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本试卷为物理、化学两科综合试卷。满分为 14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八区各学校的考生。请按照《哈尔滨市 2009 年初中升学考试选择题答题卡》上的要求
做选择题(1—27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否则无效。
县(市)学校的考生,请把选择题(1—27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中各题表示正
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相应的括号内.
一、选择题(1_2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哈尔滨市目前有燃气用户 90 多万户,2008 年已对 40 多万户进行了天然气的置换,今年
剩 余 的 50 万 户 正 在 陆 续 置 换 天 然 气 。 下 列 有 关 天 然 气 的 认 识 不 正 确 的
是………………(
)
A.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
C.天然气的热值比煤气高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下列种植、养殖业的产品,富含蛋白质的是…………………………………………(
)
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档案、精密仪器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食品包装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C.用加洗涤剂的水除去餐具表面的油污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5.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 2H20===H2↑+0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C02+2NaOH===Na2C03+H20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03+2HCl=2NaCl+H20+C02 下
D.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CaO+CO2↑
6.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军碜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C
D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10mL 水和 1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 mL 分子间有间隔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9.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所
示
.
则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f
、
A.乙醇分子是由 3 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 28 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①当人出汗较多时。喝一杯淡食盐水对身体有益
②氟、锌、铁、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③胃酸过多的人。不宜空腹食用橘子
④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D.③④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r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C02(CO)
02
NaCl 溶液(CaCl2)
适量的 Na2CO3 溶液
A
D
B
C
NH3(H2O)
CuO(Cu)
点燃
过滤
洗气
足量的浓 H2SO4
适量的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12.右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a、
b 两种物质各 60 g 后,再分别加入 100 g 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t1。CB 寸,所得 a,b 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在 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60
C.当温度由 t!℃升高到 t2。C 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温度由 h。C 升高到 t2。C 时,b 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1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C.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
D.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铝
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D
B
C
硝酸铵与氯化钠
观察颜色
加水溶解并触摸容器外壁
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 滴加稀盐酸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羊毛与绦纶
氢气与氧气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用燃着的木条
闻气味
15.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 NH4NO3,和 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
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则固体混合物中 KH2PO4 的质量分数为
(
)
A.20%
B.25%
C.85%
D.80%
二、非选择题(28—37 小题。共 40 分)
28.(5 分)哈尔滨市春季平均气温低,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市
政府扶持农民采用棚栽技术种植蔬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蔬菜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__________,使用时的注意
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大棚使用的塑料属于_________材料;
(3)彤彤同学参观时发现大棚的钢筋支架有一处生锈.则产生此现象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请
你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 分)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
抽去.两
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
述
现
象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0.(4 分)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
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 二 硫 化 碳 的 物 理 性 质 有 _________________ ; (2)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CS2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31.(3 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
因素。哈尔滨市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热电公司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
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解 释 这 种 做 法 有 利 于 节 能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 种 做 法 也 有 利 于 减 排 , 但 还 存 在 的 问 题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
的 建 议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 分)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镁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
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和滤液,取少量固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
滤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溶 质 是 _____________( 写 化 学 式 )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 分)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棉花、木块及下列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
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乔乔同学发现若补充一支试管,再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右图是他正在
绘制的制 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你帮助乔乔将其补充完整: 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4.(4 分)晓涵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
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 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 理 化 知 识 解 释 JnB 过 程 中 产 生 该 现 象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 分)A、B、C、D、E 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
(2)A 与 B 反 应 后 的 溶 液 呈 黄 色 , 则 A 与 B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与 C 能 发 生 置 换 反 应 , 则 C 与 D 反 应 的 实 验 现 象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5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
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 10mL 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 a 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
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 b 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
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乙组
37.(5 分)在实验室里,大刚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剩余
47.4 g 的固体。小强同学继续加热这些固体至完全反应后又制得了一些氧气.同时得到 37.8
g 的固体,小强将其充分溶解于 170.2 g 水中,搅拌后过滤,得一定质量的滤液.并将过
滤后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回收得到 8 g 黑色固体纯净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所做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强所做的实验中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3)在小强的实验中,列出求解氯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
:
(4)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大刚和小强在实验中消耗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
参考答案