〈论语〉十则》
(2) 蝉则千转不穷,
(3) 潮平两岸阔,
(4) 春潮带雨晚来急,
(5)
亭有怀》) (6)
。 (吴均《与朱元思书》)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韦应物《除州西涧》)
? 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9.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任选一题)(2 分)
(1)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2) 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引来不少文人的咏叹 , 这里有杜甫“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的
苍凉,又有孟浩然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阔,范仲淹也
因其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发出了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 分)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
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
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
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
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
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
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
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
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
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
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
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
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
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
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
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了。可见,真正成
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
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
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
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
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
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
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10.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答:
11. 第④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句话怎样理解?
(3 分)
答:
12.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
13. 文章通篇用“你”“你们”这一称呼,这样有什么表达效果? (3 分)
答:
五、作文(60 分)
14.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 题目:心中的风景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可用话题作题目;②自定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 卷 ( 共 50 分 )
注意事项:
1.B 卷共5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诗歌鉴赏 (4 分 )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分 )
答:
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2 分 )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
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
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②。其后霍氏诛灭,
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③,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
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④,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
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
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资治通鉴》
【注释】
①害:妒忌,怨恨。②报闻: 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
道了,表示作罢。 ③ 突:烟囱。④上行(háng):上位。
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而又行以逆道.
B. 宜.以时抑制
C.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道: 道理
宜: 应该
过: 拜访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终亡.火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 分)
亡: 通“无”
(1)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3 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
(4 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22 分 )
(一) 名著阅读 (4 分)
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1) 读名著,让你开阔眼界,提高你对生活的认识;读名著,又让你认识了很多人物,提高你辨
析事物的能力。请从下面提供的名著人物中选择其一,概括叙述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并根据你所写的这一情节,概括出人物相应的性格特点。 (4 分)
武松
觉慧
孙悟空
关羽
鲁滨孙
所选人物:
故事情节:
(2 分)
性格特点:
(2 分)
(2)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 (4 分)
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
利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
招什么鸟安!”……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0 题。 (18 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赵 宁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
向勇敢。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
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
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
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
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
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
额头:“这么烫, 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
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
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 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
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
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
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
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
无声地哭泣着, 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 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
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 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
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
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
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
来。 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
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
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
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
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
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
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
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