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云南红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 jù(
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 hòng(
)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
)
)集起许多
)岩峭壁,冲倒了
xié
xié
)
)
B、聚 宏 jiā
jiá
D、积 宏 xuán jiá
)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层沙积土,挟.(
A、积 洪 xián
C、聚 洪 x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刚经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真是不耻下问....的好学生。
B、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刚毅不屈....,拒不承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C、毒胶囊事件一经媒体曝光,就成为广大民众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珍惜每一滴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是最严重的世界文物流失的国家之一。
D、通过开展“三生”教育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学生懂得了珍惜生命自重要性。
4、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
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
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的《故乡》就是其中的一篇。
D、《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言轻松诙谐,
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②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③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④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A、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6、根据提示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③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切不
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月亮总会引起人们无限遗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请写出古诗词中借月
B、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
)
抒情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2012 年 5 月 8 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校门口,正当学校放学,学生蜂拥而出时,一
辆失控的大客车疯狂冲向学生,在生死考验关头,张丽莉老师临危不惧,凭着一种师者父母
心的本能,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双腿截肢。那一瞬间,
她 1 米 68 的高挑儿背影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镌刻在中华大地上,被人们誉为“最美
女教师”。
国务委员刘延东去医院看望张丽莉时说:“张老师在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将生的希望
留给了学生,将危险留给自己,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1)“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美”在哪里?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用一个成语概括。
(2)如今张丽莉经过手术,正在治疗和康复当中,请你对张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
(3)参照网友寄语,请你跟帖或对话
示例一:摘下翅膀,送给学生飞翔。
示例二:您的天塌了,我们为您撑起天空;你的路断了,我们为您筑成回家的路基!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8、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统摄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至 13 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
(l)水尤清冽. 冽: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
(3)佁然..不动 佁然..: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l)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斗.折蛇行 斗: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第二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遥”表露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小题。
“天宫一号”上的植物旅客
①随“天宫一号”上天的 4 种植物,并非传统的经济作物,而是生长于我国山林里的野
生种类。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珍稀濒危物种。
②普陀鹅耳枥名字拗口,鲜为人知,但绝对可以算是“独一无二”。它仅生长在我国浙
江普陀岛的佛顶山上,野生植株仅存一棵 200 余岁的老树。虽然普陀鹅耳枥通过人工繁殖,
数量增加了 300 余株,但这些植株都是由那棵老树培育而来,基因极其相似,存在着与“近
亲繁殖”相似的弊端。
③俗称“鸽子树”的珙( gǒng)桐赫赫有名,是活化石级别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序形
态有如白鸽,为人喜爱。1000 万年前,地球上就有这种植物了。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几乎
所有的珙桐都如大多数植物一般灭绝殆尽,只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偏僻山沟里,才有少数幸免
于难。
④望天树是树木中的长颈鹿,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它们鹤立鸡群,挺立在原始雨林里,
分布的面积不超过 20 平方公里。由于种子不易繁育,生存环境遭受人类活动的威胁。望天
对面临着随雨林一同消失的危险。
⑤大树杜鹃是最为高大宏伟的杜鹃花,也是极稀有的古老物种。在野外,仅有..数十株大
树杜鹃留存在云南西部海拔两千余米的山林里。由于不能忍受山中的低温.大树杜鹃的幼苗
十之八九不能度过“青春期”,更别提开花结果了。
⑥“天宫”飞天,种子搭车。植物种子的航天之旅,实际是想要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进
行育种,参加一场盛大的“赌局”,为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赌”出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⑦太空对于植物种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宇宙射线。这些射线可以作用于植物的染色体,
有可能打破原有的 DNA 序列,使基因发生突变。无论是植物自发的突变,还是传统育种手段,
都比不上太空育种使基因突变的速度。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突变的可能性,是太空育种的优
势所在。
⑧然而,突变这东西是完全随机的,是否发生突变是随机的,突变的结果也是随机的,
不会考虑人类或者植物本身的好恶。突变后的种子绝大部分不能生长或良好地适应环境,只
有少数突变或许能够符合人类的期望,会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进行改良。因此,当种
子返回地面后,其中有多少突变个体能够符合人类要求,就只能看运气了。也许经历了太空
之旅的种子会死于非命,也许,有少数个体能够茁壮成长,像月宫里砍不倒的桂树那般顽强。
(乌药/文,选自《博物》2011 年第 11 期,有改动)
14、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15、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6、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仅有”能否去掉,为什么?
17、“天宫一号”搭载了哪四种植物?请你说说推荐这些植物的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小题。
人生的草稿和答卷
①我们所认为的草稿,其实就已经是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
②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
步。
③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
④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我的字大有长进。问其原因,老先生说,
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所谓,以后还有机会,所
以就不能完全专心,而用最好的纸,你就会感觉机会的珍责,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从而也
就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用心去写,所以字就能够写好。
⑤多年以后蓦然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路程,确实有草稿上练字的那种心态,以至于使
许多愿望没能实现。其实就是因为曾经以为自己还是来日方长,所以一次次失去难得的机遇,
白白浪费了一张又一张的人生好纸。老是在以一种非介入的心态做事,只是把生活里的许多
事情当成演习,而不是真刀真枪的实战,所就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专长,更没有全
力以赴地去做事,结果就可想知了。
⑥许多时候,我们老是犯这样的错误,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不珍惜生命;待人生就像
写字一样,往往不注重字写得怎样,而只是看花费了多少纸。
⑦生命不应该打草稿,而现实的生活其实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机会,因为我们所认为
的草稿,其实就已经是我们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亦无法重绘,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
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天。
⑧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
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盖愧……”
⑨是的,季节可以重复,时问可以重复,金钱可以重复,唯有生命不可重复,生命之于
每个人只有一次。独处的美,如金的沉默,凄凉的诗和悲壮的歌,都需要我们经得起挫折,
耐得住沉默。
⑩珍惜生命,摈弃苟且偷安,抓紧争分夺秒,待到硕果累累时,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快
乐。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都是赤裸裸的泅渡者。只有不断地修正航向,激励坚强的意志,
才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11 也许你曾直面过一次生命的消亡。是亲人撒手西去,或是目睹路人死于一次意外的
事故。这时,你会感到生命之弦的脆弱,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死亡的洗礼使你的心灵得到净
化,你更加感受到生命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你会更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12 别让生命再打草稿,用行动捧一份爱意给天下的弱者,你的生命价值更得到了延伸,
用你的目光呵护道旁的每一株无名小花,你的生命就是原野上的一株大树,用你的生命去感
应树上的每一片绿叶,你的生命从此便获得了安宁与清静。
○13 因为,生命因热爱而动听。
18、阅读文中画横线句子,用文中句子回答:为什么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没有的进步,用最
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
19、第⑤段“自己走过的人生路程,确实有草稿上练字的那种心态一句中的心态具体指什么?
20、文章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2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此提出了什么看法?
22、阅读本文后,请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四、写作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上学、回家、旅游或者求学、成长、交往……的路上,
或许会看到许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听到令人心动的话语,亲身体验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那时那剩,你会触动心灵、感悟人生、悟出真谛。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章中不要出
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北京出租车司机老马载一位盲人回家,并扶他到小区门口。临走前,老马没有
收盲人的钱,盲人谢他,还说他伟大。老马说:“我不伟大,只是比您挣钱容易点儿。”此事
被发到微博上,不到 48 小时,被转发 6 万次,评论 l 万条。
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助人为乐、帮扶弱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温馨的
小故事之所以成为热点,反映了当下人们对道德、良知、温情、人性美的呼唤。我们多么希
望:跌倒者有人扶,贫病者有人帮,柔弱者有人管……到那时,天空闪烁美丽的星光,人间
充满人性的爱,人人都有向善的心。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一、(共 16 分)
1、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仔细阅读语段,第一处“jù”的写法为
参考答案
“聚”(聚集),第二处填写的字和“涛”相连,应是形容水的,因此是“洪”而不是“宏”;
“悬”的正确读音应该是“x uán”,而不是“xián”,“挟”的正确读音是“xié”,而不是“j
iá”,故选 C。
2、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力。A 项的“不耻下问”是长辈对晚辈,或
者师长对学生所用的;B 项中的“刚毅不屈”是褒义词,用在犯罪分子身上不适台;C 项中
的“津津有味”应改成“津津乐道”。
3、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别与修改能力。句子的语病常见的有句子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语序颠倒、前后矛盾、词语重复、句式杂糅等,A 项是表意有误。句子中多了否
定词“不”,应去掉;C 项是词序不当,应把“最严重的”放在“国家”之前;D 项是句子成
分残缺。“通过”是介词,“使”是动词,二者皆用导致整个句子无主语。可以去掉“通过”
或“使”。
4、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故乡》是鲁迅先生写的小说,
选自《呐咄》,不是散文,更不会出自《朝花夕拾》。
5、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本题选自学过的课文:培根《谈读书》。根据
第四句也可以排出:先总说,从怡情、傅彩、长才三个方面来谈,再根据此句中这三个词语
的先后顺序,找出相对应的话即可准确排序。
6、①长河落日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⑤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主的识记与理解能力。①②题属于识记型默写,要求考生直接
默写出指定名句的上句或下句,难度较小,答题时注意书写要正确;③④属于理解型默写,
难度比直接默写型要大一些,要求考生理解诗;⑤题属于拓展型默写,每一个拓展型默写都
有给定的主题,据此回答即可。
二、(共 6 分)
7、(1)答案示例: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临危不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能力。从具体的话段中归纳人物的主要事迹或者人
物形象。在语段中有表现张丽莉的成语“临危不惧”,也可答成意思类似的成语。
(2)答案示例:张老师,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愿张老师早日康复!(语言流畅、得体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做此类题的关键是语言得体,语意流畅。本题涉及
对人物的祝福,因此应有称呼,注意礼貌,祝福的话语要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相符合。
(3)答案示例:那样温暖,那样温暖,您的温暖传遍了九州!那样深情,那样深情,您的深
情谱写了大爱!或虽然她没有了双腿,但所有的学生都是她的脚(语言流畅、得体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通过跟帖,赞美张丽莉老师的高贵品质。做此类题,
要注意例句的表达内容和句式特点,那个的修辞手法。如果没有明显的限制,也可运用合适
的修辞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共 38 分)
(一)8、江城子 狂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牌名和诗歌线索的辨识能力。词牌名属于识记的知识,在于平时
的学习积累;诗歌的线索需要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词语,看诗歌的内容是围绕
哪个词来写的。
9、抒发诗人渴望立功报国壮志情怀。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要理解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
理解这句诗中的典故。“射天狼”指抗击入侵的西夏军队,诗人借助典故,抒发了自己立功
报回的豪情壮志。
(二)10、(1)凉;(2)大约;(3)呆呆的样子;(4)像北斗星那样(任选两个作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语词的翻译。要运用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准确写出常见的文言虚
词和重点实词的含义,答题时要考虑到它们的具体语境,以及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变化。
11、(1)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对整体文段的意思有一
定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最后结合句子的句
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中的“犬牙”是名词作状语,
翻译成“像狗牙那样”;(2)句没有使用特殊句式,只要准确翻译“以、过、清、乃、记”
等字词即可。
12、水的特点:清澈透明(水尤清冽);写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意思的理解及对写作手法的把握能力。第二段借助潭中的石、
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衬托水的清澈透明,是侧面描写。
13、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悲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回答此题只有先弄懂这句话的意思,然
后才能明白作者的心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写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这些词语含有
凄冷忧伤的意思,这正是作者此刻的心境。
(三)14、说明对象:“天宫一号”上的植物旅客。共同特征:珍稀濒危物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说明文,首先应把握住说明
对象,然后看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它的哪些特征。解答此题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的内容,筛选出说明对象的所有特征,经过比较取其共同点即可。
15、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珙桐历史悠久,是活化石级别的植物,突出了
它的珍稀。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能力。第三段划线处使用的是列数字的
说明方法,列数字的作用是:具体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由于题目是针对划线语句的,所
以回答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把“事物”换成“珙桐”即可。
16、不能去掉。“仅有”一词表限制范围,有强调作用。突出说明了大树杜鹃的稀少,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时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理解“仅有”一
词限制的内容;二是在表达上使用这个词语有什么作用。“仅有”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严密的特点。
17、普陀鹅耳枥,珙桐、大树杜鹃、望天树。这些植物都是珍稀濒危植物,人们想通过太空
育种的方式,让四种濒危物种得以改良,增强它们的生存能力,达到拯救物种的目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文,理解每一
段的说明中心,一般来说,每一段的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一段告诉我们是四种植物;第②③
④⑤段分别在段首告诉我们这 4 种植物的名字。理由:从第一段可看出它们是珍稀濒危物种,
第六段想说明想让他们增强生存能力,以达到拯救的目的。
(四)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反正以后还有机
会,所以就不能完全专心;用最好的纸,就会感觉机会的珍贵,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从而
也就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用心去写,所以字也就能够写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归纳能力。做此类题,应根据题干的提示“用
文中句子回答”来分析答案。划线句子的意思,往往出现在该段中或者它的前后段,范围锁
定以后,接下来要弄明白划线句子的含义。这也是做题的关键所在。
19、因为总认为来日方长,就以一种非介入的心态做事,把生活中的事情当成演习,而不是
真刀实枪的实战,所以就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专长。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句子,把
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是解题的基本方法。从第四段中老先生的话可以看出:
“那种心态”是指不专心做事,把生活中的事都当成是演习。
20、引用论证,强调生命不可重复,我们要珍惜每一扶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议论文中的引用名言或事例,一般
起到论据或论证的作用,证明中心论点。此题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话,是引用论证,
论证中心论点,告诉我们珍惜每一天。
21、(l)本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练书法时,用最好的纸比用废旧报纸练的效果好的事。(2)
①我们所认为的草稿,其实就已经是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②生命不应该打草稿。③别
让生命再打草稿。(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本文以小时候的事例为叙事的基
础,在此基础上论证生命不可以重复,认真对待每一天的观点。前后两部分泾渭分明,只要
我们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2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1)抓住机台,珍惜时间;(2)生命是宝贵的,不可重复,要珍
惜生命;(3)把握现在,付诸行动,用心做事等。
【解析】此题考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回答此题要把握住三点:一是结合文
中的内容;二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三是写出自己的感想。
四、(40 分)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