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标准.pdf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资料共3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2 缩略语
4 系统技术特性
4.1 基本技术体制
4.1.1 技术体制
4.1.1.1 信道划分
4.1.1.2 区域覆盖
4.1.2 射频调制方式
4.1.3 调制速率
4.1.4 语音编码
4.2 系统基本业务
4.2.1 用户终端业务
4.2.2 承载业务
4.3 基本协议和信令
4.4 系统工作方式
4.4.1 集群工作方式
4.4.2 直通工作方式
4.4.3 中转工作方式
4.4.4 故障弱化工作方式
4.5 呼叫建立时间
5 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
5.1 系统构成
5.1.1 网络基础设备
5.1.2 用户终端设备
5.1.2.1 移动台
5.1.2.2 有线台
5.1.2.3 调度台
5.2 功能要求
5.2.1 功能定义
5.2.1.1 登记
5.2.1.2 去登记
5.2.1.3 鉴权
5.2.1.4 漫游
5.2.1.5 语音单呼
5.2.1.6 语音组呼
5.2.1.7 组呼迟入
5.2.1.8 组呼并入
5.2.1.9 广播呼叫
5.2.1.10 紧急呼叫
5.2.1.11 优先呼叫
5.2.1.12 报警
5.2.1.13 环境侦听
5.2.1.14 监听
5.2.1.15 插话
5.2.1.16 强拆
5.2.1.17 越区切换
5.2.1.18 通话限时
5.2.1.19 讲话方身份识别
5.2.1.20 PTT授权
5.2.1.21 遥毙
5.2.1.22 遥晕
5.2.1.23 复活
5.2.1.24 动态重组
5.2.1.25 呼叫限制
5.2.1.26 状态消息
5.2.1.27 短消息
5.2.1.28 卫星定位信息传输
5.2.1.29 网络管理
5.2.1.30 端到端安全
5.2.1.31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
5.2.1.32 有线电话呼叫
5.2.1.33 功率控制
5.2.1.34 包容呼叫
5.2.1.35 呼叫转移
5.2.1.36 繁忙排队
5.2.1.37 分组数据
5.2.1.38 空口安全
5.2.1.39 限定基站呼叫
5.2.2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
5.3 其他要求
5.3.1 操作界面要求
5.3.2 对移动台的其他要求
6 频率规划
6.1 工作频段
6.2 频率编号
6.2.1 频率编号规则
6.2.2 单频段频率编号
6.2.3 双频段频率1编号
6.2.4 双频段频率2编号
6.3 频率分组
7 地址与识别码
7.1 系统参数
7.1.1 网络规模参数(Model)
7.1.2 无线位置识别号(LAI)
7.1.3 全网区域识别号(NZI)
7.1.4 全网地域识别号(NAI)
7.2 用户编号及地址定义
7.2.1 空中接口用户地址定义
7.2.2 全网地域识别码与空中接口用户地址的对应关系
7.2.3 单呼号码
7.2.3.1 短单呼地址码
7.2.3.2 段队单呼号码
7.2.3.3 单呼地址码与段队单呼号码的关系
7.2.4 组呼号码
7.2.4.1 短组呼地址码
7.2.4.2 段队组呼号码
7.2.4.3 组呼地址码与段队组呼号码的关系
7.2.4.4 分级组呼号码
7.3 内部有线编号
8 网络管理
8.1 网管概述
8.2 单交换中心网管
8.3 多交换中心网管
8.4 网管基本功能
8.5 网管分级架构
9 系统互联
9.1 PDT系统互联范围
9.2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
9.2.1 PDT系统网络设计
9.2.2 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
9.2.3 PDT网络联络地址
9.2.4 PDT 系统间互联的信令
9.2.5 PDT系统间互联的语音传输协议
9.3 PDT与MPT1327之间的互联
9.3.1 PDT与MPT1327互联方式
9.3.2 PDT与MPT1327互联服务需求
9.3.3 PDT与MPT1327互联信令
9.3.4 PDT与MPT1327互联语音传输协议
9.4 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
10 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
10.1 信道设备概述
10.2 总体性能指标
10.3 基地台射频指标
10.4 手持台射频指标
10.5 车载台射频指标
11 安全加密
12 电气安全
13 电源适应性
14 机械结构安全
14.1 结构
14.2 表面温度
15 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
15.1 环境适应性
15.2 电磁兼容性要求
15.2.1 静电释放要求
15.2.2 电磁兼容性
16 可靠性要求
16.1 信道设备可靠性
16.2 控制和链路设备的可靠性
17 运输和包装要求
ICS 33.060.01 A90           GA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共 安 全 行 业 标 准 GA/T XXXXX—XXXX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3 年 3 月 7 日)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安 部 发 布
GA/T XXXXX—XXXX 目 次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缩略语 ........................................................................ 3 4 系统技术特性 ...................................................................... 4 4.1 基本技术体制 .................................................................. 4 4.2 系统基本业务 .................................................................. 4 4.3 基本协议和信令 ................................................................ 5 4.4 系统工作方式 .................................................................. 5 4.5 呼叫建立时间 .................................................................. 5 5 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 ................................................................ 5 5.1 系统构成 ...................................................................... 5 5.2 功能要求 ...................................................................... 6 5.3 其他要求 ..................................................................... 11 6 频率规划 ......................................................................... 12 6.1 工作频段 ..................................................................... 12 6.2 频率编号 ..................................................................... 12 6.3 频率分组 ..................................................................... 13 7 地址与识别码 ..................................................................... 13 7.1 系统参数 ..................................................................... 13 7.2 用户编号及地址定义 ........................................................... 15 7.3 内部有线编号 ................................................................. 17 8 网络管理 ......................................................................... 17 8.1 网管概述 ..................................................................... 17 8.2 单交换中心网管 ............................................................... 17 8.3 多交换中心网管 ............................................................... 17 8.4 网管基本功能 ................................................................. 17 8.5 网管分级架构 ................................................................. 18 9 系统互联 ......................................................................... 18 9.1 PDT系统互联范围 .............................................................. 18 9.2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 ............................................................ 18 I
GA/T XXXXX—XXXX 9.3 PDT与MPT1327 之间的互联 ....................................................... 19 9.4 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 ................................................... 20 10 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 ............................................................. 20 10.1 信道设备概述 ................................................................. 20 10.2 总体性能指标 ................................................................. 20 10.3 基地台射频指标 ............................................................... 20 10.4 手持台射频指标 ............................................................... 21 10.5 车载台射频指标 ............................................................... 22 11 安全加密 ......................................................................... 23 12 电气安全 ......................................................................... 23 13 电源适应性 ....................................................................... 24 14 机械结构安全 ..................................................................... 24 14.1 结构 ......................................................................... 24 14.2 表面温度 ..................................................................... 24 15 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 ............................................................... 24 15.1 环境适应性 ................................................................... 24 15.2 电磁兼容性要求 ............................................................... 25 16 可靠性要求 ....................................................................... 25 16.1 信道设备可靠性 ............................................................... 25 16.2 控制和链路设备的可靠性 ....................................................... 25 17 运输和包装要求 ................................................................... 25 图 1 网络基础设备示意图 .............................................................. 5 图 2 无线位置识别号LAI结构图 ........................................................ 14 图 3 分级组呼号码 ................................................................... 17 图 4 虚拟的三级管理系统 ............................................................. 18 图 5 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 ..................................................... 19 图 6 PDT-MPT1327 互联结构 ............................................................ 19 图 7 安全机制示意图 ................................................................. 23 表 1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 ............................................................ 10 表 2 单频段频率编号表 ............................................................... 12 表 3 双频段频率 1 编号表 ............................................................. 13 表 4 双频段频率 2 编号表 ............................................................. 13 表 5 省级码(Zone)分配表 ............................................................. 14 表 6 全网区域识别号分配表 ........................................................... 14 表 7 空口地址 ....................................................................... 15 表 8 MPT1327 用户占用的地址空间 ...................................................... 15 表 9 PDT用户占用的地址空间 .......................................................... 15 II
表 10 信道设备总体性能指标 .......................................................... 20 表 11 基地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 21 表 12 手持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 21 表 13 车载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 22 GA/T XXXXX—XXXX III
GA/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是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文件的结构及名称预 计如下: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安全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移动终端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测试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杭州承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优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市万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维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诺达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数字集 群标准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晓东、李江、宓磊、宋飞浩、孙鹏飞、宋振苏、王序、戎骏、刘庆江、蒋庆 生、王为民、朱振荣、梁燕生、刘君、张宗军、王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V
GA/T XXXXX—XXXX 引 言 为规范公安机关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实现不同供应商提供系统、移动台之间的互操作 性,满足公安无线通信安全加密、全国联网以及从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平滑过渡到数字集群系统的要 求,推动全国公安机关无线通信数字化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基于本标准的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具有大区制、广覆盖、可从模拟向数字平滑过渡、采用国产密码算 法加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特点和优势。 V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