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 B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C ) A、2 岁 B、3 岁 C、4~5 岁 D、10 岁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 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4、学习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5、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D )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A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英语单词,属于( B )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到以下熟练程度时,记忆效果最好( D ) A、50% B、100% C、150% D、200% 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扩是( C ) A、打篮球
B、骑单车 C、吹口琴 D、解应用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D ) A、划线 B、复述 C、谐音联想法 D、列提纲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 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B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2、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C ) 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像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D、表象式道德情感 13、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 B ) 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掌握学习 14、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 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 BC 两种型 15、下列哪种型不属于客观题( D )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二、填空题: 16、1903 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_桑代克_。 17、个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社会自我_,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8、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行为规范_学习三类。 19、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_强化_。 20、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中的干扰主要是有两种,即前摄抑制和_倒摄抑制_。 21、熟悉了红砖是作为建筑材料用的,就看不同它的其它功能,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现 象叫_功能固着_。 22、多媒体教学属于_模象_直观方式中的一种。 23、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的品德关键年龄大致 在_小学三年级(或 9 岁左右)_。
24、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_内化_三个阶段。 25、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他。这时他的学习内驱力主要属于_附 属_内驱力。 26、某学生在知觉事物时,喜欢看教师的“脸色”而修改自己意见,该生认知风格很可能属 于_场依存_型。 27、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_动作技能_ 目标三大领域。 28、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问题,这属于_心理_问题行为。 29、吸引与排斥、_合作与竞争_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0、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称之为_总结性_评价。 31、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教学反思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_交流讨论_和行动研 究。 32、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_结构良好_问题。 33、技能即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_一种活动方式_。 34、流畅性、_变通性_和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基本特征。 35、智力超常是指智商超过_140_的儿童。 三、简答题: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要做到: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 的教学组织形式;②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 差异的教学手段。 37、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8、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9、简述有效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 行复习。 40、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答: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③提高多种 练习的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①教师的领导风格;②班级规模;③班级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 四、论述题 : 42、请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提供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3、当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的老师往往以说理为主,收效甚微。请你从学生品德结构 特点及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答:①指出“说理”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②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指出品德教 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