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真题上午卷
题 1~3:
某钢筋混凝土单跨梁,截面及配筋如题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纵向受力钢筋
HRB400 级,箍筋及两侧纵向构造钢筋 HRB335 级。已知跨中弯距设计值M=1460 kN·m;轴向拉力设计
值 N=3800kN;as=as`=70mm。
题 1~3 图
1、该梁每侧纵向构造钢筋最小配置量为:
12
16
A、10
C、11
答案:(C )
主要解答过程:
B、10
14
D、11 18
h0=2400-70=2330mm
hw=2330-200=2130mm
b=800mm
根据《砼规范》第 10.2.16 条,As 构≥0.1%bhw,且间距宜≤200mm As=0.1%bhw
=0.001×800×2130
=1704mm2
按间距求得的钢筋根数 n=(2400-70-70)/200-1=10.3,取 11 根
A 错,As=1131mm2
错 ,As=1539mm2 C 正
B
确,As=2212mm2, D 错误,
As=2800mm2
2、非抗震设计时,该梁跨中截面所需下部纵向钢筋 As(mm2):
提示:仅按矩形截面计算
A、3530
C、7070
答案:(D )
B、5760
D、9600
1
3、非抗震设计时,该梁支座截面设计值 V=5760kN,与该值相应的轴拉力设计值为:N=3800kN,
计算剪跨比λ=1.5,该梁支座截面箍筋配置为:
10@100
12@100
A、6
C、6
答案:(C)
B、6 12@150
D、6 14@100
题 4~5:
某单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简支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计算跨度
L0=17.7m,为要求使用阶段不出现裂缝。
4、该梁跨中截面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弯距值 Mk=800kN·m,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Mq=750
kN·m,换算截面惯性距 I0=3.4×1010mm4。该梁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效应长期作用影响
的刚度 B(N/mm2)为:
A、4.85×1014
C、5.70×1014
答案:(A)
B、5.20×1014
B、5.82×1014
5、该梁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预应力长期作用产生的挠度 f1=56.6mm,计算得预加力短
期反拱值 f2=15.2mm,该梁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则该梁挠度与规范中允许挠度[f]之比为:
A、0.59
C、0.94
答案:(A)
主要解答过程:
B、0.76
D、1.28
根据《砼规范》第 8.2.6 条规定,应考虑预压应力长期作用的影响,将计算求得的预加
力短期反拱值 f2 乘以增大系数 2.0,即 f2=2×15.2=30.4mm。
根据《砼规范》第 3.3.2 条注 3 得梁挠度 f=f1-f2=56.6-30.4=26.2mm
查表 3.3.2,l0>9m 的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挠度限值
[f]= l0 / 400
17700 / 400
44.25 mm
故二者之比=26.2/44.25=0.592
题 6~8: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梁刚度 EI=∞,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烈度 8 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 0.2g,阻尼比ζ=0.05。
题 6~8 图
6、已知第一、二振型周期 T1=1.1 秒,T2=0.35 秒,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应第一、二振型地震影
响系数α1,α2 为:
A、0.07,0.16
C、0.08,0.12
答案:(A)
B、0.07,0.12
D、0.16,0.07
2
7、当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相应于第一、二振型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如
题图所示,问水平地震作用下○A 轴底层柱剪力标准值 V(kN)为:
A、42.0
C、50.6
B、48.2
D、58.0
(a).V1(kN)
(b).V2(kN)
题 7~8 图
答案:(C)
8、当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顶层柱顶弯距标准值 M(kN·m)为:
A、37.0
C、74.0
题 9~10:
B、51.8
D、83.3
某房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梁,截面尺寸 b×h=180mm×600mm,抗震等级二级,净距
Ln=2.0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纵向受力钢筋 HRB335 级,箍筋HPB235 级,as=as`=35mm。
9、该连梁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距设计值 M=200.0 kN·m,试问当连梁上、下纵向受力钢筋对
称配置时,下列钢筋(连梁下部纵筋)合适:
提示:混凝土截面受压区高度 x<2as’
A、2
C、3
20
22
B、2 25
D、3 25
10、假定该梁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18kN,连梁
左右端截面反、顺时针方向组合弯距设计值 Mbl=Mbr=150.0 kN·m,该连梁箍筋配置为:
提示:
(1).连梁跨高比大于2.5
(2).验算受剪截面条件式中
1
γ
RE
0 .2
f
c bh
0
=342.2kN。
3
A、 6@100(双肢)
C、 8@100(双肢)
B、 8@150(双肢)
D、 10@100(双肢)
题 11、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何项不妥?
A、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 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
B、顶层及其它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 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C、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D、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题 12~14:
某一设有吊车的单层厂房柱(屋盖为刚性屋盖),上柱长 Hu=3.6m,下柱长Hl=11.5m,上
下柱的截面尺寸如下,对称配筋 as=as`=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纵向受力钢筋 HRB335 级热轧钢筋,当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在排架方向的内力
组合的最不利设计值为:上柱 M=112.0 kN·m,N=236kN;下柱M=760 kN·m,N=1400kN。
(a)上柱截面
(b)下柱截面
题 12~14 图
12、当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问该上、下柱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 RE 应分别为:
A、0.75,0.75
C、0.80,0.75
B、0.75,0.80
D、0.80,0.80
13、该柱上柱截面曲率修正系数 1=1.0,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
2=0.97,l0/h>15,l0/i>17.5,Hu/Hl>0.3,问上柱在排架方向考虑二阶弯距影响的轴压
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1 为:
A、1.16
C、1.66
B、1.26
D、1.82
14、若该柱下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 =1.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
RE=0.8,已求得相对界
限受压区高度 b≈0.55,初始偏心矩 ei=573m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235.3mm,问当采用对称配筋时,该下柱的最小纵向配筋面积应 As=As’(mm2)
应与下列何项接近:
A、940
C、1619
B、1453
D、2189
4
题15、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下列何项非结构构件可不需要进行抗震验算:
A、玻璃幕墙及幕墙的连接;
B、悬挂重物的支座及其联接;
C、电梯提升设备的锚固件;
D、建筑附属设备自重超过 1.8kN 或其体系自振周期大于 0.1S 的设备支架、基座及其
锚固。
题16~22:
某多跨厂房,中列柱的柱距 12m,采用钢吊车梁,吊车梁中心距 2m,已确
定吊车梁的截面尺寸如下图,吊车梁采用 Q345 钢,使用自动焊和 E50 焊条的手工焊,在吊车
梁上行驶的两台重级工作制的软钩桥式吊车,起重量 Q=50t/10t, 小车重 g=15t,吊车桥架
跨度 lk=28.0m,最大轮压标准值 Pk,Max=470kN,第台吊车的轮压分布如(b)所示。
(a)
(b)
题 16~22 图
16、每个吊车轮处因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16.3
C、47.0
B、34.1
D、65.8
17、吊车梁承担作用在垂直平面内弯距设计值 Mx=4302 kN·m,对吊车梁下翼缘的净截面模
量W下=16169x103mm3,问在该弯距作用下,吊车梁翼缘拉应力
nx
(N/mm2)与何项接近?
A、266
C、291
B、280
D、301
18、吊车梁支座最大剪应力设计值 V=1727.8kN,采用突缘支座,计算剪应力时,
可按近似公式
1.2V
h
tw
进行计算,式中 h 和tw
分别为腹板高度和厚度,问吊
5
车梁支座剪应力(N/mm2)应与何项接近?
A、80.6
C、105.1
B、98.7
D、115.2
19、吊车梁承担作用在垂直平面内的弯距标准值 Mk=2820.6 kN·m,吊车梁的毛截面惯性距
Ix=1348528×104mm4。问吊车梁的挠度(mm)与何项接近?
为吊车梁跨度,E 为钢材弹性模量,Ix 为吊车梁的截面惯性矩。
A、9.2
C、12.1
B、10.8
D、14.6
20、吊车梁采用突缘支座,支座加劲肋与腹板采用角焊缝连接,取 hf=8mm,当支座剪力设计
值 V=1727.8kN 时,问角焊缝剪应力应与何项接近?
A、104
C、135
B、120
D、142
21、问由两台吊车垂直荷载产生的吊车梁支座处的最大剪应力设计值(kN)与何项接近?
A、1667.8
C、1191.3
B、1516.2
D、1083.0
22、问由两台吊车垂直荷载产生的吊车梁的最大弯距设计值(kN·m)与何项接近?
A、2677
C、3747
题 23~29:
B、2944
D、4122
某电力炼钢车间单跨厂房,跨度 30m,长 168m,柱距 24m,采用轻型外围结构,厂房内设置
两台 Q=225t/50t 重级工作制软钩桥式吊车,吊车轨面标高 26m, 屋架间距 6m,柱顶设置跨度 24m 跨
度的托架,屋架与托架平接,沿厂房纵向设有上部柱间支撑和双片的下部柱间支撑,柱子和
柱间撑布置如图(a)所示。厂房框架采用单阶钢柱,柱顶与屋面刚接,柱底与基础假定为刚接,
钢柱的简图和截面尺寸如(b)图所。钢柱采用 Q345 钢,焊条用 E50 型焊条,柱翼缘板为焰切边,
根据内力分析,厂房框架上段柱和下段柱的内力设计值如下:
V 1= 368kN
V2= 512kN
上段柱:M1=2250kN·m
下段柱:M2=12950kN·m
N 1= 4357kN
N2= 9820kN
(a)
6
7
(b) 题23~29 图
23、在框架平面内上段柱高度 H1(mm)与何项接近?
A、7000
C、11500
B、10000
D、13000
24、在框架平面内上段柱计算长度系数与何项
接近? 提示:1,下段柱的惯性矩已考虑腹
杆变形影响
2. 屋架下弦设有纵向水平撑和横向水平撑
A、1.51
C、1.27
B、1.31
D、1.12
25、已求得上段柱弯矩作用平面外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y=0.797,问上段
柱
作为压弯构件,进行框架平面外稳定性验算时,构件上最大压应力设计值
(N/mm2)与何
项接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