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面试题目与答案.pdf

第1页 / 共128页
第2页 / 共128页
第3页 / 共128页
第4页 / 共128页
第5页 / 共128页
第6页 / 共128页
第7页 / 共128页
第8页 / 共128页
资料共12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一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下午11:42 1.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仕兰微电子) a.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电路的任一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 为零 b.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电路中的任一闭合电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2.平板电容公式(C=εS/4πkd)。 3.三极管曲线特性 4.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他们的应用。 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放大电路中的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 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取样网络以一定的方式作用到输入回路以影响 放大电路输入量的过程。包含反馈作用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 联负反馈。若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则称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取 自输出电流信号,则称为电流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入端以电压串联的形式叠加,则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 号在输入端以电流并联的形式叠加,则称为并联反馈。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a.降低放大倍数 b.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 性,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T℃, Vcc,器件老化等),放大倍数会变化,其 相对变化量越小,则稳定性越高。c.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噪声(加入负反馈 后,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减小为无反馈时的1/(1+AF)。值得注意的是负反馈只 能减小而不能消耗非线性失真。当非线性信号混入输入量或干扰来源于外界 时,引入负反馈并不能减小非线性失真;只有非线性失真产生于电路内部, 引入负反馈才能减小其影响。) d.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e.展宽通频带:加入反馈后,通频带宽度是无反馈时的(1+AF)倍。 对输入电阻ri的影响: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为(1+AF)倍,并联负反 馈使输入电阻减小为1/(1+AF)。 对输出电阻ro的影响: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 阻增加。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 a. b.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放大 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中频段的极性)。 信号源内阻较小或要求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时,应引入串联负反 馈;信号源内阻较大或要求降低输入电阻时,应引入并联系反馈。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 a. b. c. d.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放大 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中频段的极性)。 信号源内阻较小或要求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时,应引入串联负反 馈;信号源内阻较大或要求降低输入电阻时,应引入并联系反馈。 根据负载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量或输出电阻的要求决定是引入电压还是 电流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压或输出电阻要小,则应 引入电压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流或输出电阻要大, 则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在需要进行信号变换时,应根据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功能选 择合适的组态。例如,要求实现电流——电压信号的转换时,应在放 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等。 放大电路中频率补偿的目的:a.改善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b.克服由于引入 负反馈而可能出现自激振荡现象,使放大器能够稳定工作。 主导思想:设法改变放大电路高频部分的开环频率特性,使高频部分衰减的 更快些,即使相移180度时,满足|AF|<1,破坏自激条件。 实际校正做法: A.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是否自激,如自激,观察自激频 率; B.选择校正网络的值,使RC=1/(2pi*f),其中f为自激频 率; C.将RC校正网络接入高阻抗的位置; (在放大电路中,由于晶体管结电容的存在常常会使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高 频段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然 后,负反馈的引入又引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负反馈电路会出现自激振荡现 象,所以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正常稳定工作,必须对放大电路进行频率补 偿。) 之所以放大器具有频率响应问题,原因为:一是实际放大的信号频率不是单 一的;二是放大器具有电抗元件和电抗因素。由于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 (如管子的极间电容,电路的负载电容、分布电容、耦合电容、射极旁路电 容等),使得放大器可能对不同频率信号分量的放大倍数和相移不同。 如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放大不同,就会引起幅度失真; 如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产生的相移不同就会引起相位失真。 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总称为频率失真,由于此失真是由电路的线性电抗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等)引起的,故不称为线性失真。为实现信号不失真放 大所以要需研究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由于放大器件本身具有极间电容,以及放大电路中有时存在电抗性元件,所 以,当输入不同频率信号时,电路的放大倍数将成 为频率的函数,这个特 性就是频率特性或者频率响应。分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改变频响曲线 就是改变其幅度和相位响应,可以通过外加RC,LC网络来改变其幅频特性和 相频特性 频率补偿的方法:分为超前补偿和滞后补偿。主要是通过接入一些阻容元件 来改变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在高频段的相频特性,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锁相 环。
以,当输入不同频率信号时,电路的放大倍数将成 为频率的函数,这个特 性就是频率特性或者频率响应。分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改变频响曲线 就是改变其幅度和相位响应,可以通过外加RC,LC网络来改变其幅频特性和 相频特性 频率补偿的方法:分为超前补偿和滞后补偿。主要是通过接入一些阻容元件 来改变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在高频段的相频特性,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锁相 环。 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 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 点。 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 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 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6.什么是负载 ?什么又是带负载能力? 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对于不同的负载,电路输出特 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因为负载的剧烈变化而变, 这就是所谓的带载能力 7.什么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在独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的情况下,由端口看入,电路 可用一个电阻元件来等效。这个等效电阻称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从放大电 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8. 电压源、电流源是集成电路中经常用到的模块,请画出你知道的线路结构, 简单描述 其优缺点。 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 应当为无穷大。 9.什么叫差模信号?什么叫共模信号?画出差分电路结构 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差模 信号(uil =-ui2)时,称为差模输入。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信号 称为共模信号。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共模信号(uil =ui2)时,称为共模输入。 在差动放大器中,有用信号以差模形式输入,干扰信号用共模形式输入,那 么干扰信号将被抑制的很小。 共模抑制比(Common-mode rejection rate): = Ad / Ac 10.怎样理解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