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专用纸
学号
1110218014074
姓名
王楠
班级 计科 18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
超前进位加法器设计实验
任课教师
指导教师
实验组别 第
组
同组者
教师评语及成绩:
实验成绩:
教师签字:
(请按照实验报告的有关要求书写,一般必须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3、实验步骤与方法;4、
实验数据与程序清单;5、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实验结果、结果分析与体会等内容。)
【1】实验目的
(1)掌握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熟悉 CPLD 应用设计及 EDA 软件的使用。
【2】实验环境
PC 机-一台, 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3】实验步骤
(1)根据上述加法器的逻辑原理使用 Quartus II 软件编辑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编译,其
在 EPM1270 芯片中对应的引脚如图 1-2-7 所示,框外文字表示 10 号,框内文字表示该引脚的含
义(本实验例程见‘安装路径)CpldMAdder\Adder.qpf"'工程)。
第 1 页, 共 3 页
(2) 关闭实验系统电源,按图 1-2-8 连接实验电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
(3)打开实验系统电源,将生成的 POF 文件下载到 EPMI270 中去。
(4)以 CON 单元中的 SD7..SDI0 八个二进制开关为被加数 A, SD07... SD00 八个二进制开关为
加数 B,K7 用来模拟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相加的结果在 CPLD 单元的 7..L0 八个 LED 灯显示,
相加后向高位的进位用 CPLD 单元的 L8 灯显示。给 A 和 B 置不同的数,观察相加的结果。
【4】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如在 SD17..SD10 中输入 1111 1001, 在 SD07... SD00 中输入 10011111,在实验箱中可看到
用来模拟低位与高位的进位信号 K7、L8 灯变亮,同时可看到 A01...A08 与 L...LO_上的显示
分别为 1001 与 1000。
【5】实验总结
这个实验是上个实验的扩展,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运算器的认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对
已有的知识的一种扩展补充,进一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并探索其更深层次的东西,设
计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这个算法的核心是把 8 位加法器分成两个 4 位加法器,先求出低 4
位加法器的各个进位,特别是向高 4 位加法器的进位 C4。然后,高 4 位加法器把 C4 作为初
始进位,使用低 4 位加法器相同的方法来完成计算。每一个 4 位加法器在计算时,又分成了
两个 2 位的加法器。如此递归。随着加法器位数的增加,越是高位的进位逻辑电路就会越复
杂:
定义
Gi,j=gi+ pigi-1+pipi-1gi-2+... +pipi-1...pj+1gj;
Pi,j=pi pi-1...pj+1 pj
则有
Gi,i=gi; Pi,i=pi; Gi,j=Gi,k+Pi,kGk-1,j ;
Pi,j=Pi,kPk-1,j
Ci+1=Gi,j+Pi,jCj
从而可知四位超前进位加法算法如下:
G1,0=g1+p1g0; P1,0=p1p0
G3,2=g3+p3g2; P3,2=p3p2
G3,0=G3,2+P3,2G1,0; P3,0=P3,2P1,0
第 2 页, 共 3 页
C4=G3,0+P3,0C0
八位超前进位加法算法如下:
G1,0=g1+p1g0; P1,0=p1p0
G3,2=g3+p3g2; P3,2=p3p2
G3,0=G3,2+P3,2G1,0; P3,0=P3,2P1,0
G5,4=g5+p5g4; P5,4=p5p4
G7,6=g7+p7g6; P7,6=p7p6 ;
G7,4=G7,6+P7,6G5,4; P7,4=P7,6P5,4
G7,0=G7,4+P7,4G3,0; P7,0=Р7,4P3,0
C8=G7,0+P7,0C0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