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 年 6 月 21 日(夏至日)出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带始于非洲中部,结束在西太平洋。 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 2. 日环食发生时地球所在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B 2. A 【点睛】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日食现象,主要依据图的信息作答。 秋季,农作物收割以后,部分农民会在田间燃烧秸杆(如左图)。现环保部门已出台禁 止燃烧秸杆的规定。右图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3. 读右图,燃烧秸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杆会( ) A.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C. 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答案】3. C 4. D B. 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D. 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燃烧秸杆的影响,主要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进行分 析即可。 2020 年 5 月 27 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下图是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珠穆朗玛峰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交界处附近(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珠穆朗玛峰所在山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抬升 C. 岩浆冷却凝固 B. 板块挤压隆起 D. 冰川搬运堆积 7.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中可使用的技术有( )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数字地球 【答案】5. A 6. B 7. B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遥感(RS):拍摄图像;获取“面”的信息;侧重“看”。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定“点”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 下图是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从①→④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9. 影响自然带从①-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热量 D. 水分 【答案】8. A 9. C 【点睛】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 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 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又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纬 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 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新的人口迁移现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我国许多 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人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宜人 B. 环境优美 C. 经济发达 D. 婚姻 家庭 11.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 减轻就业压力 B. 缓解交通压力 C. 提升科技水平 D. 提供 丰富劳动力 【答案】10. C 11. D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即可。 下图是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国家与其城市化进程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美国——初期阶段 C. 英国——初期阶段 B. 中国——中期阶段 D. 印度——后期阶段 13. 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环境恶化 ②住房紧张 ③城市中心区衰落 ④交通拥挤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2. B 13. A 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 19 世纪,早期钢铁工业靠近大煤田,如德国鲁尔区。20 世纪初期 开始,钢铁工业转向靠近大铁矿,如我国辽宁鞍钢。二战后,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 费区布局,如我国上海宝钢。下表为“每冶炼 1 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4. 20 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的布局转向靠近大铁矿得益于( )
A. 基础设施的完善 C. 冶金技术的进步 B. 市场规模的扩大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15. 二战后,许多钢铁工业从靠近原料、燃料产地转向靠近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用水紧张 C. 大型运输船舶出现 【答案】14. C 15. C B. 环境污染严重 D.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点睛】本题考查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表格的数据分析来回答即可。 2019 年 9 月 25 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正式投入运营。新机场发展定位是立足北京, 对接津、冀,面向世界。下图是北京周边地区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大兴机场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质地貌 B. 自然资源 C. 科学技术 D. 社会 经济 17. 大兴机场建设的意义体现在( ) A. 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B. 有效缓解北京市区交通压力 C. 远离京津城区减少大气污染 D. 加快能源的跨区域调配速度 【答案】16. D 17. A
某支付平台推出线上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可利用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在 平台上积系低碳府需用攻领养虚极树,虚拟树长成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 们会为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种植实体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具有耐严寒、耐贫瘠、耐旱的胡杨树,最适合种植在我国的( ) A. 塔里木盆地 B. 长江三角洲 C. 东南丘陵 D. 四川 盆地 19. “蚂蚁森林”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改善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 ②彻底解决我国的荒漠问题 ③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8. A 19. D 【点睛】荒漠化的主要治理措施——兴建防护林,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采取封沙禁 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 增加发电量 C. 发展旅游业 B. 河流梯级开发 D. 形成“工业走廊” 21.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效益包括( ) ①降低地震频率 ②促进航运发展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减少洪水频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20. B 21. D 【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根据关联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组织答案。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该阶段主导产业包括( ) A. 食品加工、石化工业、电子装配 B. 煤炭加工、服装制造、制糖工业 C. 玩具制造、钢铁工业、精密仪表 D. 电子信息、精密仪表、生物制药 23. 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 A. 劳动力数量增加 C.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答案】22. D 23. C B.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 原料导向型工业数量增多 【点睛】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工业发展。从图上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下图是 20 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24. 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劳动力成本 C. 市场需求 D. 矿产 资源 25. 80 年代,产业转移促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A.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C. 产业结构趋向单一 【答案】24. B 25. A B.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 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移出地——便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减轻环境压力,但 短期内影响就业。移入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加 大了环境压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50 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夏季是甲国的 “丛林野火季”。2019 年 11 月起,森林火灾形成的烟尘
常飘向乙国,使乙国各地笼罩在烟霾中。 材料二 左图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右图是甲、乙两国区域图。 (1)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①____气压带,②____风带。常年受③风带影响形成的气 候类型是温带____ (填“海洋性”或“大陆性”)气候。 (2)将甲国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乙国的风带是____ (填数字序号)。 (3)④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 (填“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作用。 (4)K 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1000mm,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受____ “暖流”或“寒流”) 影响,____风携带大量暖湿水汽,在山地____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答案】 (1). 赤道低 (2). 东南信(或信) (3). 海洋性 (4). ③ (5). 降温减湿 (6). 暖流 (7). 东南信(或东南) (8). 迎风坡 27. 下图是沿海某地地质地貌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水循环的类型,按发生的领域属于____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 (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填“背斜”或“向斜”)。甲、乙两处岩层中,____处岩层由于 受____ (填“张裂”或“挤压")作用,岩性坚硬,可作为建筑材料。 (3)形成丙处海崖洞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的____作用。丁处的岩石是____ (填“岩浆 岩”或“沉积岩")。 (4)过度采伐乙处山区的森林,容易造成____导致附近河流含沙量____(填“增大”或“减 小”),加剧水旱灾害。 【答案】 (1). 海陆间 (2). 雨水(或降水) (3). 背斜 (4). 乙 (5). 挤 压 (6). 侵蚀 (7). 岩浆岩 (8). 水土流失 (9). 增大 28. 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 7000 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下图是世界部 分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